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现在谁还去唱K?

来源:大众日报2023-11-19 09:52

  作者:朱子钰

  年轻人的夜晚抛弃了KTV,这项娱乐活动就像被束之高阁的老古董,没了光彩。

  从风靡全国到逐渐式微,不过20年时间,KTV早已远离舆论的中心,偶尔被提及,多是因为前途不明的命运,关门、倒闭的新闻见诸网络。记者查询爱企查数据发现,我国经营KTV的101176家企业,大部分处于注销或者解散状态。实际开业的企业只有50369家,不到总数的一半,而2022年成立的企业不过1537家。

  与市场一起丧失的还有人心。当被问到为什么不爱去KTV时,网友列举了几大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交方式变多了,其他包括曲库不够新、没有时间去、在家就可以K歌、消费偏贵等。如今在许多年轻人印象中,“去KTV太土了”“那是中年人的迪士尼”。

  重新审视当年社交圈的无冕之王,难道KTV的没落,是时代的必然?

  KTV快撑不住了

  KTV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特别是对于80后与90后群体,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KTV是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1988年1月,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在广州东方宾馆开业,同年夏天,北京第一家卡拉OK“你歌卡拉OK厅”开业。正逢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夜生活迅速被点燃,全国各地的KTV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后,KTV形式不断变化,量贩式KTV的概念流行,和传统金碧辉煌的“高档场所”相比,量贩主打薄利多销,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火爆的生意蔓延至线上,全民K歌、唱K等App平台兴起,正式宣告唱K从小众走向了主流。

  一位95后白领张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读本科的时候,K歌还是班级同学聚餐时首选的娱乐活动,依稀记得毕业散伙饭大家以歌告别的温暖场景。到了2020年硕士毕业,KTV已经很少会有同学去了,大家更热衷剧本杀、露营、密室逃脱这样的娱乐活动,即便在毕业这样特别的场合,唱K的人也寥寥无几。”张然的感受不是个例,《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2020年以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滑。根据爱企查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实际开业的KTV企业有5万多家,与2015年巅峰时期的12万家对比缩水明显。

  消费者需求下降,市场表现最为直接。据媒体报道,走访南京市场以及娱乐行业协会,不仅KTV数量锐减,每个月亏损几万块的门店不在少数,有的老板三年赔进去千万元,还有知名本土企业今年上半年就亏损了90万元。其实不仅在大城市,一向反应迟钝的小城镇也明显感受到了这股趋势。2015年KTV风头正盛,个体户陈江在家乡镇上投资了一家KTV,花费50万元。“那会儿生意火爆,包厢供不应求,特别是春节时,在外务工的青年回来聚会,首选KTV。反观这几年,大家好像更喜欢待在家里,鲜有返乡年轻人出来唱K了。”陈江向记者透露,目前一些中年人还会选择光顾,但设备更新、房租等依旧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自己的KTV也快撑不住了。

  谁还唱K?

  用年轻人的话说:“现在谁还去唱K呀?太土了。”

  如果非要为KTV的没落找到一个明确的原因,年轻群体的退场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KTV市场扩大,量贩式KTV遍地开花,包厢正处于一个明显的买方市场的状态。单从价格层面考虑,这显然不再是年轻人进入KTV的阻碍。记者查询美团App,以济南为例,KTV包厢价格最低27元,可以在白天档欢唱8小时,其他包厢价格则在50-60元。

  从社交功能的角度看,KTV提供了一种“集体式的狂欢”。但现在看来,这种狂欢的体验是同质化的,很容易被复制粘贴。拿起话筒唱歌,似乎在很多场景下都能实现——线上的K歌软件、家庭版练歌房、轰趴馆,还有特别为个人K歌定制的蓝牙麦克风。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想唱就唱,并且在线上K歌平台,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网友的集体狂欢,体验感完全不输线下。

  另一方面,小小的包厢很难见证过去的全员狂欢了。人们去KTV的动机大多是排遣寂寞、获得快乐。作为一种集体式的娱乐行为,整场参与热情很容易受到个体行为的影响。许多网友自述在KTV的经历:一个人唱的时候,要么其他人就低着头玩手机,要么都在喝酒,体验感直线下降,大家各玩各的,冷场在所难免。

  记者在济南某知名KTV采访发现,热门点单歌曲依旧是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莫文蔚等老牌流行歌手的作品,这几年出品的流行歌曲似乎销声匿迹。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短视频、碎片化的音乐传播形式,抖音神曲当道,音乐从5分钟变成15秒20秒。音乐平民化的时代到来,一首首口水歌占据了主流,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经典作品不断。老歌是固定的,新歌越来越少且在KTV呈现的效果也不好,歌曲缺乏创新,导致年轻人对KTV失去了新鲜感。

  争夺年轻人的注意力是一场硬仗。KTV的竞争对手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露营、密室逃脱、飞盘、剧本杀、Citywalk这些新型的娱乐活动横空出世,不仅参与感、互动感强,还能锻炼身体、活跃思维。面对追求高质量社交的年轻人,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在一成不变的KTV面前,不费吹灰之力便赢得了胜利。

  消失前的下一步

  透视目前KTV的受众群体,中老年人尚属中坚力量。

  在媒体的报道中,KTV已经成为一群中老年人的“夜生活平替”“精神钟点房”——成本低,时间长,堪称缓解压力、情绪释放、自我疗愈的天花板。有人配着一壶凉白开,就能嗨唱几小时。有人自带茶具和食物,听着音乐,一坐就是一下午。还有人为了排解孤独,把包厢当成自己的练歌房。在中老年人的视角下,KTV拥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

  年轻人越走越远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管衰败速度如何,KTV应该努力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痛点和需求。中老年群体步入退休生活,时间更自由,对娱乐活动也有一定的追求。把目光转向中老年群体,打造专属服务与产品,不失为KTV下一步的好机会。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我国银发人群用户规模已达3.25亿,同比增长了7.6%。银发人群在多个细分行业中拉动增长,比如在线旅游行业,今年9月,银发人群同比增速超过70%,增量用户六成来自二线及以上城市,还同步带火了火车服务、航班服务。如此庞大的市场,也为KTV带来了机遇,或许能成就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目前,国外一些KTV正在积极主动拥抱中老年群体。例如日本的Manekineko集团,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开发了卡拉OK、健身房等业务,特别对KTV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国内不少KTV深刻洞察老年人的需求,推出“夕阳红”欢唱卡、不定期附赠鸡蛋和米面粮油等生活消费品活动。另外,积极寻求服务模式的转变也是KTV的出路,探索KTV+,不仅仅是唱歌,还要积极与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合作。

  只要突破单一的消费场景与文化圈层,KTV的逆袭不是没有可能。(朱子钰)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