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浅析松竹体十三行汉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浅析松竹体十三行汉诗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3-11-28 17:39

  作者:黄永健

  十三行汉诗诞生于2013年,从目前的网络写作现状来看,十三行汉诗得到了群众的接受和参与。十三行汉诗运用民族语言的特征,在承续我国诗歌格律的基础上,开放性研发十三行汉诗的各种变体,分为“格律体”“泛格律体”“自由体”“口语体”“儿童体”等等,尤其重要的是,十三行汉诗主张正能量写作、美学写作和文化写作,激发当代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一、十三行汉诗缘起

  2013年12月底,笔者在微信里面发布汉诗,突发灵感,创造出手枪体汉诗。因为形似手枪,简称手枪诗,同时其形状又酷似长松披竹——松枝竹竿合为一体,又被称为松竹体新汉诗。我多年从事散文诗理论研究及创作,研究创作之余,长期苦闷于现代新诗、散文诗与大众的隔膜与疏离,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为安慰病痛中的小学同学突发灵感,在手机上创发而成。时在夜晚,同学微信传来信息,病房只她一人打吊瓶,过敏症恐惧悬挂在她的心头。她发来一图:冰天雪地,四野昏塞,一女子持圩灯于荒郊短亭檐下苦等远方归人,因有所感,笔者于手机屏上首得两句:

  怎么写

  愁死鬼

  这完全是“梨花体”的写法,但是,仿佛神助似的,在手机屏上,又出现了两行四言诗,接着两行五言、两行六言、两行七言、诗是两行两行发给同学的,或许是作者感到应该回应前文,最后又回归三言,最后一行为七言,作者为了缀合全诗,把刚刚发出去的七段诗句(共十三行),通过复制粘贴整合为完整的一首诗,刚好填满了微信手机屏,变成了下面的形状:

  怎么写

  愁死鬼

  手执圩灯

  伊人等谁

  终南积雪后

  人比清风美

  古今聚少离多

  长恨望穿秋水

  知音一去几渺杳

  暗香黄昏浮云堆

  不如归

  不如归

  好梦君来伴蝶飞!

  同学认为这首诗写得还不错,问这是什么体,我觉此诗的形状酷似一把袖珍手枪,于是便脱口而出:“手枪体”,就此,手枪体新汉诗诞生了。后来因为“手枪体”流传很广,又获得了“松竹体新汉诗”“十三行汉诗”等名称。

  十三行汉诗形体起伏跌宕,前后照应,最后一行独立七言诗句作为全诗的“提振”,形成“高潮”“诗眼”,并圆成全诗的情境氛围,因为前面十二句两两成对,相当于六个联句,因此,这最后一行犹如前面六个联句的总横批一样,发挥提纲挈领的提振作用。十三行汉诗整合我国传统从三言到七言的主流诗体,一首十三行汉诗刚好填满手机屏,形式别致,样态新出,且可以产生多种变体,诞生六年多来,得到网民的认可和写作参与,影响及于当代诗歌理论界,从文化演化的逻辑立场上来看,这个带有传奇般发生学故事的新诗体,是手机时代中国五千年文化道统和诗歌学统,按照汉语和汉诗的演变逻辑。

  二、十三行汉诗的诗体结构与创作现状

  手机微信催生出来的十三行汉诗,原创形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三三七共13行,考虑到我国古代并有二言诗(《弹歌》),可以变形为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二二六共13行,中国诗歌史上主要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歌为主流,六言诗不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广泛,但是骈赋、词曲中六言诗句比比皆是。十三行汉诗既不同于闻一多的“三美体”,又不同于当代九言、十一言体等,更不同于欧美十四行体,它是在天然整合中国传统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体及骈赋、词曲诗体基础上,遵循“起、承、转、合”规律和“易道”伦理而创设的汉诗新诗体,诞生以来,得到了海内外诗人的广泛关注。目前,十三行汉诗已形成了既定格式,出现了多种变体和一批创新作品,这种具有视觉美感和听觉美感的汉语手机体诗歌新形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可高雅如古诗词,通俗如顺口溜、打油诗,它有力地消除了现代自由诗过于“自由”,与大众疏离等负面因素,使得中华民族古老的诗歌文化——中华诗词,回到群众之中,推动整个社会重新认知祖国诗歌美学,亲近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创新当代诗歌文化。中国诗歌一直以格律形式代代相传,那是汉语和汉字本身的逻辑使然,更是中国文化要义中诸如“阴阳”“流变”“轮回”“和谐”“中庸”等价值观念的形态化身。十三行汉诗以手机微信屏幕上稳定的形式,铿锵的音韵集中展示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主流诗体,是对传统文化的巧妙传承。目前十三行体在网络上已传播至海外,出现了大量十三行体汉诗,创作和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十三行汉诗 “诗体结构”如下(采用普通话新韵,协调平仄):

  平平仄

  仄仄平(韵)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

  仄平平(可押可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基本格式,可加以变通、演化。具体如下:

  1.格式。统一使用十三行(可双写,连写,加长等)。

  2.对偶。除最后一行单行外,其他双出句采取对偶形式,可全对仗,可部分对仗,可用流水对等。

  3.起承转合。起:1、2、3、4 承:5、6、7、8、9、10转:11、12

  合:13。

  4.押平声韵,亦可押仄声韵,亦可平声仄声韵互转。

  5.换韵。全诗可随语势语调换韵。

  6.不韵。情感直切真挚,可不韵,但整体情境周全,气格完整。

  7.雅不避俗,俗而能雅,雅俗共赏。

  8.语感当下,速传现实,容中纳西。

  十三行汉诗按照这个创新形式,有力地与古典诗词及现代诗拉开了距离,确立了汉诗的当代新形体,同时它与中华诗词的形魂相与一气,有效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下能量,可与现实生活实现快捷准确对接。

  目前,笔者通过微信平台,在国内外的微信诗歌群、纸质期刊、书籍等发表了近千首原创作品,网上“手枪诗”作品总数在20000首以上,江苏周阳生、徐杉,四川张治国,广州罗培永、尼言,上海朱铁舞、深圳湘涵、香港刘祖荣,安徽刘云山等都发表了十三行体汉诗佳作。江苏徐杉一人写作十三行汉诗数千首,周阳生、徐杉分别出版手枪诗集,北京刘永国通过网络众筹出版了《2016年松竹体新汉诗年鉴》,收录全国数十位诗人300多首作品。十三行体汉诗有倒写、连写等多种变体,单篇十三行可以即物、即事、即情、即景写作,连写十三行汉诗可以反映重大题材,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瑰丽中国一百年》《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圳移民赋》《鹏城八景》等等,可供当代诗人在充分认知我国古典诗词美学、积累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吸收时代语词、语感,创新意象,拓展意境,施展才华,贡献佳作,以呼应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召唤,践行中国诗人的文化使命担当。

  三、汉诗性:从中华诗词到十三行汉诗

  如果我们认为诗歌及其他一切艺术门类都是为了再现或表现情感的话,那么,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早期人类的诗歌——简单的带有强烈情感性的感叹语、感叹词、感叹句,是没有形式的,一千个人对待同一个引起强烈情感刺激的对象时,就有一千首诗,这真有点像现代自由诗一样,除了分行这个形式标志外,千人千面,短到一字诗,长到万行数万行,极端者将文字文本回车断行,行行纷披而下,就成为诗或诗歌,诗的音乐性、形式感和语言技巧性被彻底放逐,尽管如此,原始诗歌与现代后现代“散文化”“哲学化”的诗是有本质区别的,原始诗歌脱胎于先民的情感情绪,诗性诗味可感,而现代派后现代派诗文本一旦脱离了人类的情感,变成了“理念”或动物性情绪的表现手段,则其“诗味”尚存,“诗性”大打折扣,邓晓芒在《现代艺术的美》一文中指出:现代艺术中同样也是鱼龙混杂,充斥着赝品,如何辨别?标准是,看它是不是表现了人类的情感,以及附着于这种情感上的精神性的情调,而不是只表现了人的动物性的情绪。中国当代自由诗模仿西诗,其中以当代情感为归依者尚能表现出诗性诗味,如徐志摩、余光中,表现人类某些情绪的自然主义诗歌文本尚能延续原始诗歌的“野蛮”的风貌,如崔健的摇滚歌词,而模仿学舌西诗以哲学面孔吓唬读者的诗,则讹变为“反诗”“非诗”。

  诗歌作为文学家族的显赫成员,其文类标志是它的“诗歌性”“诗性”,表音语言拼音文字诗歌有它的“诗歌性”“诗性”,表意兼表音的汉语诗歌也有它的“诗歌性”“诗性”,总的来说,诗歌文类要有显著的外在形式,如分行、节奏、韵律、格式等。与古典诗词作比较,十三行汉诗具有古诗词的定言、定行、定字数、讲究韵律、节奏、格式固定等特征,与现代新诗作比较,十三行汉诗具有现代新诗分行、通俗易懂、讲究节奏等诗性特征,在自由诗无边界放任的当下,作为格律体新诗的一种,它在写作的难度和高度上,对自由新诗的无边放任进行必要的羁縻,让白话收束内敛,让冗长的句子通过压缩更加简练传神。

  汉诗有其“汉语性”,汉语的特点: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同音语素多。汉语的这些特点可以总结为:1.音乐性强(元音占优势);2.音节对称(语流中时长相仿的单音节语素阴阳调和);3.声调突出;4.同声相协普遍(同音语素多)。这几个特点都有利于汉语诗歌的形式化——押韵、二分对称、平仄错落,押韵易于记忆,二分对称是中国先民的智慧结晶,太极图形象地说明了宇宙生成、存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对称和非对称不仅是诗歌音组的基本形态,也是事物形式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在中国诗歌史上,非对称的三言诗、六言诗不如对称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流行,说明汉语诗歌追求对称美,非对称的三言音组被整合到五言诗和七言诗的机体,变成了五言诗行和七言诗行的“对称性”部件时,它的作用就是无可替代的,当代第一首十三行汉诗押韵、二分对称、平仄错落,与中华诗词一样,是以汉语本身的“汉诗性”进行形式建构的创新诗体。

  过去各种诗体,大致都起于民间,其音调之和谐总是先由人民大众于无意中取得,经过一定时间不自觉的沿用,成为定式,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格律”。格律可以突破,可以推翻,但推翻之后又必须有新的格律取而代之,而此新格律的形式,仍然要根据语言的特征,仍然要经过酝酿孕育的阶段,并且谁也没有把握何时可以诞生,更不用说长大成年了。而同时,人民又是随时都迫切需要诗歌的,“精神食粮”是一个颇为形象化的“隐比”。在全新的、比较成熟了的、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真正喜爱欣赏的诗歌形式产出之前,应该怎么办呢?所以我又有这样一个设想:可否还是酌采人民原已熟习的传统的诗体,即诗、词、曲的形式,先解决群众的需要问题,并借此提高一般群众对诗歌语言的接受水平,同时,通过实践,检查在古典诗歌中究竟有哪些是还可以继承或可以借鉴的东西,为创造将来新诗格局寻找途径。

  如今,常用汉字维持在6000字左右。在6000个汉字的范围内,进行契合语言特点的诗情表达,仅仅依靠语言的声音还不够,汉字的表意性被派上了用场,汉字形旁、声旁对应汉诗诗体音组、诗句及篇章的二分排列,汉字形体二分与对仗、平仄异质同构;汉字的方块形状字占据相同空间,从视觉习惯上促成汉诗体的定形化,西方文字(词语)占据空间大小不一,在视觉形式上促成诗体的非定型化,汉字形体有左右、上下、里外等等结构,但是每一个汉字的视觉空间是等同的,汉字本身所包含的哲学逻辑和多样同一视觉图像性,奠定了古代诗词曲的形式化基础。

  十三行汉诗形体虽然不同于现代排版的七言律绝、五言律绝那样呈方块状、准方块状,其形体自三言对句纷披而下,至后面的三言对句加七言,形成类似于汉字字体的上下结构关系,整体看上去犹如松枝密叶披挂在老干之上,犹松似竹,故又称“松竹体”新汉诗,又有人称之为上下双塔体——两个宝塔上下黏合,形象意味深长。十三行汉诗借鉴现代诗的口语化、意象化、理念化,可以不押韵,但是六十三个方块汉字及其诗形样式,犹如表音又表意的汉字一样,鲜明地呈现出汉诗的“汉字性”。

  十三行汉诗诞生于2013年,从目前的网络写作现状来看,十三行汉诗得到了群众的接受和参与。十三行汉诗运用民族语言的特征,在承续我国诗歌格律的基础上,开放性研发十三行汉诗的各种变体,分为“格律体”“泛格律体”“自由体”“口语体”“儿童体”等等。一旦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化打成一片,并且能够有效传达当代情绪感受,形成系列经典,那么十三行汉诗就可以推动社会对诗歌的美好回忆,联手其他创新诗体,共同恢复汉诗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尊荣。

  中华诗歌作为中华文化整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造山”运动中,必须根据自己的文化遗传基因,结合时代的环境条件,再造自我,升华“境界”,刷新形象,彰显民族睿智和力量,不仅在诗歌领域实现诗性升维,同时在人类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发挥文化升维的作用。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三级),艺术学博士】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