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翻拍《花束般的恋爱》,难在如何重新定位生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翻拍《花束般的恋爱》,难在如何重新定位生活

来源:文学报2023-12-07 10:43

  作者:韩程

  《花束般的恋爱》是日本2021年上映的大热影片,2022年在中国大陆上映。11月初,阿里影业在金鸡电影市场推介会上宣布启动《花束般的恋爱》中国翻拍版项目,随后几天,全国各地的影迷网友自发创作了不同城市版“花束般的恋爱”。这部影片的成功似乎正演变成特吕弗所说的“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事件”,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影片及这一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追问和思考。

  首先,从人物关系的走向与设定来看,本片是典型的“一见钟情、曲终人散”爱情故事。男女主因为错过末班车而相遇相识,三次约会后发现,对方居然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世另我”,相同的文艺爱好、品味消费许诺了相知相爱,但阻碍如期而至,在男主面临经济压力、投身职场、接受社会规训之后,女主无法与之相守相许,两人和平分手。片名本身已言明故事主题,就是恋情的美好与短暂,呼应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主题,虽然没有樱花飘零的镜头,却带着美好易逝的叹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容器的花束如何获得滋养、如何长久?盛有滋养液的容器,这就是男主想要担负起的人生的责任,因为“靠爱好活下去,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小看人生”。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以他恋表达自恋的故事?片中的男女主与其说爱上的是对方,不如说爱上的是对方与己相同的消费品味和文艺情调,爱情的萌发基于“几乎跟我的书架一模一样”。拉康曾有两个著名的表述,其一是我是被看的,因此我是一幅画;其二是当我们凝视的时候,我们在召唤着被看。影片中两人互相表白的这一幕,彼此举起手机拍摄对方,彼此通过镜头所凝视的既是画框中的对方,也好似一个镜像的自己,当女主抬起头凝视男主甜蜜微笑时,她清楚自己所召唤的正是男主的看,此处的变焦也正是男主的视点变焦。这正是评论家戴锦华所阐释的“我爱上的是我眼中的你的眼中的我”。

  其次,女主罔顾资本,对爱情、生活保留天真和坚守,这是人设上的一种刻意美化,确切地说,是作为编剧、导演的男性创作者的刻意为之。在影视表达中,爱情常被当做一道关于理性与感性的选择题,女性人设及其选择不能被孤立看待,而必须放在影视作品所塑造的女性人物谱系中加以对比与阐释。近十年来,国产影片中不乏这样一类女性形象,容颜秀美、出身平凡、热爱文艺,最后妥协于资本,牵手资本挂帅的所谓“成功”男性,比如《心花路放》中穿行在苍山洱海、文艺范儿十足的康小雨,最后选择了耿浩;《煎饼侠》中一边习画一边问男主索要钻石、在男主落魄后毫不犹豫转身离去的采洁等等。笔者曾论述,这实际上是男性视角对女性的一种不公平的污名化,是难以达到世俗“成功学”标准的男性的挫败情绪的宣泄,是缺乏物质资本的男性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宣泄在该类女性形象上,通过站在道德高地的指责形成“为这样的女生不值得”的话语共识,从而达成自我安慰。在《花束般的恋爱》中,同样是现实的生存压力挤压爱情,编剧坂元裕二的选择是让男主小麦学会了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出布,主动“长大”,而将“想要的自由生活”留给女主小娟。在此,对女性人物的美化塑造,寄托的是作为创作者的男性想要达成的罔顾资本力量的愿望。

  最后,该片编剧坂元裕二,在其作品中一直有对时代世象、社会及性别议题的观察,比如电视剧《母亲》《问题餐厅》以及今年与导演是枝裕和合作的电影《怪物》等,这些笔触犹如刺目的现实之光射进墙上的裂缝。《花束般的恋爱》中的裂缝出现在下半场,男主的同龄老乡、25岁的货车司机将货车扔进东京湾,因为他“不想干谁都能干的工作”、“不是干苦力的”。这背后的现实语境就是新一轮技术革命造成的劳动力的结构性贬值或被弃。出场时认为“人生不讲道理”的男主此时反而表现出一种清醒,以人生的责任接受了现实困境,这就呼应了男女主没能去看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女主角小明所说的,“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恐怕,这才是爱情枯萎的真正原因,也指向了各大城市版“花束般的恋爱”背后涌动的情绪暗流。这些创作者是幽默的、清醒的,以类似魔法般实现愿望的表述成为社会的情绪出口。以此再来看开心麻花所推出的几部大热影片,就会发现其极其精准地找到了社会的情绪需求,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到《羞羞的铁拳》《你好,李焕英》,从叙事特征来看,都是好莱坞编剧布莱克·斯奈德所定义的“如愿以偿”类型故事,其内核都是在一种意外魔法的帮助下,主角实现了一个愿望、拥有了一种能力,包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交换身体、交换面容、天降巨财、获得奇能等等,都是在魔法中实现了类型电影的想象性抚慰或教化功能。(韩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