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卡拉瓦乔的偏离

来源:新民晚报2023-12-31 10:37

《捧果篮的男孩》卡拉瓦乔(米开朗基罗·梅里西)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作者:邵仄炯

  沪上寒潮刚降,在一个冬日阴雨的上午来到浦东美术馆“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特展的现场。“卡神”的名头确有号召力。他的六件原作陈列在单独一个展厅,光线有意调得比周边展厅暗些,大概为了更好聚焦展品,或是传习了卡神一贯的明暗对比法。

  回望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西艺术史,似乎绘画的发展又迎来了第二次高潮,这是一个让东西方绘画开始自由与觉醒的时代。粗略算来此时东方约处于明代中期,之前唐宋绘画在华丽的辉煌中完成了写真造化的伟绩。自元后,中国画以更为写意的方式向着主观心性与图式趣味方向前行。16、17世纪的东方是董其昌、陈洪绶、徐文长的绘画时代。与此同时,欧洲画坛出现了一批在艺术史上赫赫有名且有贡献的大画家:卡拉瓦乔、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维米尔,他们承续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古典绘画的理想范式,以各自不同的风格赋予写实主义多样性,在有意无意的叛逆与偏离中实现了绘画史的再一次跨越性变革,并成为欧洲绘画的新传统。

  浦东美术馆此次年末大展的主角,正是中西绘画迈向新时代转型中的一位天才画家,他大胆摒弃僵化古典样式的“手法主义”,以独到的眼光重新发现世间的真实,以彻底的“自然主义者”的写实画风震惊公众。他是欧洲绘画黄金时代中最耀眼的画家之一,巴洛克绘画引领者——卡拉瓦乔。

  不同点位的强烈侧光

  在古代中国画作品中对于光影的直接描绘几乎是不存在的。北宋有一位画家乔仲常留下一幅以苏轼文意为主题的作品《后赤壁赋图》,起首一段以淡墨绘出人物在山坡上的影子。这绝无仅有的光影并非类似西画的明暗阴影造型,而完全是为了附和“人影在地”的文字。

  与中国画家剔除光线干扰,以线条造型的绘画传统完全不同,光一直以来是西方画家抓住物象最重要的手段与线索。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色彩呈现出万物的真实与美。自文艺复兴以来,画家对于光的追求永无止境。在16世纪以前的古典绘画中,捕捉光不仅是为了表现物象的体面质感的真实,更要通过光显示出色彩与形的和谐之美,宗教画面中那神圣祥和的氛围更是要以柔和的光感来营造。正如拉斐尔笔下的《西斯汀圣母》《草地上圣母》,圣母无论在云端或是凡间,那优美的色彩与造型都来自柔和发散的光影,这样的光影似乎征服了所有物象内在的黑暗,于是画面升华出一种理想和高贵的美感。

  卡拉瓦乔的绘画最擅长用光,与前贤不同,他抛弃了柔和的散光带给观众神圣与安详。为了能更直观真实地表现画面中的主题及所有关键的细节,他收拢起散漫的光源,强化色彩的明暗对比,以不同点位的强烈侧光直摄画作中的主题。这种追光灯般的舞台效果的画面是前代画师少有的。正如他的一套组画《马太蒙召》《马太与天使》《马太殉难》中可以发现,画面中重要人物的面容、肢体、器物均以不同角度切入画面的侧光进行投射,画面中次要部分缓缓隐退黑暗之中,由此画面转化出舞台戏剧的视效,画中人物动作,场景细节更为扣人心弦。卡拉瓦乔如果生于20世纪,他或许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摄像师。一位评论家这样说道:卡拉瓦乔在这里展示的可以说是一种经过高度加工,有强烈心理因素的戏剧现实。

  细腻背后的深刻隐喻

  作为17世纪新写实主义的代表,卡拉瓦乔偏离了古典美的规则,也不屑于“手法主义”的那一套。手法主义存在于文艺复兴盛期与巴洛克时期之间,它与文艺复兴以精确、科学为核心的艺术理念背道而驰,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卡拉瓦乔忠实于眼睛,信仰绝对地写实。据说他以画花篮、花果发迹,是因为这类题材更能展示他高超的写实画技,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接到更多的订单。他的名作《水果篮》被看作是美术史上第一幅完整的静物画,他不仅画鲜美的花果静物,将静物作为独立的创作题材,还在静物中加入不同的美少年,如《被蜥蜴咬的男孩》《鲁特琴手》以及此展中的《捧果篮的男孩》,这些作品画得细腻精美甚至妩媚动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一位性格粗暴、寻衅斗殴的画家手笔。

  在《捧果篮的男孩》画中,男孩是画家的朋友,他的眼神忧郁迷离,手中的篮子装满水果与秋叶,画家以高超的技巧表现出果实水灵鲜美的光泽,那逼真效果让我想起了南宋李嵩的四季《花篮图》。《花篮图》中没有少年,没有强烈的光线,但以同样细腻写实的手法将可闻香可赏色四季花卉绘于绢素上。一切的表达围绕着宁静和谐的自然生命。

  卡拉瓦乔的果篮无疑有更多的隐喻:将光线投射于少年的脸颊、裸露的颈肩以及果篮上,肌肤的柔滑细腻与水果的鲜美光泽发生某种呼应,一片泛黄微垂的败叶,又似乎提醒你时光飞逝,莫要辜负这稍纵即逝的美丽。这幅画展现的貌似是健康和青春,但篮子边枯萎的叶片却透露着短暂和衰退。

  跨越圣与俗的界限

  绘画从来都不只是为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其中助教化的功用一直推动着绘画的想象与表现。卡拉瓦乔的很多作品主题出自《圣经》的故事,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圣像圣徒、阐述传播教义故事。他常将街头普通民众拉入画面,扮演起圣像的角色,如一幅《圣彼得受钉刑》,画中的人物形象因过于写实而令主教们惊恐。他大胆蔑视“理想美”,只忠诚于眼前的真实,甚至认为世俗的丑陋是可以赞美的。在他的《圣母之死》中,圣徒们被描绘成粗俗的市井之徒,圣母的形象据说是以罗马城中一名妓女的尸体为模特,他的惊人之举最终让甲方拒绝收件。还有一幅《多疑的多马》,是按《约翰福音》中的文字叙述所绘。耶稣说“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画中的三位使徒皆是粗浮年迈的劳动者,似乎毫无高贵与风雅,其中一位正用手指戳进耶稣肋下伤口,这样毫无修饰的真实描绘,让人触目且大感不敬。

  卡拉瓦乔的“自然主义”的写实方式让他跨越了圣与俗的界限,无论什么神圣的主题,在他画中的生动形象与创意快感总是来自隔壁闹事现场的当事人。在看惯庄严风雅圣像的观者眼中,这都是丑陋的。但卡拉瓦乔说“害怕丑陋似乎是个可鄙视的毛病”,也许这就是他的绘画令人惊讶的秘诀所在。

  有趣的是卡拉瓦乔自身的艺术人设也如同他画中的圣徒,并非习惯认知中的博学、风雅、文质彬彬。他易怒、暴躁的个性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四处逃亡,时有绝望无助,但在短短39岁的人生中画出了跨时代的杰作,着实让人震惊。也许天才总能另辟蹊径,他敢于剑走偏锋,偏离被奉为经典的规范,以强烈而细腻的新写实作风,戏剧舞台般的明暗光影对比,让鲜活的人物走入神圣的画面。他的大胆影响了17世纪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在规范与偏离之间续写绘画的历史。

  无论东方与西方绘画有多么不同,我想他们各自的高峰是可以彼此呼应和照耀的。再次回望16、17世纪东方画坛的大师们,他们也在各自面对写真写意、心性造化、雅与俗的规范和偏离之间创造奇迹。无论中西与古今,艺术的魔性始终无法预测,它永远要在变化中创造时代,也永远期待如卡拉瓦乔一样的天才画家。(邵仄炯)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功夫熊猫4》:失意的江湖与失落的“我”

  • 《雪豹》:雪山的精灵与凡间的超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