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没想到,冯小刚和观众玩起了剧本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没想到,冯小刚和观众玩起了剧本杀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1-07 09:54

  作者:梁 坤

  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到2010年的《非诚勿扰2》,贺岁电影开创者冯小刚稳坐华语商业电影“销冠”的宝座。暌违13年,“非诚勿扰”这个王牌IP的终章在贺岁档登场。上映6天,排片率很高,但是票房只有6000多万,几乎在同档期垫底。豆瓣6.1的分数也提示着,这似乎并非偶然。

  多巴胺树屋情景剧,省事又省钱

  回想起来,《非诚勿扰》第一部,前半段是相亲节目,后半段是公路电影,看得出还是舍得花钱的。第二部虽然剧情开始往“作”的方向偏移,让男女主人公秦奋和梁笑笑分分合合,不断拉扯,但整体的结构还是平稳的,该有的悲欢离合也一一注入,关于生死命题的思考对人物感情的升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场景虽然不像第一部那样纵横四海,需要调度的大场面还是安排了几次的,那也是花了些钱的。

  今年来到第三部,没想到冯小刚和观众玩起了“剧本杀”。一上来就递给你一个不容置疑的设定:秦奋年逾古稀,上一部的欢喜收尾其实是骗你的,笑笑在那之后很快就离开了秦奋,一别十年至今。而笑笑离开的原因是被一群环保人士感化,追随他们满世界捡垃圾去了。

  离开的原因不免让人满脑问号,也阻碍了观众的情感代入,首先就让十多年来埋下的感情断了线。然后影片进一步告诉你:秦奋决定不再独守空房,朋友老范提供的仿生机器人将替代笑笑陪伴秦奋。不料笑笑本尊突然回归,由此任务出现:请辨别哪个是梁笑笑,哪个是仿生机器人。

  做戏做全套,电影也是实打实地给观众打造了一个优美的玩“剧本杀”的环境。还是那个亚龙湾的树屋,但是全部被重新装修过。由于时间设定在2031年,房间就增加了些近未来感的智能设施,重点在于多巴胺配色。多巴胺的树屋,多巴胺的室内场景,多巴胺的人物形象设计……多巴胺的疯狂注入,让我一度怀疑这片子是不是山寨版的芭比?

  如果忽略剧情,乍一看,这很像塑料娃娃屋的定格动画。如果捡起剧情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部在树屋里拍摄的室内情景剧。叙事依靠大量的人物对白,这的确很冯氏喜剧,但绝大部分场景都离不开树屋,主打的就是个省事又省钱了。

  “虚”不入流,“真”不再有

  两个笑笑共侍一夫,或许满足了秦奋的终极想象。我不知道2031年这事儿能不能成真,但在现在看来,它既不未来,也不当下,其实很过时。

  1996年春晚爆火的小品《机器人趣话》,编剧就是冯小刚,所以这次只能算是“老瓶装老酒”。笑笑为了重新走近秦奋,和机器人身份互换,动机也缺乏充足的理由——毕竟她被强加了一个环保梦想,就离开了十年,确定不是因为他们的感情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其实冯小刚的电影并不怕“虚”,《甲方乙方》《大腕》《天下无贼》等等,还有前两部《非诚勿扰》,都有许多脱离生活的设定,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好看。可到了《非诚勿扰3》,这种“虚”终于不灵了,荒诞又不入流的机器人角色,缺乏情感铺垫的剧情设计,让人很难对秦奋和笑笑的爱情同频共振。细捋捋甚至会发现,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这俩人就没有真正在一起过。好不容易结了婚,又被环保组织“棒打鸳鸯”,指望观众共情必然成为奢望。

  与“虚”相对,“真”曾经是冯氏喜剧的闪光内核,人物情感真挚,才有了一年年让观众在电影院笑泪相见的时代记忆。而如今《非诚勿扰3》,这份宝贵的“真”也彻底流失了。一个立不住的故事,给不了观众想要的情绪价值,银幕上的缤纷不幸地沦为一场杂耍。

  情怀倚老卖老,“韭菜”不复当年

  从电影开篇的前情提要开始,熟悉的配方就带来了熟悉的味道。《非诚勿扰2》是这样操作的,虽然并不给影片加分,好在短小精悍,无伤大雅。《非诚勿扰3》大幅增加了剧情回顾的篇幅,毕竟光阴荏苒,怕观众记不得了也有情可原,但我确实有一种前菜还没尝到,先被灌了几杯凉白开的感觉。

  经典角色轮番登场:生意蒸蒸日上智商每况愈下的老范,每次都要整容成另一个人的建国,让秦奋献上全片最动情哭戏的芒果和川川,还有为了出现而出现的邬桑……他们都努力想营造起《非诚勿扰》往昔的温度。不过缺乏成长的角色,似乎并不能发挥更多作用。符号化的脸孔除了在观众这里混了个眼熟,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只剩下观众的挑三拣四。

  葛优的演技还是撑住了全场,但唠的嗑已经赶不上现在的梗,有些段落不乏尴尬。舒淇的颜值也扛起了《非诚勿扰》的招牌,可惜美得很空洞,角色不让人信服。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跨越15年,片尾葛优和舒淇掏心掏肺地和观众梳理了一下这份情怀。2008年看《非诚勿扰》的人,当年的孩子长大了,当年的学生现在可能已为人父母,当年的情侣可能已经携手共度人生或者早已天各一方。这是一个王牌IP陪伴观众的最大意义:彼此付出时间,彼此见证岁月。但如果因此而忽略IP的成长,只寄望于时间的意义去吸引观众就错了——15年过去,观众也在变化、更迭,如今的“韭菜”可能比预想得更难收割。情怀永远是张好牌,但它需要配合。如果把它当作救命牌来用,怕是失效的。

  曾几何时,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就像过年的饺子,有它就有年。可时代巨变,水涨船高,现在的贺岁档是饺子争先恐后地下锅。《非诚勿扰3》票房的“扑街”和口碑的走低证实了:如果金牌老店让顾客吃出了陈年速冻的味儿,不拿顾客当回事,那顾客也就不拿你当回事了。(梁坤)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