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黑暗中,寻找那道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在黑暗中,寻找那道光

来源:解放日报2024-01-19 11:31

  近日,由浦东美术馆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合作举办的展览“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在沪上展出。

  6幅卡拉瓦乔的真迹及40多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原作带领观众走入那个不规则的“珍珠年代”。

  卡拉瓦乔又来上海了。

  这位神秘、乖张、不走寻常路的意大利画家上一次亮相上海,是一年前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上,那幅《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黑暗中,寻找那道光

  《捧果篮的男孩》卡拉瓦乔 约1595年,布面油画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馆藏

  作为17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卡拉瓦乔是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以对现实的忠实描绘、充满戏剧张力的构图,以及强烈的光影对比手法,为艺术史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本义是形状不规则、非完美圆形的珍珠,有时也被用来形容沉重、过度或过载的事物。17世纪,欧洲的科学、政治和宗教都发生了巨变。哥白尼等人的天文发现打破了人类是宇宙中心的认知,使人们对大自然重新充满了好奇,并认识到人类的感官可能会被假象欺骗。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本质上是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规则与古典主义的反叛。一些画家开始在作品中传达现实的幻觉,力图呈现一种惊奇感。

  罗马是巴洛克艺术浪潮的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其中就包括从米兰郊区来的小镇青年卡拉瓦乔。他试图改变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对于理想美的单一追求,让更多的人关注现实世界。

  卡拉瓦乔存世的作品非常少。他虽才华出众,却沉迷于声色犬马,39岁那年,沦为逃犯的他在亡命天涯中结束了人生。此次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不仅带来了6幅馆藏的卡拉瓦乔真迹,还有40余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50余幅绘画原作。记者发现,其中不少作品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或对比性,若是对照欣赏,会别有一番趣味。

  两幅肖像画

  走进浦东美术馆2楼的展厅,耳畔传来悠扬的巴洛克音乐,眼前则是陌生又熟悉的巴洛克风格画作。整个展厅被划分为多个区域,随着动线的深入,展墙的颜色逐渐加深,从起初的白色、绿色、紫色、灰色,逐渐过渡到最后一间暗红色的展厅。

  在暗红色的包围下,6幅卡拉瓦乔的真迹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展厅的中间摆放着一张环形的椅子,坐在那里,每变换一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墙上无声的“电影”。

  这种白日梦般的观展氛围与卡拉瓦乔“暗调大师”的美誉不谋而合,他画作的背景常常是浓重的黑或灰,然后把一道炫目的光打在主角身上,使观众不自觉地把目光定格在某个关键的表情或物件上。他就像一位导演,擅长把一个故事用一个极其凝练的场景表现出来,这个场景里有对自然忠实的描摹和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把握。更重要的是,他的画里不只有神圣与美好,还有悲伤与苦难。

  《捧果篮的男孩》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画作。画面中,一个英俊的男孩微微仰起头,轻轻地将果篮捧在胸前,果篮里装满了水果:葡萄、桃子、无花果、枇杷、梨、苹果,还有一颗切开的石榴藏在藤叶中间。光从男孩的肩膀后渗透出来,映照在篮子上,使篮子里的水果呈现出不规则的美,这种光影的反差创造出独特的明暗对比。篮子外有少许泛黄和垂死的叶子,有学者认为,这象征着飞逝的时间、衰老的容颜以及死亡。

  这幅画大约创作于1595年,属于卡拉瓦乔早期的创作。刚到罗马时,20岁出头的他在朱塞佩·切萨里的画室里专门画水果和花卉。在创作《捧果篮的男孩》的前后,他还以自己的形象画下了著名的《生病的酒神巴库斯》和《酒神巴库斯》,这两幅画中也出现了《捧果篮的男孩》里的同款水果。假如将这几幅画结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元素:不完美的水果、泛黄的枯叶,这种“不管美不美,都要忠实地描摹自然”的态度在当时的画坛是革命性的。

  展厅中悬挂于《捧果篮的男孩》右侧的《宗座总书记官马菲奥·巴尔贝里尼肖像》与前者作于同一年。画面中的马菲奥·巴尔贝里尼是17世纪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是艺术爱好者,一生中资助过多位伟大艺术家。画中的他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放在一本打开的书上。这幅肖像画的光线分布与卡拉瓦乔早期的许多作品有着相似之处。

  与之并列展出的,是卡拉瓦乔的晚期作品《马耳他骑士安东尼奥·马尔泰利肖像》,此时的卡拉瓦乔在意大利被判了刑,不得已逃到马耳他岛上避难,他加入了马耳他的骑士团,在一次争吵中因打伤一名骑士团成员而入狱。

  画中的安东尼奥·马尔泰利身着骑士制服,手握一把剑。这幅画的明暗对比,比《宗座总书记官马菲奥·巴尔贝里尼肖像》更为强烈,但如此强烈的明暗对比并不妨碍五官的清晰度,反而更凸显了它们。画中的骑士神情坚定地眺望远方,透露出某种定力,观众凝视这张画时会不由得被这种神情所吸引。无疑,卡拉瓦乔的晚期作品已经融入了他对人类灵魂的深刻洞察。

  两场“音乐会”

  在流亡各地的途中,卡拉瓦乔留下了不少现实主义作品,激发了当地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热衷于卡拉瓦乔的艺术家们把他的艺术风格传播到了欧洲各地。

  格里特·范·洪特霍斯特是荷兰最著名的卡拉瓦乔式画家,对夜间和烛光场景的偏爱使他获得了“夜晚的格拉尔多”之称。此次亮相上海的《音乐会(失窃的护身符)》是他向卡拉瓦乔的致敬之作。

  初看这幅画,就是一场小型音乐会,左侧的低音提琴家在演奏,女孩与黄衣男孩正在尝试二重唱。但在表面的和谐之下,一场盗窃正在悄然发生:女孩拉扯着毫无戒备的黄衣歌手的耳环,与此同时她身边的老妇人把手偷偷伸进了他的口袋。从左侧射来的一道光束落在了黄衣男孩身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拉瓦乔的用光方式。而画家在桌面上也加了一道光,照亮了水果和花卉。很明显,这是对卡拉瓦乔的《水果篮》的致敬。和卡拉瓦乔的许多作品一样,这幅画里也藏着某种隐喻,很多学者把这场对年轻男子设下的骗局解读为一种警告:不要放任自己沉溺于酗酒、音乐和欢愉。

  与《音乐会(失窃的护身符)》并排呈现的,是莱昂内尔·斯帕达于1615年创作的《音乐会》,描绘的是演出前的时刻——指挥家把乐谱分发给乐手,乐手们开始调试乐器。虽然这幅画没有任何隐喻,但从光影与构图来看,斯帕达同样受到卡拉瓦乔的影响。这场音乐会并不像隔壁那场般充满戏剧性,但画家的笔法更加细致。

  两幅静物画

  与两幅《音乐会》相对陈列的,是两幅暗色调的静物画,一幅是《花瓶、水果与蔬菜》,一幅是《鸟类静物画》,这都是17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两幅画如出一辙的深色背景、斜切的光线、编织的柳条筐,以及对花卉植物和动物的写实描绘非常“卡拉瓦乔”,一度被认为是卡拉瓦乔本人所作,但如今观众们看到的署名则是“哈特福德大师”。事实上,这是一位不知名的“大师”,由于他的第一幅作品被存放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因此被命名。据说这位“哈特福德大师”可能与卡拉瓦乔在阿尔皮诺的工作室共事过,并受到他绘画风格的影响。

  这位“大师”和卡拉瓦乔一样,擅长在画面里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既有悬念,又暗含着内省。《花瓶、水果与蔬菜》里的蜥蜴和《鸟类静物画》中的猫头鹰是两幅画的亮点。据说,蜥蜴暗示着一种道德隐喻——使误入歧途的人们回到正轨,猫头鹰则是智慧的象征。

  在整个展览中,还有不少可供观众进行对照欣赏的画作,包括不同画家对于同一主题的描绘,以及同一位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比如多梅尼基诺和罗马内利分别创作的《女先知》,“女先知”是常见的宗教绘画主题,这两件作品中的女先知无论是外貌、服饰与背景都不相同,体现出两位画家独特的风格。

  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巴洛克艺术家,他除了画画还擅长雕塑和建筑。此次展览中有一幅贝尼尼40岁左右时的自画像,因曾被印在意大利里拉纸币上而广为人知。而与自画像并排展出的,则是贝尼尼的名作《男孩肖像》,两幅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十年,可以看出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对人物肖像画的理解与变化。(陈俊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遗落山水间》:“梅”挂枝头 香飘四溢

  • 《刺猬》:温情的魔幻现实主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