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墨白
《我为每一种思想寻找言辞》选取了伍尔夫、杜拉斯等八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女性为论述主体,以及萨特与波伏瓦,海德格尔与阿伦特,尼采与莎乐美,罗丹与卡米耶等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家、哲学家与艺术家的生命历程,探讨困扰着我们精神世界如人性与道德、爱情与仇恨、艺术与世俗等话题。因文中所涉及的多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人物,其论述难度可想而知。刘海燕以丰厚的学识和人生感悟,与她所论述的人物进行心灵沟通,使内心的迷茫逐渐得到安抚,也在文字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
就像托尔斯泰的那句“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爱情的初始都是因了激情,而结束的情景却是大不相同。罗丹与卡米耶的暧昧生活一直延续了14个春秋,虽然罗丹比卡米耶年长24岁,但他们情感断绝的关键来自于他们不同的世界观。在卡米耶身上,体现了女性思维的普遍性,而在罗丹的身上,又体现了男人在性爱观上所具有的共性。两性关系中的艺术属性与世俗性,是海燕探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的论述以客观视角突破了男女两性关系,具有反省和批判的力量。这就像我们把电影《卡米耶·克洛岱尔》译成《罗丹的情人》一样,许多人对卡米耶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她与罗丹的恩怨情仇之上,而她作为现代雕塑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的事实,却被我们所忽略。
在《我为每一种思想寻找言辞》里,我们看到了伍尔夫、尼采与卡米耶的相似之处,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都是在独孤与幻想的精神分裂中度过的。在尼采的生命里,如果没有和莎乐美的相遇,没有爱情所产生的激情与悲愤,我们将无法想象尼采的哲学将怎样产生。这种描述同样适合于罗丹、萨特和海德格尔,当然,还有里尔克。1906年初,当里尔克作为私人秘书来到罗丹雕塑室的时候,是他和莎乐美最后一次访问俄罗斯后的第六个年头。而这一年,莎乐美离开尼采已经13年。1882年4月,38岁的尼采在罗马认识了莎乐美。由于性格缺陷,尼采没有坦率地对莎乐美说出心里话,而是请朋友为其求婚。莎乐美只对尼采的思想感兴趣,并不希望成为尼采的生活伴侣。对莎乐美来说,与尼采这位孤旅者的邂逅,只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享受,这符合她“只挑选天才作为自己心灵的舞伴”的人生原则。里尔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从莎乐美那里获得了学识与荣誉,获得了母爱与情爱,在精神和肉体中体验了人生的幸福,而理性的莎乐美这时却送给里尔克自由与恰如其分的孤独。
海燕一定是在杜拉斯这里,在波伏瓦这里,在阿伦特这里得到了启示。她看到了这些前辈女性像莎乐美一样的觉醒与独立。这些了不起的女性在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之后,毫不犹豫地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阅读与写作,作者运用简洁的叙事语言,带领读者赶赴了这一次心灵之旅。
(《我为每一种思想寻找言辞》刘海燕/著,河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