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夏安
被贬海南的苏轼,曾写过一篇《献蚝帖》,在帖中苏轼大谈海南生蚝的美味:“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蠔(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始未有也。”意思是,苏东坡在冬至前两天时,得到了当地人送来的生蚝,他把蚝肉剥出来后,带着浆水放到水里与酒一起煮,就这样苏东坡获得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美味佳肴。
这时的苏东坡,仍在被贬之地海南,而距离他生命的结束还有两年的光景。但是吃货本货的苏东坡,仍然是该吃吃该喝喝,并且研究起当地的美味。并且煞有介事地告诉孩子别和别人说,他说要是这里有如此美味的事情让那些“北方君子”们听说了,他们会争着让朝廷把他们贬到海南来,到时就会和我抢生蚝吃。所以,千万不要告诉他们。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他在黄州点出了美食东坡肉,他在惠州又让朝廷内外知道了他天天吃荔枝的美事,他在海南则让北方人陌生的生蚝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要知道在北宋时期,被贬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边瘴之地海南了,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流刑。被贬至此的官员可能永远都无法返回大陆,但苏东坡却在生蚝面前忘掉了一切。
饮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历史中很多人物都与美食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就认为,历史学表达的,也许不是大理论,而是生动具体的过程情节。单讲美食的历史多少有些枯燥,而通过美食突出人物,讲述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思考,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正如苏东坡,一辈子被贬到这又被贬到那,但他的嘴从来不停,甚至吃到上火痔疮犯了,也要在文章中继续品味美食。这虽然没有堆积形容词来凸显苏东坡的品格,但他的可爱却让所有读者都能体会到。
基于从美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李凯在其新作《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中,选取了伊尹、孔子、屈原、杜甫、苏轼、郑板桥等14位大家熟悉的千古名士和14种寻常的饮馔美味,深入讲述他们心中独具意义的寻常饮食,在名士与饮食的渊源互动中,探寻人文典故,讲述历史叙事中那些人物的故事。
东汉末期的曹操,在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风云人物,而人们大多了解的是曹操行军打仗、政治博弈的那一面。其实,曹操对饮食也有着深入的了解,甚至还编写了专门的著作。在现存的曹操所作的150篇存文中,纯以饮食为内容的就有《为兖州牧上书》《上献帝器物表》《与诸葛亮书》《上九酝酒法奏》《与皇甫隆令》,另外还有一部美食专著《魏武四时食制》。
在历史中,《魏武四时食制》中的内容,逐渐演化成民间故事,以及与曹操有关的名菜,比如驼蹄羹、曹操乌鸡、官渡泥鳅等等。这些故事是三国故事的边角料,但也如《世说新语》般反映了曹操的人物特点。曹操非常爱吃鸡,对于鸡的各个部位该如何品尝很有心得,曹操外出行军打仗鸡是必不可少的餐食。致使主簿杨修殒命的“鸡肋”故事,也是源自曹操的吃鸡爱好。
书中介绍的美食、故事,大多都是常见的食材,绝非那种精致的宫廷菜,颇为接地气。比如曹操经历着东汉末年的乱世,那时贫穷饥饿不但折磨着普通百姓,也在煎熬着那时的乱世英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垒,那时袁绍富有,曹操贫瘠,两者相耗,曹操逐渐落于下风。军粮困乏是当时横在曹操面前的难题,那时官渡在黄河南岸,水泽多,水温潮湿,有很多泥鳅生活在这些水泽中。曹军中就有很多士卒,偷偷捉泥鳅烤着吃。这些人因为偷偷外出抓泥鳅,违反了军纪,被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并没有处罚这些士兵,而是让他们依样给自己烤几条,品尝过后,曹操觉得不仅味道鲜美且轻松易得。于是,他将烤泥鳅推广至全军,让泥鳅成为军粮不济时的充饥食品。这使得曹操全军没有因为缺粮而被击垮,最终挺到了胜利的转折点。这个故事和烤泥鳅的做法,也被记录到《魏武四时食制》中,在口口相传下,变为了一道“官渡泥鳅”。
在人们口中流传下来的“名家名菜”,也可能是基于美丽故事的发挥创造。五柳鱼是一道颇有故事的四川名菜,据说杜甫投靠好友严武后,在成都自建草堂,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他整日用蔬菜瓜果果腹,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某日,杜甫的一位好友来拜访他,杜甫非常高兴,他与朋友吟诗作赋,聊着聊着就到了饭点儿。匆忙间没有准备午饭的杜甫,看到家人刚从浣花溪里钓上来的一条鱼。杜甫大喜,亲自下厨为朋友烹制。等到鱼端上来时,腌制过的鲤鱼混着当地的酱料,四川风味的辣椒与汤汁、辅料,淋在鱼上,其余辅料切成丝盖在鱼背上,这种咸鲜带着微甜,火辣带着鲜嫩的感觉征服了杜甫的好友。吃完后,朋友问杜甫这道菜的菜名,杜甫觉得鱼背上的辅料像柳叶,从此“五柳鱼”就诞生了。
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当人们点五柳鱼这道菜时,大多都会听到这样的介绍。但作者却发现,这里面的“椒”应该指的是花椒和其相近的品种,这种调料在中国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离骚》中,有其独特的辛辣味道和果香。但故事描述中,那样刺激性极大的调味料显然是辣椒,而辣椒是美洲传来的,最早通过海陆传至浙江一带,至少得在清代晚期才传至湖南、四川地区。所以,杜甫的烹鱼故事可能是真的,朋友的大快朵颐也可能是真的,但味道肯定不是今天五柳鱼的味道。
这些简单的食材在历史人物的加工下,因其文化属性而广为流传,同时地区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在历史中人们不断地对这些“名菜”进行改进和加工,让这些饮食菜肴可以跨越时间的阻挡,依旧能摆到今人的餐桌上。(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