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创造生活中的仪式感

来源:解放日报2024-02-20 10:05

  作者:范文

  龙年春节,上海文旅主打“乐游上海过大年——一路繁花、全城寻龙”主题,推出200余项文旅甄选活动,展示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年节氛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上生肖龙灯流光溢彩,南京路步行街挂起了由“龙”字构成的吉祥语,港汇恒隆、思南公馆、蟠龙天地等各大商圈放置了以龙为形象的装置艺术……创意十足的龙元素,营造出浓浓的节日仪式感。

  仪式感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仪式感的来源远不止传统节日,营造仪式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在上海,前有打卡热点武康路,近有电视剧《繁花》带火黄河路;放眼全国,“尔滨”接上淄博烧烤的热度,还意外掀起小朋友组团旅游热潮。这些文旅热点的起因各有不同,却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时代生活的仪式感。

  仪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将碎片化的生活组织成连贯的叙事,将松散的个体整合进社会的集体。从国家层面的节日庆典,到组织层面的年会团建,再到家庭层面的婚丧嫁娶,所有的仪式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较于无始无终的时间,仪式仿若结绳记事中的一个个节点,以短暂的瞬间留下一连串印记。古代的宗教仪式,以神圣区别于凡俗;现代的生活仪式,用富于戏剧性的情感体验区别于波澜不惊的日常。

  仪式成为魔幻时刻,由场景营造、象征物品、语言符号在其中发挥作用。场景从空间上把参与者拉进特定情境,如历史遗迹、自然奇景将仪式带入特定主题;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既能承载人们内心的价值投射,又能激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如求婚时的戒指、纪念日的徽章、庆典时的火树银花;采用特定的修辞、语言,可以明确仪式的主题,将隐晦的感受提炼为确定的话语,主题由此得到升华。

  经典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场景、物品、话语都能在仪式中充当媒介。仪式中的媒介需要契合当地文化语境中长期建立起来的共识,进而实现集体情感的投射。

  纵览申城新春系列活动,亮眼的场景聚集在“一江一河”沿岸、历史街区、重点商圈和标志性广场。文博美展的内容,精心挑选“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以及豫园灯会、古猗园花灯和其他非遗民俗展示等。

  在这样的节庆活动中,个体可以更真切地体验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脉络,顺其自然地唤起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

  伴随时代变迁,构成仪式的场景、物品、语言往往随之发生改变,由此,仪式逐渐从遵循传统转向多样化的个体创造。以现代婚礼仪式为例,各个环节运用的象征物品可以依据新人的喜好融入多样化的文化要素,如风格不同的礼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亲手绘制的团扇等;用彼此名字构思的婚礼主题,用成长经历和个人喜好编织的婚礼祝福,更能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

  虽然仪式的模式在转变,仪式的社会功能却并未改变。它仍然是创造意义、强化价值的时间节点,仍然是形成集体记忆的关键桥梁,将偶然的、碎片化的生活串联成连续的生命长河。它不仅制造日常生活的特殊瞬间,还能在松散的时间长河中凸显永恒连续的主题。用学术语言来表述,这就是“制度化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格尔茨研究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斗鸡仪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斗鸡仪式是当地文化情境的象征性表达,是对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的戏剧性模拟。反复进行的仪式,反过来强化和再生产了当地的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

  生活中的仪式看似是一种随意的社会行为,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共通的诉求,进而建构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比如,生日是对个体成长历程的记录,婚恋纪念日是对亲密关系的巩固,祭祀先祖是对家族血脉的强化,就连旅行也终究可以确认“我从哪里来”的地缘印记。黄河路引发的关注,不仅来自《繁花》提供给观众的间接经验,更因这里唤起了不少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

  至于“尔滨”热出圈,也是仪式感激发的集体共鸣。冰雕、雾凇、街景是其场景要素,经由网络传播成为万千网友的共同印象;冻梨、铁锅炖、锅包肉等地方美食作为象征物品,浓缩了地方经验和地域文化;诙谐幽默的俏皮话更是提升了参与者的代入感,“小土豆”“小砂糖橘”等昵称迅速成为网络热词;随后,各地涌现出“小东北虎”“小折耳根”“小熊猫”“小野生菌”等体现地方认同感的称呼,引发了更为广泛的集体参与。

  现代社会的生活仪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加凸显个体偏好、创造力和参与感。但也要看到,个体追求自我和个性时仍会受一股“反向力量”拉扯,那就是对集体的归属。哪怕最独善其身、最离群索居的艺术家,内心深处也期望获得社会认可。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当个体的价值选择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产生共振之际,可以激发强烈的仪式性体验。正如涂尔干提出的论断,人们在仪式中体验到的非凡力量,并不来自什么超自然的神灵,而来自他们构成的社会。

  不论仪式的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仪式的核心特质一脉相承,都具有区别于日常的特殊意义,发挥着制度化的功能,并汇聚成公共性的集体记忆。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仪式感,将会涌现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化仪式。其中,有现实场景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有融入多元文化的象征物品,有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话语标识。无论哪方面的灵光乍现,新兴的生活仪式在唤醒人们情感共振的同时,也很有可能点燃下一个体验式新热点。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