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猎冰》之伤:为了这点醋,包了顿饺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猎冰》之伤:为了这点醋,包了顿饺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3-01 09:47

  作者:唐山

  “除了张颂文的表演,其他乏善可陈。从剧本到拍摄,都太随意了……”

  “很多网友因为男主张颂文去看《猎冰》,却被女主姚安娜劝退了。”

  “无论是逻辑、剧本、演员、拍摄,还以为是大学生作品呢……”

  很少有一部剧,能像《猎冰》这样,引来如此多的差评,却又播放量爆棚,堪称“自杀式引流”的典范——从作品看,它是失败的;从生意看,它又是成功的。

  《猎冰》并不另类,它只是网剧多年来种种问题的集合——过度商业化、迎合观众、资本拿捏创作、忽视表演、角色类型化、剧本逻辑性差……但只要你能掌握播放平台,能制造话题,能强势宣发,你就永远是赢家。可有了“抄近路”的赢法,谁还会费力不讨好地去做基本功呢?

  《猎冰》之伤并未结束,它还在延续。

  对资本来说,用姚安娜是一步妙棋

  《猎冰》本是个好题材。

  故事源自2009年伏法的大毒枭刘招华,猎奇性、边缘性、刺激性均有,完美契合“好奇、惊异”的选题原则,套上“打击毒枭”的外壳,即可肆意兜售血浆、美女、悬疑、残暴等吸睛元素,堪称创作者和资本最易取得共识的题材。

  遗憾的是,从一开始,《猎冰》便奔着“行活”咆哮而去:投资少(仅4000万)、时间紧(仅55天)、导演稳(曾执导过《命案十三宗》《征服》等优秀警匪剧)。

  剧本亦绝对安全:标准两线式,通过警方与毒贩的反复博弈,如下棋般持续推进,不断制造出新悬念。

  《猎冰》甚至还为后续商业运作铺了路——在紧张的拍戏期间,张颂文发了18条关于海南的微博,从海南四大名菜,到老爸茶文化,再到旅游景点、地方美食……如《猎冰》“一炮打响”,必然带起一波消费潮。

  从决策层看,这简直是一个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布局。

  为确保成功,姚安娜被放在了棋盘上。相信所有参与者都明白,姚安娜目前还不适合担纲女主角,但不论演技如何,只要她出场,就会引起热议,带来宝贵的流量。

  用姚安娜为“行活”点睛,是商业上的“神来之笔”,受害者则是两个:

  一是艺术性:这本来就是“无主之地”,品位再劣,也不会受到惩罚,投机家们根本不必在乎。

  一是姚安娜:给姚安娜更多机会,从配角演起,逐步积累经验,也许她能成长为好演员。拔苗助长,看似在帮她,其实是在害她。可只要姚安娜没看出这个“局”,资本就会装不知道。

  《猎冰》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成经典,而是一次标准的“商业冒险”,它算定了:网友们会“一边骂,一边追”,会带着恶作剧的心态坚持下去。《猎冰》甚至还“天才”般的设计出一段“吃鸡式表演”,吸引网友们模仿,引发新的传播热点……

  从结果看,资本更智慧:当“丑”拥有话语权,人们也就只能“审丑”。《猎冰》风评不佳,流量却惊人,成功地引发“全民狂欢”。

  是醋的责任,还是厨师的责任?

  论艺术水平,《猎冰》确属劣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剧本才是最大的问题,却很少被提起。

  《猎冰》既然采取双线式,就应保持平衡,尽可能让双方戏份一样多:警方线虽不刺激,却为全剧提供了道德合法性;黑帮线好看,却呈现了负面的价值观,不应提倡。

  为消除警方线的乏味、枯燥,许多影视剧会加入“生活流”,用细节有趣,冲淡情节变化不足的问题。比如《第二十条》,植入大量小品,用夫妻矛盾、家庭困境来维持紧张感;再如《狂飙》,刻画了警官安欣从“善良却幼稚”到“成熟且坚定”的蜕变。

  有了这些处理,“黑帮伏法”才会变得大快人心。只有邪不胜正,才能避免将观众带入道德恐慌中。

  可在《猎冰》中,警方线被简化成开会、持枪追击、再开会、再持枪追击……破案方法都在赵友男(姚安娜饰)的脑袋里,她负责指点江山,局长负责点头称是,同事负责制造紧张气氛……这样“诸葛亮+奥特曼”式的全能人物,漫说姚安娜是新演员,就算是影后,恐怕也把握不好。

  角色难度这么大,为什么不想点其他办法呢?确实让人怀疑。网友所说的“导演才是姚安娜最大的黑粉”也有一定道理。姚安娜越手足无措,才越有笑点,才能吸引更多的“吃瓜群众”。

  正如网友所说:“为了这点醋,包了顿饺子。”如此颠倒,是醋的责任呢?还是厨师的责任?毕竟,一部戏从制作到上线,要经多道关卡,会被反复检视,为什么所有的“专业人员”都变得如此不专业?

  警方线弱,便突出了黑帮线,《猎冰》甚至给观众以“黄宗伟(张颂文饰)这么完美,不死多好啊”之感。与《狂飙》中的高启强不同,高启强本是老实人,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多少还有值得同情的一面。黄宗伟则不同,他是彻头彻尾的坏蛋,明知毒品有害,却刻意作恶。《猎冰》却唤起了观众对黄宗伟的同情,堪称编剧界的不世出之才。

  投资人当然最懂,就按他说的演

  在《猎冰》中,表演不合格的不只是姚安娜一人,几乎所有演员都让人出戏。难怪有网友说:“除了张颂文看着是认真演,其他的角色简直就是在混盒饭吃,装模作样演,观众还得假装看。”

  其实,张颂文在《猎冰》中的表现也远不如在《狂飙》中的表现——不是张颂文不努力,而是高启强的性格更具复杂性,他是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高启强穷困时,他的野心、贪婪被压抑。随着权力增加,这些人性中的黑暗因素迅速膨胀,最终压垮了他。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张颂文呈现的不是一个高启强,而是不同阶段的高启强。这让他的才能充分呈现。

  《猎冰》中,黄宗伟则单薄得多,虽有不同侧面,却是拼接出的类型人物——看似多变,可支撑他“变”的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变”……都没交代清楚。总之,黄宗伟天生爱家庭、迷信、有才能、心狠手辣,都是“天生的”,演员还能做什么?在有限空间中,张颂文的表演受限,只能做到真实、多层次。

  至于《猎冰》中其他演员,均难称合格。

  一方面,警方线完全围绕姚安娜展开。导演可能也意识到,姚安娜的文戏能力不足,尽可能将她放在跑动中,少有静止镜头,有也只是一带而过;与她搭戏的演员戏份很少,很难发挥。

  另一方面,导演似乎陷入“节奏迷狂”,喜欢用新闻式的短镜头展开叙事。这貌似紧凑,可服化道,乃至摄像,均不给力,成了一大堆平庸场景、毫无意义细节的叠加。事实证明,没有画面,没有表演,没有悬念,没有逻辑,只靠“跑—追”,很难撑起一部剧。

  用姚安娜是商业上的妙笔,即使不能带来投资,也能带来轰动效应,却是艺术上的败笔,堪称“一步错,满盘皆落索”。但正如《红毯先生》中导演林浩带着苦笑说出的那句话:投资人当然最懂,就按他说的演。

  警惕当代版的“指鹿为马”

  《猎冰》的质量如何,本是一个“皇帝的新装”式的伪问题,“质量”压根就不在资本的考量范围中。再一次证明:只要实力够,怎样的剧都能上线;上线与否,卡的并不是“质量”,而是其他。

  必须承认,《猎冰》的公关是超高水平的。

  当姚安娜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时,剧组果断地加了一把火,导演激情回应:偏爱朴实新人;排斥科班表演系毕业生;姚安娜像警察,没做过整容手术;行业前辈不要灭杀,不要辱骂……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剧本糟、摄像糟、剪辑糟”等真问题上引开,好像姚安娜是《猎冰》中唯一的问题。

  网络社会的最大困境,是“伪事件”泛滥。

  “伪事件”很容易被生产出来。比如世界杯足球赛,已成球迷们的节日,但真是最高水平的球队就能取得冠军吗?真的必须是四年一届吗?看别人踢球,与自己踢球,能一样吗……于是便出现了“5万名缺乏运动的人看着场上22名运动过度的人”的悖论,球迷们会背出大量陌生的名字,以排定彼此的高下。

  “伪事件”的特点是:它原本不存在,经人为创造而成;我们以为它是必然的、决定性的,但事实上,它是虚假的、可改变的。除了世界杯足球赛,现代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伪事件”,养成人们的“后真实”观,即:吸引我们的是“我们以为的真实”,而非真正的真实。

  为姚安娜演技辩护,是“指鹿为马”的现代版。只有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投入其中,才会忘掉,《猎冰》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即使网友的意见取胜,剧组最终也只需轻描淡写地说“对不起,我们用错了人”,就能把责任推卸出去,从而继续与资本媾和,拍出新的劣作。

  这样离谱的故事多了,也就明白了,为何有的市场化会促进繁荣,有的市场化却造成危机。但愿《猎冰》是下限,再无新作能“突破”它。可结构问题不解决,这点愿望恐怕只能是愿望。(唐山)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