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钟 颐
说起中华文化符号,你会想到什么?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是纵横万里的长城,抑或是博大精深的汉字、独具魅力的功夫……
3月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舒勇提出,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
就在同一天,全国人大外交主题记者会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在回答中阿卫视记者提问时,外交部长王毅认出了他是“跳科目三的小伙子”。这位记者表示,中国故事很美,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向世界宣传中国故事。
两则新闻,传递出同一个信号: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无论传统还是现代、高雅或者通俗,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符号正在“走出去”,架起跨文化交流之桥。
回到舒勇的发言,有一句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的话:“我常常要到全球各地举办展览、搞活动,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下意识去寻找熟悉的东西来帮助认路。”那些“熟悉的东西”,就有符号,它能将彼此拉近,打开认识的维度,化抽象为可感。
认路如此,某种程度上,认识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正如舒勇表示,中国味道、中国制造成为一个个熟悉的鲜活的文化符号,把世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引发共情,产生共识,达到共鸣,这就是文化符号的力量。
但面对同一符号,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理解。比如,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但西方语境下的Dragon,和象征着自强不息、昂扬进取的中国龙,其内涵有着显著差异。龙年春节期间,相关话题就冲上了热搜:在很多网友晒出的龙年活动照片中,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和中文发音相近的Loong。Loong的译法并非首次使用,如今更多网友自发“正名”,原因不难想见: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中华IP不断“出镜”,带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持续上扬。
新时代下,向世界呈现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既是“必答题”,也是“发挥题”。
常言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的符号背后,有着共通的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在对外交流中,要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把握“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
比如,饮食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前段时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成功申遗,让中国茶更加“香飘世界”。“天人合一”的智慧、“以和为贵”的理念,给小小一片茶叶“注入了灵魂”,天然具有跨越国界的吸引力。
再如,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习俗,俨然是“通用语言”。去年底,中国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可谓众望所归:春节的祝福和温暖,和睦、和谐的精神内核,着实“自带磁场”;同样尽显“国际范”的,还有被称为“中华战舞”的潮汕英歌舞——一个很有解释力的观点是,英歌舞强烈的节奏感与西方的街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艺术审美要求。
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来不缺好故事,但融通中外的表达、润物细无声的感召,还可以更多。在笔者看来,可从三个方面着力:
用好“人”的传播力。符号的交流,说到底是人与人的沟通,讲好中国故事,不一定要宏大叙事,个体的鲜活体验亦能直抵人心。前不久,著名侨乡潮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除了“最好的中华料理”本身就很“能打”,联结四海的侨胞也送上了“助攻”。
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对外传播要细水长流,文化符号的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传统家底固然丰厚,当代IP同样大有文章,呼唤更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事实上,潮汕菜和英歌舞实现“出圈”又“出海”,正是求新求变的结果。
向艺术创作要答案。艺术和符号,可以说是“梦幻组合”。比如,容纳多种符号形式的影像,有着极强的延展性和传播力。由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影视作品,频频引爆国外口碑,成为现象级文化出海事件,中国式情感和精神,便多了一种“硬核”的打开方式。如果说,想象力拼到最后都是拼内涵,那么挖掘文化宝藏、“整活”文化符号,则更须勤修“内功”。
一个深入人心的IP,“无声胜有声”。期待更多中华优秀文化符号走向世界,更好地联结世界!(钟 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