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峥嵘
《爱上动物的理由》是北京晚报专栏作家王小柔的最新作品,是一本神奇的自然观察和疗愈之书、温情、诙谐的自然探索之书。
我是从小柔写王饭团,一只特立独行的鸡、一只会敲键盘的鸡,开始认识她的。她对待动物有一颗赤子之心,无论是草原上奔跑的野马还是冷血的蜥蜴,都能和她互动、沟通。她的家就好像一个动物寄宿家庭,她就像一个动物医生,常年救助各种野生动物,大猩猩、猴子、鸭子、大公鸡、鹦鹉……比如现在家里还有两只鸟,一只是断了一条腿、患上了抑郁症的鹦鹉,另外一只是失去了母亲的孤儿灰喜鹊。小柔始终都在谦逊地表达,不是我在施舍动物,而是我在救助它们生命的同时,他们努力的求生欲望也在治愈我。小柔独创了一种段子式的幽默表达,比如鸟要表达爱是要给小柔的头发里藏好吃的,因此小柔的裤腰带里常常会抖落出面包虫,鞋子里会有小鸟送给她的烂水果。
书中的记录全部来自她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有些看起来好像是童话,但确实是真实发生的。这些动物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家常救助的,一部分是野外生活的。小柔对大自然的爱,不是猎奇的心理,而是满怀尊重地欣赏。她每天像一只鸟一样,天亮就醒,去郊外观察鸟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她会好几个小时呆在野外,远远地看着他们,互不打扰。
怎样观察大自然,其实就是放下人的傲慢;怎样教育孩子,同样需要放下成人的傲慢。她发自内心地写道:“每一只动物都在给我做生命教育,怎么对待生活,对待同伴,对待食物,怎么对待爱,他们纯净的眼神就像一张滤网,淘汰掉人类的傲慢和贪婪。”
小柔跟其他人还有一点很不一样,不是以观鸟来给自己增加虚荣,也并不追求认识新奇的鸟类,就是身边很常见的动物、很普通的麻雀,她也能看好几个小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平等的尊重,也渗透了对孩子的平等意识的教育,而不是把宠物或者野外的动物当成玩物。她能理解一个孩子会因为一只普通的仓鼠死去而哭泣,她也能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因此小柔说:“万物有灵,哪怕只是一只蛤蟆一只面包虫,你都会发现造物者的伟大,发现生命之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能够感受到自然精灵的美好,得到大人的尊重,那么也会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
我不由自主联想到我自己一直研究的家庭教育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电子产品依赖、学习障碍……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和大自然接触太少。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会导致“自然缺失症”,并用大量的证据表明:脱离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会造成近视、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焦虑孤僻、人际交往与沟通障碍等诸多问题。今天在世界各国,自然教育和生态疗法方兴未艾,中国的教育界也在反思:如何把孩子还给大自然?小柔的写作生动展现了,如何将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何每逢人生低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并重获新生。热爱才能激发起内在的学习动力,为了救助鸟,王小柔通过慕课自学了三年的动物生理学。她培养的孩子也从和动物相处中提高了考试中学不到的素质。
在自然中嬉戏,不但能有效减轻压力、促进认知和免疫系统的发展,而且探索自然、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过程。物理学家费曼晚年回忆自己的成长道路,特别提到了父亲带自己在林间散步的意义。正是在观察动物的繁衍、树木的生死、生命的更迭中,费曼学到了最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然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意识到“每个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依靠一张连接一切生命的大网生存,并且无一例外深嵌在网中,这张网充满了生命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诗人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用诗歌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赞叹、或怜悯、或热爱或恐惧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这个孩子,正在走着,未来还会一直走向前去,所有这一切,成为了他或者她,成为了当下的他们。”
我从20年前通过文字认识小柔,又有幸成为她在北京晚报五色土专栏的编辑,得以第一时间阅读到这些美好的文字,带给我很大的欢乐和触动。我认为,本书是当下最好的自然科普读物之一,或者说独一无二的自然科普读物。王小柔全身心拥抱大自然,尝试用幽默而不失温情的文字去恢复、重建失落的生活,用赤子之心、赤子之眼给我们带来和自然精灵相处的惊喜。也渗透了科学常识,让大小读者在熟悉的世界、最普通的动物身上发现惊奇之处、神奇之处。我们也能够从中学习如何与生命相处,如何尊重孩子,帮助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通过与自然连接开启他们找到自己人生的独特道路。
阅读是一个指引,当我们阅读之后,能够带孩子真真正正站在野外,沐浴阳光雨露,会感到每一个毛孔都在打开,那一刻也真切感受人类是多么的平凡渺小,而世界如此的浩大和美好。
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不是战胜自然的过程,而是与自然同在、可持续性的发展。大地母亲滋养万物,提供给人类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创造力,过去如此,未来也将如此。(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