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学与影视的对话:彼此打破樊篱,相互给予养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文学与影视的对话:彼此打破樊篱,相互给予养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4-09 10:08

  前不久,由中信出版主办的“山中一日”活动在阿那亚·金山岭举行,展开了一场名为“文学与影视的对话”深度对谈。此次对谈,由资深媒体人余雅琴主持,邀请了《满江红》《坚如磐石》原著作者及编剧陈宇,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北上》作者徐则臣,爱奇艺灿然工作室负责人、《平原上的摩西》网络剧制片人齐康,一同探讨了对于2023年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观察、现实题材的回归热潮,以及何为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等话题,在抖音知识直播间获得过百万人次的线上关注。

  在对谈中,陈宇思考着影视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二者彼此打破樊篱,水乳交融,相互给予养分;徐则臣谈及自己的创作历程,直言作家只能面对自己,每天跟自己在较劲,而影视则不同,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制片人齐康分享了网络剧集《平原上的摩西》的改编过程,感慨道:“在漫长的改编过程中,从主题表达、剧本形态到影像风格,有曲折,但逐渐清晰。”

  关于《坚如磐石》

  小说能够更好地提取事物的内涵,而电影可以更好地呈现事物的外延

  对谈一开始,陈宇感慨着:“作为一名编剧和导演,以及剧本的原创作者,很少参加纯文学的活动,今天可以在这里聊文学和影视,感觉非常自在。”

  尽管陈宇很早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自信算文学范畴的人”。陈宇是学电影和戏剧出身,但他总在思考,影视编剧的文本是否可以归入文学范畴。

  直到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发起了“剧作家回家”的活动,邀请了一些编剧作者“回家”,陈宇才得到答案。“我也忝列其中,那次活动上作协很正式地说‘你们算’。从那天起,在我心里产生了变化,从身份角度而言,影视的原创作者、编剧,可以成为文学范畴的作者。”陈宇回忆道。

  此外,从内容角度而言,陈宇从上学时期就开始思考“影视文本或者影视的内容,究竟和文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叙事、讲故事,是否只属于文学。文学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否可以涵盖戏剧、影视文本的内容。其实,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我得到的结论是,叙事并非文学的专利。不过,其他的叙事性艺术,可能从文学中间汲取前人的思想和创作范式,比如讲故事的方式。所以,自从想通这件事以后,我打破了两个专业领域的藩篱,文学成为背后非常坚实的这堵墙,它们二者水乳交融,相互给予养分。我们靠在这堵墙上能够获取新的创意、新的规律、新的原理。现在,我在做叙事性的创作或是电影创作的时候,会大量地去参考和汲取古希腊戏剧、亚里士多德理论,乃至各种戏剧运动,一直到当代的理论。”陈宇解释道。

  2023年10月,由陈宇编剧、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坚如磐石》上映,获得国庆档票房冠军。该片讲述了一位供职于市局刑事鉴定中心的普通青年警察苏见明,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全,开始了一趟惊心动魄的侦查之旅的故事。

  提及该故事最初的创作动力,陈宇再次提到古典戏剧。他曾暗自定下目标,要创作出一个具有古典美学的电影故事,即人物是众多的,角色内心的挖掘是深刻的,能够呈现出具有悲剧意义的作品。陈宇先考虑了故事类型,选定了在警匪犯罪类型下去做一个古典悲剧,他从现实主义文本汲取营养,作为故事的蓝本放入其中,完成了创作意愿。

  陈宇透露,电影《坚如磐石》的剧本有4万多字,比一般的电影剧本写得多,因此电影在拍摄时只能删掉剧本的一部分内容。陈宇原本没有想过出版《坚如磐石》的原著小说,但不少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在陈宇的微博里留言:“是不是还有更多的细节?”“人物之间是不是还有交集?”“主角原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对于这些问题,陈宇写下的30万字的小说《坚如磐石》足以提供更细致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可以解答电影留给观众的诸多谜题。

  除了《坚如磐石》的电影与小说有着丰富与精练的区别以外,陈宇认为,哪怕对同样的事物或情节进行描写,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角度。“在语言学和逻辑学中有‘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内涵就是对一个事物属性的描绘,外延则是它的具体呈现形态。比如说笔的‘内涵’是‘可以书写的棍状物’,这是对属性的一种描述。而笔的‘外延’是一支很具体的圆珠笔、钢笔等具象的笔。我认为小说能够更好地提取事物的内涵,而电影能更好地呈现事物的外延。自然地,看电影和看小说的时候,产生心理感受上的巨大的不同。”

  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剧本,陈宇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本质上都是在做一场关于人性的实验,我们在创作中把一个人放在一种具有压力的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会怎么去做。“在整个影视领域里,一直是现实主义和白日梦两个倾向的交替进行呈现,影视既提供奇观,也观照现实。但直到今天,我个人觉得用现实主义态度去呈现我们真实生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北上》

  当作者真正进入故事了以后,它就变成一个人的事

  与陈宇的感受不同,徐则臣笑言这是第一次参加与影视相关的活动,感到“特别不自在”。“因为我对演员、片酬以及所有与影视相关的细节都不太清楚,只是在屏幕上,或者在银幕上看电影看电视,但是对后台的内容都不太熟悉,所以坐在这里还是有点小紧张。”

  一开始,徐则臣还解答了陈宇提出的疑惑,“影视剧本肯定是属于文学的”。不仅如此,徐则臣作为《人民文学》杂志的编辑,甚至在现场向陈宇约稿。“我在《人民文学》编过很多话剧剧本、电影剧本、戏曲剧本,前两年发表的电影剧本是《攀登者》。还有之前的话剧剧本《窝头会馆》,戏剧剧本《红高粱》《高粱酒》,近期的《锦衣》。所以,我也郑重向陈宇约稿。”徐则臣说道。

  徐则臣想起张艺谋导演曾讲过的一句话:“文学拖着电影走。”因此,徐则臣认为文学作为影视的母本是成立的,无论是影视文本从文学文本改编,抑或是创作型导演写出的剧本有着较高的文学品质,也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之上的。

  短篇小说《潜伏》曾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徐则臣是该小说的责任编辑。当时,导演姜伟在看过小说后,很喜欢“潜伏”这一题目,同时很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然而,《潜伏》只有1.4万字,即使将所有的情节拍摄完,也无法做成电视剧。“当时姜伟导演填充了大量的内容,如果没有‘潜伏’这两个字,后面的电视剧可能无从谈起。比如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电视剧《繁花》,王家卫到底从金宇澄那里‘拿’了多少东西不论,小说的‘腔调’的确是精准地抓住了,有了这个核心,就比较有效地复活了《繁花》。从这一角度说,导演或编剧都在按照自己理解的影视规律创作,按照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做自己的表达。”

  徐则臣谈起了自己创作小说的过程。他作为江苏人,从小在河边长大,他的日常生活和对世界的认知,都与河流有关。自1997年开始写小说,徐则臣写的就是运河,“自然而然地,运河在我的小说里面占的份额就越来越重”。当徐则臣写完《耶路撒冷》之后,他与朋友聊天,朋友们认为《耶路撒冷》中描写运河的段落十分有趣,“一看就是生活在河边上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于是希望徐则臣写一部以运河为主角的小说。“这个想法一下子把我这么多年对运河的了解、理解,甚至研究、积累的素材全部唤醒了。当时,我觉得一闭眼就看见一条非常完整的运河,我一拍桌子说,行!就这么干。”徐则臣回忆道。当天回到家,徐则臣就把《北上》的提纲写出来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真正开始写作时,才明白并不容易。

  “一旦落实之后,就觉得望山跑死马,以为很容易完成,但是我需要去把它看得很仔细,要从望远镜变成显微镜和放大镜。我想要把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它们的位置、形状、所有的细节都要写出来,那时才发现我对运河的了解其实远远不够。接下来,我前后写了四年,是因为我重新开始看资料,有目的地看资料,把运河从上到下非常完整地又走了一遍,甚至有些地方走了不止一遍。当然也看了很多小说和影像资料,比如《话说运河》《话说长江》等。”徐则臣介绍道。

  在写作时,徐则臣认为,每一个作家坐在书房写作的那一刻,都会觉得书房里面站满了人,但是持续地写下去就会发现,进入到故事之中,就进入到了自己一个人战斗的时候,一个个的人都在离开。“作家只能面对自己,每天在跟自己较劲。我觉得在所有的写作中,当作者真正进入故事了以后,它就变成一个人的事。而影视则不同,因为它要面向大众,可能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在这方面,小说可能稍微任性一点,但绝对不能任性到一意孤行的程度,最后我会觉得,我的书房里面其实空空荡荡,只我一人。”

  徐则臣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其获奖作品《北上》已被改编成电视剧,计划于今年播出。《北上》讲述了几个在运河边成长的年轻人,他们经历了青春、创业和生活的挑战,最后回到花街的旅程。这部作品是以运河为线索,串起了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一部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水、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史诗”。

  自从小说《北上》被影视化改编,不断有人问徐则臣关于电视剧《北上》的问题,比如:电视剧和小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演员参演?徐则臣总是回答说:“不知道。”

  “这不是推脱,我是真的不知道。我没有看剧本,也没有跟导演、制片人或是编剧在这些问题上沟通过。当然,我希望他们尽可能保留一些东西,但是从艺术规律上看,所有东西都保留这是不现实的。不过,无论如何改编,起码最后‘北上’这两个字是我的。”徐则臣笑着说。

  关于《平原上的摩西》

  尊重作品本身,尊重作者和我自己的表达,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

  齐康既制作过网络剧《平原上的摩西》,还做过纪录电影《棒!少年》的制片人。网络剧《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由电影《八月》的导演张大磊执导,曾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及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是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竞赛单元的首部中国剧集。《棒!少年》则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最后赴美国比赛的真实故事。

  齐康坦言,他喜欢现实主义的文本。他认为,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文献性”,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记录时代模样的重要载体,彼时彼刻或此时此刻的建筑风貌、审美取向、情感情绪,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现实主义作品更观照当下人的感受和情绪,与大家日常面对的问题和困惑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其阅读门槛和感知门槛其实是低的,从而其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空间更大。

  齐康介绍道,制片人除了是经营和管理属性的岗位,也具有一定的创作属性的岗位。“作为制片人,在我拿到一本小说或者希望做哪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要想它是否具备改编素质。”齐康进一步解释了何为“改编素质”,“我要做的是寻找故事和我自己之间的连接是什么、共鸣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其实很关键。因为在漫长的创作以及制作过程当中,我认为读小说、看故事或许是唯一可以和自己独处的时刻,而且也是面对自己内心最‘真诚’的时刻了。”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感触?这是齐康认为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东西是假的,在之后的各个操作层面上,故事就没有办法讲。但如果内核是真诚的、坚定的,对于制片工作而言,后续其实都可以做技术性调整和平衡。”齐康作为制片人,会先寻求自己和故事之间的对话感,“被打动”是第一步。而“改编素质”的第二个条件是看作品的情节性,根据小说情节量的丰满程度,在影视化改编过程里需要做一定的凝练和扩充。

  在阅读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时,齐康被其中的两句话有所触动。“第一句话是:‘如果你的心是诚的、念是真的,高山大海都会为你让路。’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很积极的一句话。第二句话是:‘没有人可以永在,但是可以永远存在。’”齐康认为这或许是一个男孩到男人成长过程里从“执迷不悟”到“怅然若失”的一个心理历程,这种伤感和遗憾的东西,或许是跟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命体验有关。

  齐康和团队在制定《平原上的摩西》的剧集主题时,将其定义为“拒绝长大”。这一主题与《棒!少年》的主题有着相互映射。他解释道:“这两个项目是同期启动的。在《棒!少年》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虎、小双、孙岭峰教练等人物身上生命力的部分,他们为了抗争命运,去努力创造着。同时,我们最后又看到他们去美国输了比赛,马虎和小双因为性格分离,表面是友谊的逝去,或许实则是童年的逝去。这跟《平原上的摩西》的最后,李斐和庄树在湖面上开枪分别那一刻有什么区别呢?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面对无数的玩笑与误会。所谓‘拒绝长大’不是对于成长的抗拒,更多的是对于童贞消逝的伤感。当然,这种伤感是建立对于某种生命状态、生活形态的理想化的感知基础上的。”

  “改编素质”的第三个条件则是“能否找到有共鸣的创作者,能够愿意一起去讲这个故事”。在制作《平原上的摩西》最初阶段,齐康总是想到张大磊导演的电影《八月》,片中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过程当中,一个衰落的国营电影厂的人的状态。“电影中展现了爸爸、妈妈、邻居、同事等人的生活故事,但是没有歇斯底里的痛楚呐喊,更多的是温暖关照。我认为这点是大磊导演身上非常宝贵的。”齐康回忆道。因此,齐康找到了张大磊导演谈改编《平原上的摩西》的想法,他们一拍即合,开启了合作。“同时,又有监制刁亦男导演在认知和技术层面帮我们保驾护航。在漫长的改编过程中,从主题表达、剧本形态到影像风格,有曲折,但逐渐清晰。”齐康感慨道。

  齐康谈及改编过程,认为“作为一个制片人,首先是尊重作品本身,尊重作者和我自己的表达,这或许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网络剧《平原上的摩西》的主题与原著小说的主题有一定的出入,而且在影视化的改编过程中,将原小说发生在东北的故事,转移到了内蒙古,却并不违和。“好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一定多义性,但多义性的前提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主题表达,变奏不能跑调,改编的表达偏离值不能太大。”齐康讲道。

  (整理/韩世容)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