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它们或许无用,却又如此美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它们或许无用,却又如此美好

来源:文汇报2024-04-09 10:14

它们或许无用,却又如此美好

——谈一些近期出版的博物学读物

  作者:李涛

  辛稼轩晚年有一阕《贺新郎》云:“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烟雨外,几鱼鸟。”人就是这般,老去方知万事空,富春江上,雨雾钓台,鱼鸟之恋是多么的美好啊。而春天,翻阅一些博物学的闲书,也是一件或许无用,却很美好的事。

  从无用的杂草里找出有用的性质来

  近期出版的《野草:野性之美》是其中之一。50种世界各地的野草,风吹哪页读哪页,先捡那些熟悉的名字看:牛蒡、雏菊、大叶醉鱼草、苦苣菜、原拉拉藤、蓝铃花、野芝麻、虎杖、婆婆纳、野豌豆,手绘博物画插图有130余张之多,文字倒是简略,对需要了解更多野草知识的读者,略有不满足,不要紧,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有一本妙不可言的《杂草的故事》,前几年有了中文版,你可以找来读。

  这两种关于杂草的书都来自英国,我们中国也有一本小书不可忽略,即周建人著《田野的杂草》,这是三联书店1949年6月出版的,为“新中国百科小丛书”之一种,小32开,只有70页。全书分为“引言”“春季常见的杂草”“野草的生命”“夏季常见的杂草”“花的构造及与外界的关系”“到了秋天”“在冬季里”“结束的几句话”八个部分。作者的用意,“是拿自生在田边、路旁、河畔等处,平时看作不大有用处的草类来讲,使读者对于那些草认识得更明白些……可能会从无用的杂草里找出有用的性质来呢”。

  寒斋所藏为1950年4月第三版,已经印到一万册。这本小书后来似乎未再版,十年前偶然发现被收入《花鸟虫鱼及其他——周建人科学小品选读》一书,书中还有周氏其他40余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他在博物学方面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著作极为丰富,尽管与后来诞生于西方的博物学不完全一致,但自有其体系。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其内容涉及了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地质、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可谓是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是叙述自然即动物、植物和矿物的种类、分布、性质和生态等的最古学科之一,博物学家是“对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专家的尊称”。在我看来,他们不仅博学,更是一些勇敢的人,他们生产出无数今天已成为常识、甚至妇孺皆知的知识,然而,这一行当在今天却似已步入黄昏。

  既可格物致知,也可托物言志

  无用的博物学,因了一些有眼光的出版家的推动,不时出现在新书讯息中,梭罗的《野果》、涩泽龙彦的《花逍遥》、卡拉纳皮的《本草:李时珍与近代早期中国博物学的转向》、范发迪的《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诸书,令读者爱不释手。

  去年读到两种新书《植物名释札记》《与花方作谱——宋代植物谱录循迹》,一本讨论中国植物通俗名称的来龙去脉,一本深入厘清有宋一代植物谱录的发展脉络,都是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前者为已故的夏纬瑛先生耗尽毕生心血完成,在中国典籍中,植物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夏先生认为:“一个植物名称本身,就反映着在那个历史时期我们先人对这种植物的认识程度。”数十年中,他遍翻古籍,行万里路,直到晚年因双目失明,无法继续。比如“牡丹”,他注意到,历来医书均未释名,他通过辨析指出,“‘牡丹’者,以其根皮之赤丹而为名,‘牡’字无义。”值得一提的是,夏先生的植物名称辨析,不唯从语言学出发,是在大量的植物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植物名释札记》笔记式行文风格不同,《与花方作谱——宋代植物谱录循迹》是一部厚重的专著,作者久保辉幸是在中国工作的一位日本学者,他注意到植物谱录这一类专著在宋代的大量出现,但已有的一些研究多停留于古代科技成就方面,他的研究更多关注这些谱录的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阐明这一类出版物的兴盛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读来饶有兴味。据作者的调查,宋代花谱中,有牡丹谱15部、芍药谱四部、菊花谱八部、梅花谱四部、兰花谱和海棠谱各二部、玉蕊花谱和琼花谱各一部,以及综合性花谱四部,此外尚有经济植物谱录26部,但动物谱录仅有区区四部。在对这些谱录进行文献学考察后,作者发现,北宋时期作者的思维明显带有“格物致知”的学术精神,而南宋时期作者则更倾向于以种植行为表现其隐遁的生活态度。这一点,美国汉学家艾朗诺《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一书中“牡丹的诱惑:有关植物的写作以及花卉的美”一章亦有相关论述,尽管二者的研究取向不同,但可以参照阅读。

  博物学给予一个普通读者的帮助与欣喜

  以上中日学者的两本著作,都是需要潜心多年,甚至需要一种不计实用的态度方可成就,其成果亦可资学术领域之外的普通植物爱好者阅读,但现实中,常有一种跨界的博物学写作者,他们的著作另有其有趣之处,比如叶灵凤。

  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1958年在香港中华书局初版,收入作者在1953年间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的112篇短文。叶氏在“前记”中说:

  我将当地的鸟兽鱼虫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自己的一点贫弱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将它们与祖国方面和这有关的种种配合起来。

  翻看目录,“香港的香”“一月的野花”“新蝉第一声”“海参的故事”“香港的野鸟”“香港的蜘蛛”“水仙花的传奇”,看了这些标题就明了书的内容。查《叶灵凤日记》:

  1952年12月25日 约了高雄夫妇及《大公报》的刘芃如夫妇来吃晚饭……芃如约为《大公报》的副刊“大公园”写一关于香港草木虫鱼的连载。

  1953年1月21日 自元旦起,开始在《大公报》的“大公园”写《太平山方物志》,记本港的鸟兽虫鱼和人情风俗,每天约一千字。

  1953年1月23日 写《太平山方物志》,自今年元旦开始,每天写一篇,已写了二十多篇了。只是这题目是不能长期写下去的。

  1953年2月3日 写《太平山方物志》。就要过旧历年了,又要准备一些过年风俗的资料。

  据《叶灵凤日记》可知,《香港方物志》中的短文,最初发表时总题为《太平山方物志》,署名“南村”。叶灵凤当时每日要写4000字,有时一天写了6000字,其中就包括了这《太平山方物志》,因此他曾担心不能持续,不仅是精力,更多的是博物学材料的储备。多年前读过香港南粤出版社所出叶灵凤《花木虫鱼丛谈》,惊讶于这位当年“创造社小伙计”的知识渊博,读了《香港方物志》则又对其背井离乡后的生活多了些了解。在日记中,他曾慨叹某一类文章“写得太多了,也觉得索然无趣”。但稿费一到,女儿已等着要上街买新大衣了。卖文为生之不易,于此可见矣。无用的博物学,却可为潦倒文人之生计。

  “今年立春早,不仅红棉开了,就是杜鹃也开了。”叶灵凤在日记中写道。很快,几乎同样的句子出现在他的《英雄树木棉》一文中。每天不是爬格子就是匆匆往来于报馆与寓所,叶氏的生活远不如那些著名的博物学家轻松自在。

  英国人约翰·亚历克·贝克,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位作家,他一生只写作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名为《游隼》,几年前介绍到中国,数次重印。据说作者一生都生活在英格兰东部一个乡下小镇,本书是他十年间追寻游隼的笔记,他的原则是:

  我尝试将一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存下来:鸟、观测者,以及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描述的每一件事都发生在观测当下,但我并不认为忠实的观察和记录就足够了。观测者的情感与行为也同样是重要的数据,我必如实记载。

  作者的笔触精致而宁静、有诗意。

  四野寂静无声,迷雾之中,万物朦胧而神秘。一阵冷风吹过,云层堆叠了整片天空。麻雀蹿过落叶的树篱,沙沙窸窣,如小雨纷纷。欧乌鸫叫嚷起来。寒鸦和乌鸦站在树枝上窥探下方。我知道,游隼就在这片田野中,但我就是找不到他。

  他观察游隼的追逐、捕杀、进食、休憩,沉迷期间,物我两忘。研究者指出,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英国,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游隼的数量急剧减少,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游隼乃至人类自身的挽歌。

  我注意到近年国内也有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类似的领域,尽管在当下大学的学科分类中,没有博物学的位置,但“博物”一词却日渐传播开来。我本人的专业离博物学很远,关于这个话题,理应由更有资格的专家来讨论,我只是从博物学的边上,分享一些它给予我这样的一个普通读者的欣喜与惬意。(李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