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对当代艺术的解读从“圈子”里释放出来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把对当代艺术的解读从“圈子”里释放出来

来源:文汇报2024-04-27 09:56

  作者:黄一迁

  最近,2024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14届上海双年展也收获了大量讨论。当这些展览一次次把当代艺术推到观众面前,笔者却留意到,面对当代艺术时,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入或“褒”或“贬”的二元对立讨论中。

  对当代艺术的解读欣赏,贬损者给出的理由,往往可以归纳为“不接地气”,看完之后“不知所云”。一些不寻常的场景或莫名其妙的装置,让人不禁怀疑是艺术家的精心布置还是未完成的展墙。比如第13届主题为“禹步”的上海双年展,暗含中国古代神话的神秘气质,光听名字便让很多观众先入为主地带入对当代艺术的成见,第14届的主题“宇宙电影”更已经脱离美术本体的讨论范围。不出所料,圈内对第14届上海双年展的评价,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两极分化。而观众的反映也值得思考,抱怨看不太懂的同时,每届展览的参观人次依然保持高位,不难看出观众对当代艺术展是抱有热情的。当然,这种热情很大情况下可能来自迎合潮流的打卡心态,抑或出于猎奇心理和寻求视觉景观的刺激。有些人在网上发布“宇宙电影”主题的上海双年展攻略,说道:“看这个展得登高、躺平、钻烟囱。脚手架都可以上去,务必感受一下,简直是个全方位的运动!”这显然强调的是把当代艺术当成行为体验,而游离于解读鉴赏作品本身之外。

  笔者以为造成观众回避解读当代艺术作品的原因,是观众自以为不具艺术知识储备,或者自以为不理解作者的意图,害怕对作品产生误读。其实这种担心毫无必要。作为观众,我们无需恐惧对艺术作品做天马行空、甚至在别人看来信口雌黄的阐释。对艺术家而言,创作是他的目的,作品是其思想的最终载体。但作品的意义不仅仅由创作者赋予,更多是因鉴赏者的阐释而存在。任何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论艺术手段多么高超,若没有接受者的参与,都不会产生意义。因此,作品对于观众而言,无非是一种媒介,一种与自己对话的媒介,它是调动自己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心灵悟解的活动,遵循的是一种情感逻辑,突出情感理解。这种理解并不需要艺术家的参与,更不一定是与艺术家的合唱,和艺术家的共鸣是欣赏当代艺术的非必要条件。

  很多人对于国际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不会陌生,她的作品受到精神异常的指引:她“看见桌子上铺着一条红花桌布,然后环顾四周,发现屋顶、窗户以及柱子上都是同样颜色的花。整个房间、整个身体都淹没在这些花色之中,自我完全消失”;她看到她母亲无望的脸上,也长出了好多圆点点,于是把母亲的样子画了下来。这极度痛苦所致的幻觉,给了草间弥生无穷的灵感,成为她作品里的标志性图案。但是,难道透过草间弥生的波点,观众也必须看到艺术家所看到的致幻世界,才算读懂了她的作品?她为了能让内心平静而画南瓜,观众看到她的南瓜也一定要感到心安,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观众的欣赏不仅赋予艺术作品意义,也给艺术的发展带来不竭动力。观众对作品的解读会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积极地补充和丰富原有的艺术意象,这才是艺术作品的完成态。发散的艺术意象,将给艺术带来新的发展。

  艺术本身没有固定答案。在当代画家丁乙排列的十字中,有人看到了机械的重复,有人看到了不断的变化,有人看到了稳定,有人看到了活泼,有人看到了颓废,有人看到了积极,有人看到了平静,有人看到了焦虑。无论观众对艺术作何种解读,即便是误读,是曲解,都不应该被否定。艺术欣赏虽然有理解和认识的成分,但主要是通过心灵的感悟和体验,领会艺术作品中蕴涵的“真理”,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进行纯粹的推理判断。观众对艺术作品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用丰富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生活阅历与生命体验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艺术作品不只是艺术家的创造,也是观众的创造。

  鲁迅先生在评《红楼梦》时曾指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阁秘事”。同一部《红楼梦》在不同的接受者那里意义全然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只是创造了文本,读者则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这种鉴赏主体的差异,可能使接受者赋予作品以全新的意义。由电影《无极》二创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对《无极》的另类创造,却被观众们津津乐道。

  当代艺术是多面的,开放的,它以包容的态度吸纳各方养料,鼓励且欢迎多元的形式和表现,它本身就从不曾将自己桎梏于艺术范畴。当代艺术家的组成也并非仅限科班出身。仅以上海近年的双年展为例,展览的主题,无论是“禹步”中第一次大规模展出的拉丁美洲当代艺术作品,还是“宇宙电影”跨媒介的叙事,都指向了一种多元开放,交融糅合的姿态。那么,对它的解读又何必要求停留在作品本体论、一元论的层面上呢?

  观众们无需因为搞不懂艺术家的意图而回避当代艺术,拒绝走进当代艺术作品;也不必附庸风雅,为打卡而观展。停下脚步,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也足以解读当代艺术作品,因为这仅仅需要观众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艺术修养,按照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想象,对艺术作品进行加工和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审美对象。当代艺术家、评论家们则应当以更包容的心态对待当代艺术作品非艺术立场的解读,把话语权从“圈子”里释放出来,逃离本位思考。

  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是再创作的过程,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站在不同立场的释义所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展示的是艺术个性化、开放化、动态化的特征,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当代艺术面前,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家”。

  (作者为艺术学博士,上海大学副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