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一杯春露冷如冰”

来源:北京日报2024-05-09 10:18

  作者:明前茶

  这是一本汉英对照的唐诗诗画集,选择43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中英两种语言的韵律融合,再现了121卷唐诗的风骨流韵,翻阅它,可以洞见翻译泰斗许渊冲教授“想把中国之美介绍给世界”的诚挚心意。

  《云间烟火:美得窒息的唐诗》许渊冲 译 陆苏 解析长江文艺出版社

  这本新书的古诗英译,是被杨振宁盛赞为“几乎每天一个译诗的灵感”的许渊冲。年轻时,就读西南联大的他,英文翻译学习师从钱锺书,钱先生和蔼又严谨,但看了许渊冲的译稿也会评价:“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诗是不可以翻译的”,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看法。因为诗是语言这顶王冠上的明珠,独属于诗的意境、内涵以及情绪节奏,是很难通过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得确切又隽永的。而唐诗更是翻译中的难题,因为其篇幅极为短小,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是最常见的诗体,这就让唐诗的语言更为凝练,每个字都像柱石一样不可移动。为了让唐诗英译灵活地体现出原作的韵味,许渊冲先生反复琢磨,形成了韵体译诗的独特方法。让我们在吟咏英文唐诗时,“口里也像含着一颗回味无穷的青橄榄。”

  不妨来赏析下这本书的首作,王维在《鹿柴》一诗中写道:“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许渊冲先生将这两句意境幽微的诗,翻译为“In gloomy forest peeps no light,But sunbeams slant on mossy ground”,他以色彩、光影在夕照下充分融合的刹那之美,描绘出一种既符合唐代诗人王维的心境,又契合英伦田园森林画风的典雅韵律,充分折射了苏东坡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之美。

  诗词解析作家陆苏,也在此书中贡献了以当代语言来体会唐诗的尝试。比如,她将《鹿柴》一诗的最后两句解释为:“夕阳的针线穿过树枝和层层叠叠的树叶,将黄昏和斑驳的树阴、墨绿的青苔一起亮亮地缝紧。”她不是机械化地去解释唐诗的名句,而是在王维营造的悠然光影与高远意境中,融入了自己的心境与体会,她使用了“缝紧”这样迷人的动词,来连缀那些诗句的内在逻辑。

  再比如,诵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时,不少人经常会有困惑:既然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说,说明禅院四周有鸟,那么,“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一说,是不是有些解释不通呢?山中鸟儿的鸣叫,在诗的尾联,为何明显被忽视了?当然,你可以解释说,这两联诗,是不同方向的空镜头,之间有蒙太奇一般的切换,但如何令这种切换毫无破绽?这就考验了解析者的古典文化功底。陆苏将其解析为:“明媚的山色留白了天光,让小鸟更加喜悦欢欣。清澈的潭水接着了云影,让遇见的人多么心旷神怡。此时此刻万物将醒未醒,安安静静,所有的声音都还在络绎赶来,就算有鸟,也是沉默着,一起聆听寺庙的钟声磬声,一声接着一声……”

  她用“留白”“接着”“络绎赶来”这样的动词,刻画常建所描摹的空灵意境,带有一定的再创作成分,调性却与原作不谋而合。

  为心性相通的诗人解析诗作的时候,陆苏灵感叠出。例如李商隐有一首相对小众的诗,名字叫《谒山》。全诗风格奇丽,富于浪漫色彩,诗中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首诗继承了李商隐诗作晦涩难懂的风格。普通读者初见它时,虽可触摸到诗人无法挽留时光的怅恨之心,但也不免困惑,诗人为什么要向麻姑买沧海?沧海之外,又紧接着说到了一杯春露,情境转换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为再现这首诗的意境,陆苏写道:“从来就没有可以系住太阳的长绳,从来就没有人能阻止时光的流逝……都说沧海会很快变成桑田,正想着怎么开口索性向麻姑买下沧海,沧海已经变成了一杯冰冷的春露。”沧海幻变之美,不是落实到桑田这样实打实的风景上,而是变成了一杯荡漾的春露,许渊冲以“ But a cup of spring dew soon turns as cold as ice”来形容春露的空灵饱满之美,形容它醍醐灌顶的凉意。春露中既饱含着时光与云水的变幻,又饱含着“珠有泪,玉生烟”的离情别意,它比酒更幽凉醉人,浸染着草木的芬芳气息。这里面对人生易逝、光阴变迁的感叹之情,既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又是解析与翻译作者的,更是读者的。李商隐酿就的春露,就这样被许渊冲和陆苏分杯满斟,倒进了读者的杯中。能品到它,何其幸运,这是快节奏时代,以诗的夜露滋润心灵的瞬间。(作者为散文作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