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次对“宇宙之声”的畅想与遨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一次对“宇宙之声”的畅想与遨游

来源:北京日报2024-06-04 09:35

  作者:高建

  2024年是贝多芬的旷世杰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首演200周年,全球多家音乐院团都会集中演绎这部包含独唱、合唱与管弦乐的作品,向经典致敬。正如英国音乐评论人诺曼·莱布雷希特所说:“如‘贝九’这般宏大的音乐作品,其演出本身就带有天然的事件性,代表着人类内心对仪式、祷告、庆典的无限敬意。”

2017年吕绍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王小京摄

  在贝多芬身后的一个世纪,人们见证了一代代作曲家在突破交响乐演奏规模与时长极限方面的接力挑战。如今,交响乐保留曲目上“最长”的殊荣属于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他在1896年创作完成、六年后亲自执棒首演的d小调第三交响曲,标准演出时长接近100分钟。

  与惊人时长篇幅相配的,是四管编制的大型交响乐团、女声合唱团、童声合唱团与一位女声独唱组成的近200人的演出阵容,这使得“马三”的上演较“贝九”更为难得。即使是在古典音乐演出最为活跃的欧美城市,乐迷们想要亲历这部作品的现场演出,往往也要以年为单位进行等待。6月15日、16日,来自中国台湾的指挥家吕绍嘉将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与北京爱乐合唱团,携手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马勒d小调第三交响曲,堪称首都文艺舞台上的又一盛事。

  1907年,前往芬兰赫尔辛基执棒音乐会的马勒与作曲家西贝柳斯进行过一次音乐史上极为著名的对话,两位同样擅长创作交响曲的音乐家分享了对这一体裁的见解。西贝柳斯认为交响曲的核心魅力在于通过凝练的结构展现音乐内在深刻而严密的逻辑,马勒则认为交响曲必须包罗万象,囊括整个世界,甚至是全宇宙的声音。后者从第一部交响曲开始便将丰富的情感、多元的面向、绚烂的色彩置于创作的优先等级,在第二交响曲“复活”中更以壮美合唱实现了对“贝九”最完美的呼应。与此同时他还将舒伯特确立的艺术歌曲传统、李斯特开辟的交响诗纪元、瓦格纳与布鲁克纳对和声方式和管弦乐规模的拓展完美兼容,毫不夸张地说,而立之年的马勒已将过去一百年德奥音乐传统的精华融于己身。

  在第三交响曲中,马勒在象征希腊神话中牧神苏醒与酒神狂欢的首乐章“夏日来了”之后,分别以“草原上的花朵、森林中的动物、深夜、晨钟、爱”这五个意象作为第二至第六乐章的标题(这些标题在乐谱最终出版前被删掉),为抽象的音乐赋予了空间切换、时光流转、写景向抒情升华过渡的清晰脉络。除了在第四乐章以低音区女声独唱呈现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对深夜的诗意描绘,及第五乐章用童声合唱生动模拟钟声敲击外,这部交响巨制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的片段来自第三乐章中段,马勒将19世纪欧洲邮递员常用的“邮号”安置在舞台的侧幕或观众席后,营造出悠远梦幻的超然效果。

  指挥家吕绍嘉曾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过多次为乐迷津津乐道的合作,不但奉献过众多浪漫主义晚期的交响杰作,更在2017年成功执棒了瓦格纳歌剧经典《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作为指挥家的马勒对这部歌剧同样痴迷,歌剧中的大量元素都能在他的交响曲中找到印记。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德语歌剧与艺术歌曲领域的成就同样备受业内外认可,此番她与被誉为“合唱国家队”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以及始终作为国内童声合唱标杆的北京爱乐合唱团组成强大的声乐阵容,助力马勒第三交响曲惊艳绽放。

  一场音乐会,一部作品,一次对“宇宙之声”的畅想与遨游,不该被乐迷错过。(高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