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金 涛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千里江山图》到《向延安》,近年来,红色一直是申城舞台创作的厚重底色。在这座“光荣之城”的文化基因中一直不乏致敬、回望和凝视:致敬的是英雄,回望的是年代,凝视的是人性。
海派谍战话剧《向延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探索了谍战类型剧从文学到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沿袭了海派话剧素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它为“红色文化如何当代表达”这个城市的文化命题提供了一些最新的诠释。
《向延安》中饰演汉奸老唐的李传缨,这样表述自己对塑造这个角色的理解:“我希望观众先给我贴上一个标签,然后慢慢地撕掉。”这其实也是红色题材戏剧的标签,这个标签即是难度。红色题材作品创新不易,因其固有的“高、大、上”程式。“高”指题材的门槛,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还得小心翼翼地搭桥;“大”指主题的演绎,革命史诗和市井传奇之间需要游刃有余地穿梭;“上”指舞台的风格,文本形象和舞台意象之间应该金蝉脱壳地出新。大部分红色题材作品都有比较好的文本基础,从文学到戏剧,对红色素材的二度创作绝非“图片+音乐+朗诵”式的僵硬搬运,亦非如“光明与黑暗”般“红与黑”式的机械图解。红色需要沉淀,无论演绎主题、塑造人物还是调度舞台,均是对红色的提纯。而近3小时长度的《向延安》,让观众看到了标签被一一撕下的努力。
红色题材,不缺主义,缺的是情感和温度。上海屋檐下看透时代风云,万家灯火中诉尽儿女情长。《向延安》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与表达,导演李伯男采取的依旧是传统视角,即“家国同构”的双线叙事策略。战火纷飞中的开场,即是一场家祭。向家屋檐下,云集了大革命时代的各路旗帜和政治光谱,兄妹四人的背景人设色彩斑斓。大姐是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姐夫是国民党中统特务,大哥是深藏不露的地下党,二哥是76号汪伪行动队长,小弟是面临种种选择的“普通人”厨子。所有的戏剧冲突,在家事、国事和天下事的纠缠中,始终饱含着张力,推动情节进向高潮。
一个家庭,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家国叙事,在红色题材创作中是一个反复被探索的重要命题。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排的上一部红色大戏《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杨、瞿两家命运的更迭,表现了在国共大决战背景下血肉亲情、革命理想及纯洁爱情的冲突纠葛。红色题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一大特色,但家国叙事如果仅仅停留在“牺牲”“奋斗”“奉献”等概念,会流于表面、单一和空泛。话剧《向延安》中的向家儿女,尽管不乏“夫妻反目”和“兄弟阋墙”的阶级斗争,却无刀光剑影的善恶分明,但见血雨腥风中的温情脉脉。维系家族的血脉传承如草蛇灰线,和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主线暗自呼应,角色呈现复杂的多义性。从家庭角度来看,向家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投身汪伪、为虎作伥的二哥向金水,也有为保护家人而委曲求全的一面;国民党中统特务姐夫国良,面对妻子奔赴延安,他没有抛弃家庭,展现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即便是二哥遗孀凤仙,这位出身卑微的风尘女子,亦有为爱情和家庭忠贞不渝的大义之举。红色题材作品题材越是硬核,处理越需“软着陆”,在角色塑造上,不简单“抹红”,更不刻意“黑化”,赋予角色性格、血肉和灵魂是关键。
英雄,无问名字,只需要时间。《向延安》导演阐述全剧的主题是关乎信仰。放在红色题材戏剧的经典语境中,这一点并不出新。而令笔者感触至深的主题却是:无言。
这是一群即将奔赴延安的上海无线电学校的进步学生,原以为所谓的“谍战”肯定是围绕摩斯密码的争夺,但是,随即展开的黎明与暗夜的较量和电波毫无关系,却是关于一名厨师的半世人生。而讴歌平民英雄、探讨人生价值、叩问信仰根基,正是当下风行的一种叙事。
革命者化身厨师、裁缝和司机等,是近年来谍战大戏的普遍策略,这也反映出红色题材创作中英雄观的变化。今日的谍战英雄,早已告别了上天入地的特工形象,他们隐于凡尘,归于市井,甚至轻若尘埃,平凡琐碎得几乎被人们忽略。《向延安》塑造的革命者向金喜,就是这样一个舞台上的另类英雄:永不述说。没有惊天伟业,潜伏始终;半世被污为汉奸,沉默无言;一生向往延安,从未涉足。正是因为这种“永隔一江水”的戏剧情境,《向延安》中比“信仰”主题更为动人的其实是“牺牲”。所谓“牺牲”,不是带着信仰赴死,而是舍弃一切地去活。隐入烟尘,是隐蔽战线斗争中最残酷的职业信条。一个优秀特工重要的使命是不为人知,一旦被知道了名字,也就意味着终结。向金喜让人想起当年蜚声海上的左翼作家关露。她是红色特工,还是汉奸文人?关露至死也没有辩护。正如后人所言,辞海对“忠诚”二字的定义是“真心诚意,无二心”。这短短七个字,在隐蔽斗争中往往要用一生名誉和全部生命来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谍战类型作品真正致敬的英雄都是无名的。《向延安》剧名的英文翻译The Unknown Heroes,恰是无名英雄,这是全剧深藏的锚。
电视剧《觉醒年代》诠释了“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与信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芭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描摹了“浪漫”,这是海派文化的开放、江南文化的古典和红色文化理想信念的结合……这些作品之所以赢得当下观众的共鸣,是因为它们拨动了时代之弦。
一次次地对信仰与忠诚这些终极价值反复打捞,一回回地对延安的遥望和凝眸,也是为了从中找到今天我们的精神坐标。(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