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英国鬼才编舞如何颠覆莎翁经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看英国鬼才编舞如何颠覆莎翁经典

来源:文汇报2024-06-13 10:04

  作者:宣晶

  大胆、颠覆、前卫、锋利……昨晚,英国鬼才编舞马修·伯恩的最新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亮相上海文化广场,带来了莎翁经典的最前沿演绎。舞剧开创性地将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维罗纳管教院”,打造极具当代感的年轻爱情范本,时尚先锋的舞台审美耳目一新,新奇生动的舞蹈演绎动人心魄。

  马修·伯恩曾以“男版天鹅湖”“哥特版睡美人”“二战版灰姑娘”等作品为上海观众熟知,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塑造了与传统叙事截然不同的剧情架构。“我曾多次带着作品来到上海,在这里有最可爱的观众群体。上海观众对这部作品充满兴趣和热情,这是对创作者真正的赞美。正是这份好奇心让这段缘分延续,让一切相遇变为可能。”马修·伯恩说。

马修·伯恩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颠覆传统,为舞蹈注入全新动力

  作为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现象级艺术家,马修·伯恩与其团队的创作、改编和颠覆,赋予芭蕾艺术澎湃的生命力。2014年,马修·伯恩芭蕾舞剧男版《天鹅湖》首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3场,一度风靡申城。2016年、2018年,这位英国编舞又携《睡美人》《灰姑娘》而来;2019年,男版《天鹅湖》再度回归。“男版《天鹅湖》的上演如横空出世一般,让上海观众大呼惊奇。其后,马修·伯恩的每一部舞剧作品都延续了这个模式——颠覆传统故事、沿袭经典音乐、凸显当代审美与心理价值。他为世界舞蹈界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

  时隔五年,马修·伯恩把享誉全球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送到申城,延续了极具爆发力的叙事风格和复杂流畅的编舞风格,将耳熟能详的“罗朱”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诠释经典的另一种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望而却步,因为这部作品已有歌剧、电影、舞台剧等各种形式的演绎。尽管莎士比亚时代的语言已离我们远去,但‘罗朱’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舞蹈创作由非语言叙事来承载,这让我有勇气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马修·伯恩希冀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很不一样,这是我试图给观众们提供的全新体验。你可以期待舞团带来的惊喜,因为它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抓住你、触动你。”

  青春洋溢,探索当代年轻人亲密关系

  马修·伯恩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设定在“维罗纳管教院”里,“问题少年”们被迫接受规范化教育——象征禁锢的铁网围拢着舞台,古板的建筑有两扇大门,分别隔离了男生和女生,禁止他们亲密接触。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相遇后坠入爱河,却受到学校管理人员的压制,他们只能在暗中约会……这部作品中不再有蒙太古家和凯普莱特家之间的世仇,取而代之的是青年与权威之间的对立争斗。“与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充满激情,它讲述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故事,能够与年轻人产生共情——对此我深感自豪。”马修·伯恩说,虽然将中世纪故事带到了近未来,但年轻人激情爱恋和悲剧结尾的内核并没有改变。

  马修·伯恩将现代舞蹈和古典芭蕾巧妙融合,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优雅柔美。舞剧音乐基于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为芭蕾舞剧所作的经典配乐,充满激情与浪漫色彩,契合剧中角色的情感挣扎。“这真是美妙的芭蕾舞曲!他为作品中最悲情的时刻谱写了最优美的旋律,这与可怕的视觉冲击形成鲜明对比。”马修·伯恩直言,比起莎士比亚的文本,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对自己的创作更为重要,“我必须完全抛弃原版芭蕾舞剧的固有思维,认真聆听音乐并将其作为脚本,从中找寻全新的元素和突破性的解读。”(宣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天雄鹰》:军旅剧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 《“520”的变奏曲》:“现实”面具的荒凉底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