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什么重编新出《白石老人自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为什么重编新出《白石老人自述》

来源:北京晚报2024-06-15 10:28

  作者:杨良志

  今年是齐白石(1864年—1957年)诞辰160周年。要读齐白石,《白石老人自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读本之一。往回检点,这本书实在是已出了不少版本了。

  1961年9月,香港的上海书局辑《齐白石诗文篆刻集》出版,这其中的主体部分,即经过香港《大公报》记者、编辑陈凡“整理”过的《白石老人自述》。

  1962年10月,北京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了《白石老人自传》(注意他们把“自述”改为“自传”,也有可能书名是集白石自己的字,一时间“传”比“述”字更易找),责任编辑即白石先生弟子、画家卢光照。

  1986年12月,《白石老人自述》被著名出版家钟叔河纳入湖南的“凤凰丛书”,由长沙的岳麓书社出版。

  1996年10月,白石老人家乡的湖南美术出版社郑重推出《齐白石全集》,大八开,铜版纸彩印,精装套盒10巨卷,其10《诗文卷》中收入了《白石老人自传》(注意这里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自传”一词)。这套“全集”本,装帧极致,可用皇宫中的“金砖”喻之,定价亦高,一般读者不敢问津。

  2000年7月,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了封面黑底白字尤为打眼、正文又铜版纸多彩印插图“豪华”的《白石老人自述》,几年中市场上风头无两。

  2010年1月,北京的三联书店出版小开本精装的《白石老人自述》,携带轻便,定价又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2014年10月,广西美术出版社推出由齐白石研究“首席”单位北京画院主编的《白石老人自述》,堪为山东画报版的“升级版”,开本更大,彩图更多,足以吸人眼球。

  2015年1月,北京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出了本绿色封皮的《余语往事——齐白石自述》,署名为“齐白石著”。

  当然,《白石老人自述》还会有其他版本,但作为这部书的研究者,我搜集各版本,审读其异同,实在地说已是把握大概、知晓长短了。现在应该回答的是:已经有这许多版本了,为什么还要再出新的版本呢?这难道不是造成更“淤”了吗?

  弥补了“断尾巴”之憾

  如若翻上述任何一本书,尾巴上“民国三十七年(戊子一九四八)我八十八岁”这一年段最后一句是:“……望九之年,哪有许多精神?只得叹一口气,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了。”

  这就结尾了?老人不是活到九十多岁、1957年才去世的吗?

  ——还真没辙,为齐白石口述作笔录的张次溪,他当年确实只记到1948年,因为时势的大变和他个人的遭际,他没有把这件事记到底,所以1961年香港出版时就是这么个“断尾巴蜻蜓”的状态。

  我们大众一般都不喜欢“有头无尾”,拿老北京话来说“全须全尾(音yǐng)”才可人。也不是没有办法补全:1962年,还是这位张次溪,曾赶写了本《齐白石的一生》,仍是编年体依前后顺下来——这次一直写到老人归天了。

  只不过《自述》是白石老人第一人称“我”,《一生》换成了第三人称“他”,但年月的路迹总的无甚差池。好吧,这本新编则把《一生》“1949年—1957年”那几年移过来,对白石一生有个较“全乎”的介绍。这大体满足了我们“求全责备”的心理。

  填上了肆意删减之痛

  首先要向大家陈述一个无奈的现实:

  1961年香港出的《自述》,操刀者(责任编辑)是《大公报》记者陈凡,他按照报人的习惯,曾是在张次溪的原记录稿上“大动刀斧”的。《大公报》他们在留传《自述》上有功,然而一切遵从版面的需要的轻忽也造成《自述》伤痕累累。我曾经做过一次大致的统计,香港的《自述》本,删节掉张次溪记录稿四十几个段落(再加上二三十句话),合起来是七八千字。要知道人美版的《白石老人自传》版权页上标明的总字数是“74000”,这里“滥砍乱伐”的竟有十分之一!而在占多数的出书版本上,各家仍是“沿用”1961年的香港本;1962年的人美本当初只印“3720”本,大时代的湍流急浪早已把它拍在沙底了,也即说,后来再出的各家没搞清还有个另一本在。

  通行的本子上被删“四十几个段落”?读来还是缺乏实感,举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民国二十二年(癸酉一九三三)我七十一岁”这一年段,前边一段说八卷本《白石诗草》出版事,约200字,最后一句为“收的诗比较多”,老人接着有一段自抒胸臆:

  我题词说:“诽誉百年谁晓得,黄泥堆上草萧萧。”我的诗,写我心里头想说的话,本不求工,更无意学唐学宋,骂我的人固然很多,夸我的人却也不少。从来毁誉是非,并时难下定论……

  这是对自己诗作的评价,后面还有一大段话说的是为自己写传记的事,总起来约近300字,都是很“肯节儿”很关键的字句,删掉了这些,既少了与齐老人的心意相交,又抹掉他生平中的重要情节。

  一段犹嫌不够,再比如“民国三十四年(乙酉一九四五)我八十五岁”这一年段,老人在引了自己一首律诗尾句“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之后,紧接评论道:

  我和一般的人,一样的看法,以为太平的日子,已经到来,谁知并不是真正的太平年月啊!

  这是他对时局的一种冷静的分判,如是删去了,人们还以为1945年之后真的是“太平看到眼中来”了呢!

  读者当然是愿意,也应该能够看到书的全貌的,被删节的几十段现在怎可能一一列示,大家只能到新出版本中阅得了。

  排版更“眉清目秀”

  齐老人这本《自述》,是按年段的流水顺叙下来的。此前各种版本,一律把标示年段的“民国系年”“干支系年”“公元系年”以及传主岁数这些元素,混同于(或者说“埋”在)一般性的陈述之中,消减了它们的提挈、醒豁作用。这次新本统一将这些以独占行、黑体字单独排出,这无疑给大家提供了阅读与查找上的便利。

  老人《自述》,从他十来岁起至结尾的八十八岁止,不断地参入自己的诗作的(七绝为多,少量散句),张次溪在《一生》和《回忆》中也多次引用白石诗,新编本收入齐诗就有118首。这一是体现了老人家自许“诗第一”情怀,二是丰富了全书表达上的跌宕,三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接触近代格律诗的体验。原出的各种本子,把这些单独呈现的诗作混在正文中排,或提出来另行排……各行其是,有的一本书中也前边这样后边那样没一章法。重出的新本,完整呈现的一首诗(不是“一句诗”)一律上下空行、换为仿体地整齐排出。有读者回告:“嗯,这样子诗是诗,文是文,读起来眼睛也舒服,还是眉清目秀好!”

  保留了“次溪按”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写东西时往往会加一点“注释”或者“按语”——为的是表达得更清楚,把相关事务交代得更明白。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口述,就遇到有必要加入“次溪按”的情形。比如说“民国九年(庚申一九二〇)我五十八岁”这一年段,白石说:“……直到你来石灯庵,我们才会了面。年月过得好快,一晃已是几十年哪!”这句话后,张次溪加了说明性的按语:“那年初夏,我随先君同到石灯庵去的,时年十二岁。”按语与白石口述正文采用通常的宋体字相区别,前后加括弧,以楷体字排出。读者诸公过眼时,字体的变换就已明示了其表述角度的不同,增强了阅读的流利,对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有助益。“民国三十一年(壬午一九四二)我八十二岁”那一年,张次溪陪白石老人去趟陶然亭,谈妥了预购“生圹”(人活着时为死后买下墓穴)事宜,张次溪插入这样一则按语:“老人当时写的委托书说:‘百年后埋骨于此,虑家人不能遵,以此为证。’我曾请徐石雪丈宗浩,画过一幅《陶然亭白石觅圹图》,名流题词甚多,留作纪念。”这是白石社会交往的重要记载,还有相关他活动的名人名画的记录。在《自述》全册中翻检,可得“次溪按”12条;可是,原来已出的版本中,漏掉“次溪按”者有之,登载“次溪按”却随意砍掉他一些话者亦有之。

  规规矩矩地保留着次溪先生为这册记录所加按语的读本,遇到也不容易哪!(杨良志)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