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宗智
近几年,“赶集热”再次回潮。纪录片《赶集故事会》的制作团队精准捕捉这一热点,将镜头对准六个省市的农村大集,以沉浸式探访的方式,讲述百态人生。
当镜头对准集市
近年来,“赶集”逐渐成为网络热词,年轻人扎堆拥向农村大集也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逛乡村大集,完胜“City Walk”,对大集的讨论已超越了对美食、民俗的简单好奇,成为年轻人的“周末休闲新思路”。在互联网电商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集市不但没有式微,反而逆势而行,牢牢锁住了年轻人的眼球和脚步。
农村大集的“复兴”引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同样吸引了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总导演王圣志。偶然间,他读到了著名批评家陈培浩所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对新的时代环境下人类情感和生存模式的思考,让王圣志联想到赶集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创作赶集题材纪录片的想法,而成片《赶集故事会》也成为拍摄周期最短的以“集市”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
《赶集故事会》本季涵盖山东临沂费县、陕西西安焦岱、海南万宁兴隆、辽宁沈阳造化、云南普洱澜沧、四川自贡牛佛六个大集。王圣志表示,节目在集市的选择上只有一个标准:野生。野生大集市,并非小商品交易市场,也并非菜市场,没有进货出货的标准化流程,更没有对瓜果蔬菜整体划一的上架门槛。
通过节目的镜头,观众可以看到集市上的众生百态。比如专卖“歪瓜”的摊主崔敬余、漂洋过海寻找东方食材的“海外飞仙”雷哥、拖鞋都能卖出花儿的陈大哥、和命运拔河的盐焗鸡王哥……一个个档口,从早到晚热气腾腾,那热气里散发着独有的“地气”:山东费县大集,自然“野蛮生长”;陕西焦岱大集是“碳水天堂”;海南兴隆大集,尽享“水果自由”;沈阳造化大集,一片“蘸酱世界”;云南澜沧大集,集萃“异域美味”;四川牛佛大集,满满“古镇风情”。王圣志表示:“集市是一摊一摊罗列着,一摊的故事正在发生,另一摊的故事正在结束,所有的故事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发生,没有完整因果的情节故事、贯彻头尾的人物关系,瞬间就是一切。”
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导演王圣志说,“很多人认为在集市里就应该发生一些温暖的、有烟火气的、岁月静好的故事,因为这个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空间,就决定了这些故事可能发生,但不好意思,在我们的镜头下就是发生了一些既美好又残酷的故事。”《赶集故事会》将镜头聚焦于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群,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嬉笑怒骂,就像片子的英文名“Market’s Legends”那样,它呈现的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个个小传奇,为了生存而坚持,顶着无奈去奋斗。
费县大集上,“羊汤姐”刘泽玉一个人操持着摊位上的所有事情,三点左右起床,杀三四头羊,卖八九百碗羊汤,手上遍布老茧和缝痕,但她并不抱怨;“金枪鱼大叔”胡加国在父亲去世后接下了摊位和生意,从年轻时就开始卖鱼,“我只想卖我的鱼,不想让人高看,我就是个卖鱼的”;“拐杖老李”李学员的前半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小时候帮人做饭、收庄稼,长大了干装卸工,“你看我像个艺术家吗?你把我高看了”;水果摊摊主曾声媚表示自己当年没去参加《快乐女声》是害怕家庭矛盾,“你一投入家庭了,你喜欢的事情啊都得放下了”,抹去眼泪之后,曾声媚对镜头露出了明媚的笑容。
除了真实生活图景的集合,《赶集故事会》还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自由蓬勃的“野生”力量。集市上的物品,大多是农民自家种的,逃离了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也没有经历过千挑万选的层层筛选,保留了天然的“姿色”:它们不那么规整,和“千篇一律”“标准美”往往唱着反调。笔直的青瓜在这里不笔直了,身形各种妖娆;圆滚滚的土豆也不满足于只用一个球体表达自己了,大球连小球做“萌鸭”“米老鼠”状,也是常有的事;茄子、萝卜、西红柿等也都放飞了自己,在地里任性生长,又被它们的主人带到了集市上。正如弹幕所评论的“被赛博赶集治愈了”,“非标准化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温情奇观、趣味,也在不断感染着屏幕前的观众。
网红景观的争议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红直播”也构成了农村大集上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在《赶集故事会》第一集评论区,不少观众对于片中出现的网红进行了讨论,有人质疑“为什么拍赶集变成了拍网红”,也有人认为“这些网红又何尝不是一种真实”。
其实,互联网时代的赶集,无法回避的就是网红人物。网红的入镜,本身是对故事更全面的交代,附加的是一种真实的底色。对于真实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短视频上赶集的流量确实令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费县大集上的捣鱼刺摊老板小胖便是其中之一。围绕在小胖身边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媒体达人和粉丝。这些拍客的短视频大多聚焦于他夸张的外表、标志性的花棉袄,但没有人叫得出他的名字——田超。小胖在车中睡觉时被弟弟叫醒的画面,是导演组捕捉到的意外之喜。在高度适配的《浮夸》歌词中,《赶集故事会》揭开了生活的真相:小胖只想改善自己和母亲的生活,不因农村家庭的出身被人看不起,但“散场后落幕后,谁关心你想什么,谁在乎你做什么”。
在目前播出的三集中,还可以看到集市自媒体达人耿荣沛、逛吃大集的小吴同学、在异乡找故乡的自媒体达人雷哥等博主的出现。王圣志认为,短视频或者碎片化并不可怕,“短视频不意味着浅阅读,它并不必然地引起所有注意力的涣散。我刻意地模仿现在所有人的拍片方式,用破碎化对抗破碎化,用破碎化成全破碎化。要给短视频加入精神向度的东西,加入生命之思考,它有可能变成一种‘文化胶囊’。”(刘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