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装探案剧从历史化到去历史化到再历史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古装探案剧从历史化到去历史化到再历史化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7-28 08:27

  作者:曾于里

  古装志怪探案单元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下文简称《唐朝诡事录2》)正在热播中。2022年的《唐朝诡事录》凭借紧张刺激的悬疑元素,收获大批粉丝和不错的口碑。《唐朝诡事录2》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延续志怪探案的内核,进一步挖掘唐朝社会的多元面貌,再次将观众带入那个神秘莫测的大唐盛世。

  《唐朝诡事录》第一二季的成功,让它有望成为继包青天、狄仁杰和宋慈之后又一个经典的古装探案IP,也将国内的古装探案剧推向一个新的热潮。

  从早期的《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和《神探狄仁杰》系列(一、二、三部),到2020年前后“探案+”的多元化尝试,再到近两年的马伯庸IP剧、《繁城之下》以及《唐朝诡事录》系列,古装探案剧经历了一个“历史化”—“去历史化”—“再历史化”的过程。“再历史化”阶段,历史背景不是架空的,或者仅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所,而是让历史本身成为故事的一部分,通过案件来探讨和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和人性问题。这是古装探案剧较之于当代犯罪悬疑剧的独特魅力。

  巅峰开局

  古装探案剧三大经典

  古装探案剧通常围绕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案件展开;主角是神探、捕快、大理寺少卿、提刑官或锦衣卫,他们具备超越常人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既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也要应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构成一幕幕精彩的智斗戏码;古装探案剧在揭示案件真相的同时,也是对古代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度探索和艺术展现。

  自从电视媒介在国内普及之后,古装探案剧就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早在1975年,台湾地区的华视就推出了电视剧《包青天》(由仪铭饰演包青天),1986年大陆的太原电视台也推出以狄仁杰为原型的《狄仁杰断案传奇》。只是,这两部剧的影响力都比较有限。直到1993年,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播出后,在台湾、香港和大陆都掀起收视热潮,也让古装探案剧正式成为一种显性的电视剧类型。

  2000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播出,夺得当年的收视冠军。如果说《包青天》还带有一丝公案小说的特征,那么《少年包青天》不仅将偶像元素融入古装探案,更是进一步放大探案属性,让观众充分享受到推理探案的智识乐趣——剧集对于一些命案的大尺度呈现也成为很多观众的“童年阴影”。

  2004年《神探狄仁杰》播出,故事背景挪到唐朝,主要讲述狄仁杰、李元芳和曾泰等人的探案故事。《神探狄仁杰》系列(2004、2006、2008)依然凸显出推理断案的核心属性,并且将命案的发生与当时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深化了古装探案剧的主题意蕴。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主人公中,除了包拯、狄仁杰以外,另外一个最常见的主人公是宋慈。宋慈是南宋时期的法医学家,他撰写的《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2005年播出的《大宋提刑官》讲述的就是宋慈的探案故事。宋慈以科学实证的精神推理断案,也是古装探案剧成熟的标志。

  《少年包青天》系列、《神探狄仁杰》系列、《大宋提刑官》,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堪称“古装探案剧三大经典”。

  借势重启

  历史背景成了舞台布景

  古装探案剧迅速登上巅峰之后,就进入沉寂期——转折点是2004年。由于2000年前后,荧屏上涉案剧占据主流,很多涉案剧尺度大、内容血腥、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引起电视剧主管部门的重视。2004年《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下发,涉案题材的电视剧退出黄金档,古装探案剧也未能幸免。

  2005年之后,虽然断断续续推出的一些古装探案剧继续拿包青天、狄仁杰、宋慈等IP做文章,但因为创作环境的变化、优秀编剧的离开、创作阵容的换血、播出平台影响力的变弱等原因,鲜有口碑出众的古装探案剧。反而是电影领域,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影片《通天帝国》(2010年)、《神都龙王》(2013年)、《四大天王》(2018年)等作品,保留古装探案类型的颜面。

  视频网站崛起,精品网剧时代的到来,让古装探案剧借势重启、大放异彩。跟此前相比,2020年之后的古装探案剧有两个鲜明特点:一个是“去历史化”,历史背景常常仅作为舞台布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古典的氛围,或者提供一个不同于现代的、充满未知与奇遇的环境。这种情况下,历史的真实性和细节往往被简化或忽略,以便于更加自由地构建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缺点是,牺牲历史的真实性,也失去了经由探案抵达历史反思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特征是,类型融合。剧作往往在古装探案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年轻观众感兴趣的类型元素。可以是古装探案+少年热血,比如《大宋少年志》《大宋少年志2》;可以是古装探案+女性向(女性成长或甜宠恋爱),比如《御赐小仵作》《大唐女法医》《少女大人》《两世欢》;可以是古装探案+帅气双男主,比如《成化十四年》《君子盟》;可以是古装探案+武侠,比如《侠探简不知》《莲花楼》……

  不过从马伯庸IP剧——包括凸显大唐风采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融合谍战的《风起陇西》、以明朝赋税为案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到高口碑之作《繁城之下》以及《唐朝诡事录》系列,古装探案剧有“再历史化”的倾向。它们接续早期古装探案剧的优良传统,案件的解决过程不仅是侦探与罪犯之间的智力较量,也揭示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和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冲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古装新变

  探案为表,人性为里

  虽然古代并不具备当代一些先进的刑侦工具和技术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推理断案只能依托于常识和经验。事实上,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司法文献著作和案例汇编的分析,也有法医学著作。比如《洗冤集录》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已经凸显出浓厚的科学实证精神。

  古典的古装探案剧均强调“技术勘验”的重要性,哪怕当时技术手段有限,古人也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很多充满智慧的技术经验。比如《大宋提刑官》中,就经由案例厘清了生前溺死与死后推尸入水的差异,左手持刀杀人和右手持刀杀人的区分,被火烧死与被杀害后伪装成火烧的不同。情节严谨、逻辑在线,法医推理的过程基本上能够符合科学常识。

  《唐朝诡事录2》第二个单元《仵作之死》运用的“白梅饼验尸”,《洗冤集录》也有记载。“以白梅捣烂,摊在欲见处,再拥罨看。犹未全见,再以白梅取肉,加葱、椒、盐、糟一处研,拍作饼子,火上煨令极热,烙损处,下先用纸衬之,即见其损”。白梅饼中的酸性成分可能与皮肤组织或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使得原本不可见的伤痕变得可见;热力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这种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令伤痕痕迹更加明显。

  技术勘验以外,古装探案还讲“以理推寻”。这里的“理”包括物理、事理、情理、辞理。物理就是一些科学知识,事理就是逻辑推断,情理则考虑到“人之常情”,辞理部分就是通过当事人的口供发现漏洞。比如《仵作之死》中,苏无名经由几个人的口供存在的明显矛盾寻求突破口。

  古装探案剧中不同的单元故事牵涉不同的命案,探案手法略有差异,但命案又都有一个共同点:命案背后是对人性的观察与省思。

  就像《繁城之下》的台词所说,这个世界上极善或极恶之人都是绝少数,大多数人是善与恶并存:一个好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一个坏人或许也有人性的闪光点。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存在一个复杂的边界地带,只是在某些诱因之下,导致人性的天平发生倾斜。

  比如《大宋提刑官》的“银库失窃案”,主导者竟然是“清官”袁捷。袁捷与宋慈是同科进士,他家境清贫,只是一个通判,生活依然很简朴。虽然袁捷勤于政务,在百姓中口碑很好,但他没有关系也无靠山,一直无法晋升。反观同在嘉州担任知府的范方,仗着是国舅爷,贪赃枉法,仗势欺人。长期的压抑与不平,让袁捷的内心发生扭曲,为了扳倒范方,他不惜杀害挚友,盗取库银,嫁祸他人。

  《唐朝诡事录》的《鼍神》单元中,曾三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但他因出身寒门且长相丑陋背有罗锅,被官员排挤鄙视,只能在宁湖当一个小官。他心怀怨恨,便利用鼍神的信仰和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建立鼍神社,以报复那些凭借门荫入仕的官员。这也是一个好人变坏的悲剧。

  一些好人变坏,总是以环境为借口,但《唐朝诡事录2》的《仵作之死》则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是不会戕害无辜的人来为自己辩解的。

  仵作独孤羊虽然地位低微,但极有担当和职业素养。他坚守仵作行业,制作泥俑以防御盗墓贼,体现他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他因误杀他人、触犯仵作不杀人的行训而陷入精神崩溃,最终选择自杀。独孤羊和春条之间的夫妻情深、志业相传,也让人感受到了职业的崇高以及人性的美好。

  环境虽能影响人,但决定人最终行为选择的,还是内心的信念与价值观。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照亮了人性的光辉之路。

  价值要义

  打破幻想,历史省思

  40年前的《包青天》,除了探案以外,更多彰显的是公众的“包青天情结”。这是一种很传统,也有深厚民间基础的“清官”想象。在古代的人治社会中,老百姓希望能够出现一个爱民如子、为民请命、为官清廉、秉公办事、不畏强权、除恶务尽的大清官。《包青天》满足了这一幻想。“包青天情结”背后是一种政治的天真,就像剧中的包青天,每每遇到难关,总会有八贤王和王丞相这样位高权重的支持者,“仁君”宋仁宗最终也站在包青天这一边。

  但从三大经典古装探案剧开始,天真的“包青天情结”被打破了。虽然三部剧中的少年包青天、狄仁杰和宋慈,也都是“清官”的化身,但他们面对的官场生态却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围绕皇权的政治斗争往往直接影响案件的进展和结果,深刻地揭示权力斗争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比如《神探狄仁杰》,很多案件追溯到底,关乎的是武则天时代的权力斗争。著名的《蓝衫记》中,狄仁杰对几起命案抽丝剥茧,最终关涉的是武则天为代表的皇权,李显为代表的太子党,李规为代表的复唐势力的斗争。狄仁杰被裹挟其中,步履薄冰、步步惊心。

  《唐朝诡事录》系列中,唐诡小分队的探案背后,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是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持续斗法。第一季《人面花》一案中,太平公主为测试下属的忠心,并借机筛选去除不忠或欲投靠太子之人,故意宣称自己也在使用人面花,并制造出自己命不久矣的假象。最后发现,幕后黑手并非忠于太平公主,而是为了自己的复国大计苦心经营多年,意图借此机会除掉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

  《唐朝诡事录2》第一案《降魔变》中,幕后主使冯寒再一次利用公主与太子间的矛盾,精心策划一系列案件,旨在制造混乱,削弱皇权,为自己篡位铺平道路。

  《大宋提刑官》对于历史省思则抵达更深远处。剧集经由吴淼水、刁光斗等经典反派的塑造,对宋慈的政治理想进行无情的嘲弄。吴淼水如此振振有词:“这世道只要有你宋慈,就会有我吴淼水。”“别说一个宋慈,就是十个八个,也休想把这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当举世混浊、当官官相护形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利益共同体,势单力薄的宋慈无力回天。

  在这些古装探案剧的历史情境中,是否多几个“清官”,或者拥有一个“明君”,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那些沉重的叹息声就会消散?《大宋提刑官》之所以拿到迄今古装探案剧的最高口碑,就在于它打破了这一幻想,真正深入到封建体制之弊。

  在大结局时,宋慈从刁光斗那里获取整整八大箱的罪证,里头是关于本朝诸多重臣的累累劣迹。宋慈顶住巨大的压力,呈给皇帝。本以为皇帝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却不料皇帝听着宋慈控诉诸多重臣的罪证时,不停地打呵欠,最后打发了宋慈。不一会儿,皇宫就失火了。皇帝淡然地走出告诉宋慈和诸多在外等候的重臣,八大箱子罪证不慎被烧毁。宋慈痛彻心扉、欲哭无泪,而大臣们狂喜不已,大呼“皇上圣明”。原来,皇帝根本就不想彻查。对于他而言,皇权的稳固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容忍重臣们的贪腐,只要他们忠心耿耿、维护稳定即可。

  宋慈彻底心死,他选择辞官,在父亲坟前嗟叹,“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仍是无济于事的……”《大宋提刑官》由此实现对封建人治社会的深刻批判:如果没有形成约束皇权的机制,再厉害的探案技巧也换不来长久的河清海晏。

  《唐朝诡事录》系列,一方面通过服化道的精心精致,营造出大唐气象;另一方面,它也经由种种奇案冤案,以及权力斗争阴影的无处不在,揭开了盛唐的另一面:盛唐的辉煌并未惠及所有阶层,社会底层的民众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而统治阶级的奢侈和腐败最终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历史总是复杂多面的,我们应当全面审视一个时代的全貌,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兴衰更替的深层原因。这也是时下古装探案剧“再历史化”的意义所在。(曾于里)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