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编越剧《风梅图》:画骨凝正气,梅品鉴真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新编越剧《风梅图》:画骨凝正气,梅品鉴真心

来源:文艺报2024-08-06 10:13

  作者:罗 松

  近几年,以扬州画派画家生平为蓝本的戏曲作品常见于舞台。其中尤以郑燮(郑板桥)和李方膺的相关剧作最具代表性。二人不仅在书画领域独树一帜,且皆有从政经历,这给了戏剧创作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吕剧《梅骨丹心》,围绕李方膺在山东乐安县任县令的经历做文章,新编越剧《风梅图》(颜全毅编剧、展敏导演)则如续集一般,讲述了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的前因后果,把李方膺与友人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经历搬上舞台,是一出借古喻今的反腐题材越剧新作。

  该剧独特之处在于巧妙地将李方膺的“戏魂”与“画骨”、“人品”与“梅品”相互映照,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历史画卷。该剧表现了李方膺任职山东兰山县令期间心系百姓、刚正不阿的生动事迹,以及他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精神品质,同时将主人公的绘画艺术与其为官之道交织在一起,使观众深刻感受到李方膺高洁傲岸、廉洁自守的人格魅力。

  该剧之于越剧传统而言既有突破,又有传承,颇具匠心。越剧向来长于言情,而该剧则突破了这一定式,写的是新任兰山县令的李方膺和山东总督师爷沈玉林之间因画结缘后逐步深入的友情。两位男性是剧作的主角。

  作为一个讼案题材的剧,主创却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官场权谋对决以及官员查案的细节上,甚至全剧最大反派总督也并无实质戏份。一方面李方膺本人为官耿介,不屑也不会官场的那套虚与委蛇;另一方面,身为画家的他艺术气质才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因此,剧作浓墨重彩地安排了三场“论画”场景。三场戏逐层递进,有力推动了情节发展。开场的品画斗梅,李方膺在众人千呼万唤中姗姗来迟,吊足观众胃口。他虽不认可沈玉林的画艺,却在品评时留有余地,让其成功拿到赏金。第二次评画是李方膺因兰山冤案急于找沈玉林进言面见总督,沈玉林知此事难成,故意提出画梅作为延宕。二人边画边论,借梅述怀,一是为己明志,二是互相试探,案情一事巧妙嵌入了论艺之中。两人关系也从尴尬寒暄变为推心置腹,虽不欢而散,彼此关系却更近了一步。第三次是李方膺入狱,沈玉林探监。此次论画二人惺惺相惜,默契十足。李方膺以梅自况,以死明志,更坚定了沈玉林甘愿自我牺牲去告御状的大胆决定。这次的《丹梅图》终于令二人释怀大笑,“画论”的大戏也从最初的语不投机走向了彼此的深切理解和称许。

  该剧延续了越剧长于抒情、娓娓道来的艺术传统,营造了多个动人的抒情场面。如众乡亲连夜送别即将入狱的李方膺这场戏。史载李方膺因反对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被罢官入狱。当地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监狱探视。狱吏不许见,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剧中以越剧常见的送别戏方式,艺术地呈现了官民间惜别难舍的深情场面。既有歌舞的群场戏打底,又有秦老太和他的对手戏点染,人物情绪也从沉郁悲情逐渐引向明朗热烈。高潮部分是李方膺的两段唱,再次彰显了他来兰山不忘初心、敢作敢当的潇洒心态,其言语朴实真挚,颇有豪侠气度。沈玉林则从客观评论的旁观者变为感同身受的当事人,与张倩儿一起感受到充沛的情感洗礼,把这场戏饱含的情感再度升华。

  写出人物的成长性是人物形象能塑造成功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正面人物而言,避免单一性和扁平化非常关键。该剧两位主要角色都有着各自清晰的成长轨迹。

  李方膺作为全剧核心,其成长有两条线索:一是为官,一是作画。这两条线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为官清正,敢于直言犯上、为民请命是李方膺的行为准则。然而仅凭单纯的爱民之心并不能处理好实际问题,思虑不周、缺乏政治经验是其任兰山县令后最大的问题。虽然李方膺认真倾听乡民详述,决定为民做主,却把澄清事实的希望全部押注在总督能秉公执法上,当他急于面见总督遇挫,回来面对的却是上访代表兼重要证人郑老三的惨死。未能有效保护郑老三,使得他在百姓心中建立起的信任感瞬间崩塌,而他果断选择认秦老太为母,并誓言继续上告,这些举动证明他已完成了从官员视角到百姓视角的重大转变。入狱则让他完成了二次蜕变。在想清楚生死问题后,他从容出现在扬州街头,以画家身份调侃当年做官的往事,和曾经的自己和解。从其作画的态度亦能看出他内心变化。刚出场时他只愿评论,拒绝下笔,拘谨且不自信。在找沈玉林帮忙时他被迫作画,心思全在案子上。入狱后他爽快答应沈玉林的要求欣然作画,心境已转向豁达。多年后他竟能在街头卖画,还分享画作与众人,俨然已是一位练达平和的艺术家。显然,这是他经历残酷的官场修行后卸下心理包袱,选择拥抱艺术和平民身份的表现。至此,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艺术家形象就完成了。

  与李方膺不同,沈玉林只是一名小吏。二人本来只有一面之缘,兰山弊案于沈玉林也并无直接牵涉。在官场,李方膺高扬理想正义的大旗,做事张扬却失之于急躁;而沈玉林低调务实,两人之间如水火难相容。但正是李方膺身上的炽烈和真挚唤起了沈玉林的良知,让他从敬畏到理解进而认同,最终成为又一个飞蛾扑火、敢想敢为的人。沈玉林用巨大的牺牲完成了一个小人物到英雄的大转变,其成长性更为鲜明,他表面的隐忍与内心的倔强构成了这一人物性格的内在张力,戏剧性颇强。

  作为一出辫子戏,该剧有名有姓的角色除张倩儿和秦老太外全是男性,而演绎这部戏的南通艺术剧院却是女子越剧团。整台戏行当齐整,演出团队年轻而富有活力,充分展现了当今越剧舞台新一代的青春风采。李方膺由范派小生范晓萍饰演,她曾在《仁医寸心》《董小宛与冒辟疆》两部新编古装戏中有过出色的表现。范派唱腔刚健淳朴,拖腔丰富多变,咬字清晰坚毅,发音宽厚深沉,可塑性极强。范派宗师范瑞娟塑造的文天祥、韩世忠这样的正直官员形象深入人心,此次范晓萍化用所学,在剧中有多段表现李方膺坚毅果敢、壮怀激越的情感戏,将人物的刚毅性格表现出来。如面对抱着儿子灵牌绝望欲死的秦老太,她的一段唱腔处理得很有变化。先是初闻噩耗的惊愕难以置信,之后从轻声怀疑转向字字锥心的自我抱怨,满心愤懑越唱越快。而后看着老人痛苦的身形,其唱腔又转为哀怨凄婉。此时,人物心中有悔有愧,复杂无奈的情感在短短6个字“心懊悔,却不甘”的叹息中尽数吐露。从表演上讲,初登场时人物的仪态意气风发、英气逼人,还有些恃才傲物,是个光彩照人的青年。而至尾声,人物历尽沧桑,已然是成熟持重又带洒脱的中年人了。一前一后,对比鲜明。

  该剧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对“戏魂与画骨”“人品与梅品”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精准的诠释。其舞美设计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和色彩为基础,淡雅水墨画作为背景,辅以梅花元素的点缀,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视觉空间。音乐方面,该剧吸纳了扬州小调和山东沂蒙小调,深刻呼应了剧中清官李方膺“人心民意是根底”的价值观。竹笛和长笛的独奏以清雅、悠扬的旋律作为人物情感宣泄的背景音乐,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梅品”与“人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全剧在舞美、道具、服装、音乐等各方面的意象化设计下,共同营造了一种“物我两忘,是花亦是人”的深邃艺术境界,不仅是对李方膺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的生动呈现,更是一部集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中国戏剧》主编、编审)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