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玉玲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近日首演的舞剧《雷雨》,基于当下社会现实与文化语境进行了新的艺术尝试——着力挖掘、探索经典作品的当代性,以此向曹禺先生《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献礼。
经典的当代形象塑造 “侍萍视角”与群像戏
当代性强调“我们时代性”,即我们生来所属这个时代的独特性。舞剧《雷雨》淡化了传统叙事结构,经由“侍萍视角”对经典《雷雨》展开了一场具有“我们时代性”的重新审视。
作为剧中的核心人物,侍萍的形象塑造至关重要。在饰演者山翀的理解中,侍萍不只是一个受尽苦难、被命运裹挟的母亲,更是一个封建社会压迫下挣扎求生的女性,怀有对家庭、爱情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舞剧结尾,侍萍独自走向舞台深处,缓缓转身,深情回望,与舞剧开头侍萍于众生混乱跌倒中坚强爬起、继而伫立凝望,首尾呼应。这一视角,带动观众从探索侍萍的内心世界走进“我们”的心灵深处,链接起“我们时代性”,产生共情与沉思。
当然,从“侍萍视角”出发,并非要弱化剧中其他人物,相反,该剧“放弃了围绕单一主角搭建全剧结构的常规呈现方式”,发挥出总编导赵小刚在群像塑造方面的功力。“形象对位”的选角法,是赵小刚让剧中人物鲜活起来的秘诀。这里的“形象对位”并非指演员与角色在外形上的对位,而是演员身体特质与角色性格状态的对位。例如,山翀饰演鲁侍萍、沈徐斌饰演周朴园、徐立昂饰演鲁贵的安排,都是超乎演员自身对位期待与认知的,他们与张傲月、孙秋月、吴嘉雯、朱飞、章哲一起,以高超稔熟的肢体技术、从容洗练的动作质感、富有戏剧张力的艺术刻画,将《雷雨》中各色人物形象以某种特定的性格状态立于舞台之上。
经典的当代意情表达 身体、空间、色彩叙事与传情
当代性是“主体向着历史生成建构起来的”,指向各个时代的“当前共存性”的一种关系。在舞剧《雷雨》中,舞者的身体是联通经典与当下的桥梁,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生成器,传递着超越时空限制与语言障碍的关于“意”与“情”的信息。例如,沈徐斌刻画周朴园冷酷、专横、虚伪的“大老爷”做派,均来自沉稳威严、重心下降的微坐蹲起范儿,而独舞段落霸气外露的连续旋转盘绕,则传递出周朴园在周家大厦将倾时内心的不甘与挣扎。
除了身体,舞台空间中的每个设计元素——从布景到光影、从道具到舞者的动态变化,也都是叙事与传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剧《雷雨》正是通过舞台装置的运用、动态光影的设计与舞者的站位移动,创造出一个随剧情发展而变化的流动叙事空间,使人物情感的动态发展可视化。例如,剧中人物在倒卧并朝向舞台深处延伸的“回字形”巨型楼梯内外行走舞动,隐喻了角色的生存与心理状态;跷跷板的起伏以及不同人物组合坐在上面,对角色摇摇欲坠的命运产生隐喻;变幻的绿色网格灯光将舞台空间切割成小方块,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光影效果,一如众角色忐忑的心情……
此外,舞台色彩包括布景、光影与服饰色彩等,将难以用身体语言表达的“意”与“情”诉诸视觉,从而与观众审美产生某种心理上的关联,成为舞剧叙事与传情的推手。例如,八个角色的服饰,开场用“雷雨蓝”隐喻悲剧的发生,之后的“专属色”既有性格、关系的明示,又有心理、命运的暗示,终场则以“裸粉色”隐喻各色人物的“回归本真”;男群舞者或粉或黑的服饰色彩,也是剧中角色的心理投射与外化。
经典的当代哲学思考 希腊神话与东方审美
当代性重视“生命存在性”,它是不同时代的我们用生命构筑的“共同的永恒特性”。舞剧《雷雨》延续了赵小刚“形象—情感—概念”三步走创作模式,到“概念”部分,设置了一个特殊人物——伊卡洛斯,将观众带入对生命的哲思。舞剧开端,剧中人物混沌起舞时,伊卡洛斯独自于迷宫般幽深的“回字形”楼梯廊道起舞;每当剧中人物情感与命运发生巨大转变时,伊卡洛斯就会悄然出现;舞剧结束,伊卡洛斯重回楼梯廊道之上,俯视周公馆雷雨夜的矛盾激化、毁灭以至归于平静。以伊卡洛斯进行中西文化的对位与对话,这一设置概念新颖,但似有浅表化之不足,或可在探索希腊神话于西方当代文化语境中的隐喻拓展方面进一步思考。
当然,舞剧《雷雨》在借用西方哲学促进中国当代舞剧关于“生命存在性”问题思考的同时,也积极以克制、诗性的审美创造回应深具东方审美的舞剧品相建构。不同于原著的“悲悯”色彩基调,该剧在音乐和舞蹈设计上“相对中性、情绪克制”,如鲁侍萍来到周公馆遇见昔日情人周朴园,展开了一段独属中年人的爱情舞段。纵然他们内心似惊涛骇浪,但随着沉静悠远的古琴曲响起,两人以古典舞语汇与现代舞技法浑然相融的舞动,让身体保持了一种克制、安静的质感,有柔情、有相思、有怨恨、有遗憾,这些世俗情绪向内堆叠起来,“最终通向《雷雨》中人物命运碰撞乃至失衡的临界点”。
应该说,正是赵小刚“以舞带戏”的诗性当代编创理念——通过剧中人物与群演身体的穿插、对位、呼应等手法来延续、累积各种情绪,用动作的质感和节奏来暗示、引导观众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以生命和事象间的深度交感,将一场惊天动地的“雷雨”转化为对芸芸众生的生命关怀。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