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惊悚片何以获得观众青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惊悚片何以获得观众青睐

来源:齐鲁晚报2024-08-20 10:37

  作者:刘宗智

  经典回归

  “茫茫宇宙,你的尖叫没人听到”——尽管已经过去了45年,但这句源自《异形》的台词仍能轻易唤起人们心中潜藏的恐惧。作为该系列的开山之作,《异形》由知名电影人雷德利·斯科特执导,1979年5月上映后风靡一时,捧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总票房突破1亿美元,此后相继推出多部续集。

  “异形”系列新作《异形:夺命舰》上周末上映,故事发生在《异形》和《异形2》之间,扩充了全系列的故事线索。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影片上映首周末票房已经突破两亿元。其亮眼的表现,再次证明了惊悚片的商业价值,也让这一电影类型重回观众视野。

  最新亮相的《异形:夺命舰》由费德·阿尔瓦雷兹执导,“元老”雷德利·斯科特担任制片人。影片时间线设定在1979年第一部《异形》与1986年的续集《异形2》之间,围绕一群年轻而勇敢的太空探险队员展开,讲述他们为逃离外星采矿殖民地的沉闷生活,在冒险探索一座废弃的太空站时,意外遭遇宇宙中最可怕的生命体异形。狭窄幽暗、危机四伏的空间站中,大逃杀的序幕已经被无情拉开,人类再次成为异形生物捕猎的目标。在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威胁的笼罩之下,太空探险队员们能否在每一次心跳的瞬间,察觉到未知生物潜伏的丝丝寒意?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中,他们将直面怎样的信任挑战和道德挣扎?当一个又一个同伴被残忍吞噬,求救无门的他们究竟能否在这场太空杀戮中寻得一线生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北美定级为R级,引进海报上也有“建议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看”的提示,足可见其尺度之大、口味之重。

  8月16日,《异形:夺命舰》在北美和中国同步上映。相关数据显示,《异形:夺命舰》16日首映后即取代《爱情,到此为止》成为新的北美单日票房冠军,并以约4150万美元首映周末票房登上最新一期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榜首。加上北美以外市场,该片总票房现约1.08亿美元。该片中国票房也已轻松突破两亿元,打破中国影史恐怖片单日票房、过去五年恐怖片累计票房等多项纪录。影片在国内外相关评分网站均获得高分好评,有影迷称,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纯正的‘异形’电影,继承了该系列的精髓”。

  异形衍变

  《异形》与《异形:契约》《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同为雷德利·斯科特所创作。作为“异形”之父,他为该系列赋予了诡异的寄生繁衍模式和冷血的狩猎者形象,使之从众多的银幕怪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科幻影迷们心目中不灭的经典恐怖符号。1979年推出的《异形》与2017年推出的《异形:契约》,在内容深度上具有一致性,后者不仅在内容诠释方面与前者遥相呼应,还将深空恐惧、幽闭空间、身体恐怖等再次呈现,更主要的是继承和延续着其深刻思考,维持了该系列电影一贯的创作深度及创作水准。

  1986年推出的《异形2》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其视角下的“异形”较前者相比更注重剧情性,影片整体的剧情调大于恐怖调,促使该电影洋溢着拯救、歼灭的英雄主义风。与《异形》《异形2》相比,1991年推出的《异形3》彰显出明显的文艺气息,这与导演大卫·芬奇的加入密切相关,其发挥着交叉剪辑的个人创作特色,弱化异形生物的同时赋予影片更多文艺色彩,至此完成了该系列电影由恐怖化到剧情化、文艺化的改变。《异形:契约》的创作,昭示着恐怖化的回归,殖民飞船、UI界面、全息图、宇航服等细节真实可信地呈现出未来工业的设计感,加上动态捕捉技术的合理应用,呈现出的恐惧感更让观众感同身受。

  与同类型的其他作品相比,“异形”系列带来的恐惧感更为原始和纯粹。“怪物”的设定融合了艺术、宗教、惊悚等多种元素的诡异外貌,其凶残冷血的繁衍和存在模式,更在表达宇宙的冷漠、时空的混沌。除了外星“异形”,《异形》系列电影另外一个独特的元素是其太空“飞船”。与《铁血战士》的丛林、《侏罗纪公园》的公园或《星球大战》的太空不同,《异形》系列故事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行驶于宇宙中的“飞船”之内。这种密闭性的、充满未知感和神秘感的场景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衬托了影片空灵孤寂与阴森冰冷的恐怖氛围。

  “异形”系列将诡异的太空环境、幽闭的飞船空间、恐怖的“异形”怪物和惊悚的阴谋悬念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迎合了观众对于惊悚、科幻、悬疑、刺激等方面的观影需求,也影响了后来诸多科幻恐怖片的风格,并催生出一系列模仿之作。

  惊悚制造

  科幻惊悚片既有科幻片的想象元素,又兼具惊悚片的恐怖风格,不仅能够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调动其想象力,因此在好莱坞的类型片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少影片常常会通过制造视觉奇观来使观众产生恐怖情绪。如“感官剥夺类”惊悚片《寂静岭》,通过“表世界”和“里世界”两种与现实世界距离不一样的视觉场景的制造,在视觉上升级了观众的恐惧感。《寂静之地》在展现惊悚时,多使用浸入式的互动效应增强观众与电影的身体联系,消除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使观众从观影行为转变成体验行为。

  在《异形》系列的开山之作,即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中,船员被命令改变航线去追查IV426原始星球上的船员变为化石的真相,此时观众就能够预期到“诺史莫”号上的七名船员将陷入险境,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危险会是什么,其中会有多少人也会步变为化石者的后尘。而随着叙事的展开,观众知道了当地的异形会吸附人的面部,会喷吐一种可怕的强腐蚀酸液,还会将人的身体作为宿主,在人的体内生长,最后再杀死宿主,此时观众感受到的便是恐惧。在雷普莉发现公司阴谋之后孤立无援,意识到人比异形本身更可怕时,也令观众产生强烈的惊恐感。科幻惊悚片正是通过叙事、视听等,为观众提供这样一种情绪体验,观众将自我意识投射于主人公身上,仿佛也置身于主人公的险境之中。(刘宗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