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历史题材创作应避免“有史无神”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历史题材创作应避免“有史无神”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8-29 09:26

  作者:孙丛丛

  以时代审美反映历史本质、展现历史精神,找到古今之间人性的贯通之处,无疑是“让历史照进现实”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代舞台创作中,历史题材剧目不仅数量丰富,也在不断创新表达空间、延展创作理念,为“历史照进现实”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和价值探索。

  从较早的京剧《澶渊之盟》、黔剧《奢香夫人》,到新时期以来的话剧《商鞅》、京剧《曹操与杨修》、晋剧《傅山进京》、昆剧《司马相如》,再到京剧《纳土归宋》、秦腔《昭君行》等,历史题材创作赓续传承、屡有佳绩。戏剧舞台热衷于历史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素材,为其创作打下了深厚根基;另一方面,官修正史、笔记词赋、野史传奇等留下了各不相同的文字记载,创作者从历史的多元面貌中找寻相似点或不同处,总结规律、汲取教训、体察得失、感悟悲欢,让许多历史话题走进现实、照鉴未来。

  在历史题材创作中,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如何回望过去、烛照当下,历来备受关注,也是需要相关领域的文艺工作者潜心研究的课题。

  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在《历史·史剧·现实》一文中提出:“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即剧作家不用像做历史研究那样时时处处追求历史的真实,可以对既成的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从而发挥艺术想象力,挖掘内心、刻画人物。只要真实地把握和表现了历史精神,“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他创作的五幕历史话剧《屈原》,就融入“宫廷诬陷”“雷电独白”“婵娟误饮毒酒”等虚构情节,赋予了屈原历史与时代所期望的理想形象,并以风、雷、电象征其独特气质和伟大抱负,实现了史、剧、诗的高度结合。

  随着时代发展,一批剧作家以扎实的作品不断丰富着历史剧的创作观念,如今,“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成为此类题材创作中的基本共识。即在基本史实和价值判断上,必须保持审慎客观的态度,而对于推动剧情发展的其他层面,不妨丰富创造、大胆取舍。比如,在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曹操“夜梦杀人”及孔闻岱之死、倩娘之死等情节都源于虚构,但全剧对个人命运及人性的探讨透射出深刻的哲理性,呈现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再如,京剧《成败萧何》依托萧何追韩信荐韩信、追韩信杀韩信的历史往事展开剧情,并着墨于描摹韩信的悲剧性格,在一些重要情节安排上,有意凸显主人公的侠肝义胆、率性而为,与其英雄末路的凄凉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发人深思。可见,史家重在“史”“实”,剧作家写“人”写“心”,若将历史剧等同于教科书,在史实细节上锱铢必较,忽视人物个性心理、行为逻辑与历史进程的关联,则难以跳出对旧有故事的刻板搬录,容易落入“有事无人、有史无神”的窠臼。

  在厘清创作观念的同时,历史题材作品的开掘亦须立足当代视角、坚持科学方法。它终归要以服务现实观众为旨归,这就要求创作者在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的实践中,做到以史为鉴、观照现实,让观众从中得到经验和启迪。以时代审美反映历史本质、展现历史精神,找到古今之间人性的贯通之处,无疑是“让历史照进现实”的一条有效途径。以京剧《纳土归宋》为例,该剧选取了一段颇具启示意义的史实,讲述了五代十国末期吴越王钱俶的一次崇高割舍。全剧通过虚实相生的戏曲美学,展现钱俶从权衡利害、助宋保国到犹豫不决、去留不定,再到问计祖庙、决心献国的复杂心理变化。尤其在“辞庙”一场,当钱俶面对百官、百姓劝阻及祖宗牌位,越是“不决”愈加放大了他在历史抉择中的人性光辉,也实现了该剧从历史抒怀到审美体验的一次跃升。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面前,钱俶“纳土归宋”折射的是个人、家国对于文明绵延、和平大义的深沉值守,其情感力量与精神价值穿越古今、直指人心。当下,越来越多的剧作家注重找寻历史素材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传达对人性的深刻关切,表达隽永的美学追求,以现代性探索为历史剧创作发展洞开空间,使人们在精神共鸣中有所思考。

  另外,让历史照进现实,也要在艺术呈现上敢于创新尝试,寻求与当代观众契合的表现形式。历史剧不光有严肃面孔,还有浪漫主义的激扬高歌、心理式的意识流呈现、谐谑幽默的喜剧化表达,只要弘扬正向的精神内涵、传递积极的情感力量,都值得创作者努力尝试。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写“心”却不用心,用光怪陆离的手法展现历史事件、历史话题的现象,若随心所欲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娱乐化、庸俗化解读,容易陷入哗众取宠的历史虚无主义,也会带来艺术上“失真”“失语”,终将与创作初衷、观众期待背道而驰。(孙丛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