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凡人歌》:直面生活痛感与未来指向,不求治愈但予启迪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凡人歌》:直面生活痛感与未来指向,不求治愈但予启迪

来源:海南日报2024-09-09 09:06

  作者:曾庆江

  近日,热播电视剧《凡人歌》使得20世纪90年代李宗盛创作的歌曲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并产生强烈共鸣:“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凡人歌》聚焦生活于北京的三对夫妻、情侣,直面他们的职场和生活痛感,很能让大众产生共情。但是,琐碎的生活和残酷的职场,并不只是一地鸡毛,而是引导人们思考未来的指向在哪里。

  谁在黑夜里哭泣

  《凡人歌》聚焦于小人物,属于典型的微观叙事,其中既有残酷的职场奋斗,也有琐碎的家居生活,很有生活质感。

  在剧集开篇,三对夫妻或者情侣各有安排:那伟和沈琳两口子住着大洋房,儿女双全,一个是公司高管,拿着高薪开着豪车,另一个是五年的全职家庭主妇,雍容华贵低调闲适,属于典型的成功家庭。沈磊和谢美蓝从大一就开始恋爱,最终修成正果,一个是名牌大学研究生在体制内工作,而且有令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另一个则在投资公司工作,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那隽和李晓悦是一对分分合合的恋人,一个是名牌本硕毕业拿着百万年薪的大厂程序员,一个则是二本毕业及时行乐而性格开朗的北漂女孩。但是,生活如此开始,却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结局。

  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改变。那伟和沈琳两口子作为北漂成功人士,前一刻还自得于“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后一刻则遭遇双双失业而再就业困难重重,陷入吃老本的窘境。表面上岁月静好的沈磊和谢美蓝夫妇在家里老人病重欠下巨额医疗费去世之后,生活也陡转直下,最终两口子只能以离婚而告终,沈磊更是在心理崩塌之后逃避到终南山隐居。百万年薪的大厂程序员那隽在高强度工作中患上惊恐症,但是为了保住工作而拼命掩饰,这和“没心没肺”及时行乐的女友李晓悦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价值冲突,最终两人只能是渐行渐远。

  人物命运的极速变化,让人不胜唏嘘。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只看到别人生活的表面,有谁听到他们在黑夜里哭泣?在光环的外表背后,有多少眼泪和酸楚?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其实我们并不孤单

  在《凡人歌》中,既有五味杂陈的生活感悟,又有挫折面前的负重前行;既有走投无路时的自我崩溃,也有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适,这些很能让当下的都市青年男女产生强烈的共情。其实,我们并不孤单。你以为艰难,其实别人可能比你更艰难,你以为一无所有,没想到别人更是一地鸡毛。在生活面前,谁是幸运儿,谁又是倒霉蛋?两者之间可能就是一夜之间,一念之间。谁又能逃脱命运的摆布,或者完全具有抗拒风险的能力?我们彼此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伟、沈琳两口子,初始羡煞了多少北漂族,但很短时间内,二胎嗷嗷待哺,房贷压力倍增,这种陡转直下的命运,像一双看不到的巨手,将人物直接推向最残酷的境地。在经历月嫂、小公司等多种回归职场的碰壁之后,沈琳最终选择摆摊卖卤货实现再就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那伟也积极奔波在创业的道路上。全家甚至从市中心搬到了偏远的郊区,以赚取房租差价。但是,这种陡转的命运,更让两口子领会到生活的本质,最终是相互扶持前行。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下降了,但是却让彼此的心里不再孤单,而是更加温暖。

  沈磊、谢美蓝两口子岁月静好的生活在压力和诱惑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假如是我们,又将如此自处?是果断放弃推倒重来,还是身心崩溃选择逃避?或许我们并不认同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结局,但是这会让我们更能领会生活的本质。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面前,我们需要学会妥协学会调适,更需要体现相应的智慧。

  那隽和李晓悦之间之所以渐行渐远,固然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却也彰显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对生活索取越多时,势必意味着我们的付出越多,甚至是身心的超负荷运转,究竟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你为了得到安全感,源源不断地制造不安全感。其实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看了这句话,你那孤单的心,是否不再那么孤单?

  未来终究要负重前行

  《凡人歌》表明,所谓的完美夫妇、神仙眷侣或许只能存在童话之中,“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未来,我们终究要负重前行。《凡人歌》尽管直面现实的残酷,却不悲观。我们从剧中还是可以捕捉到未来的指向。

  在《凡人歌》中,最能够让大众感悟的还是那伟和沈琳两口子。那伟十几年兢兢业业,极度忠诚于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最终还是免不了失业。沈琳工作经验和能力都可圈可点,可还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职场挑选,40岁的二孩妈妈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真的很难!但是,在压力面前,除了动动嘴什么也不会的那伟的工作室还是开张了,在沈琳眼中的卤货手艺原本只是满足家人们的大快朵颐,原来也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生活很残酷,也很现实,只要你认真打理,就一定不会无路可去。沈琳那两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堂兄弟,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却也能在北京拥有不错的生活。生活真的没有欺骗任何人,只要负重前行,终究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作为一部剧集,《凡人歌》实在是有些残酷,它把人们并不想正视的现实,毫不掩饰地摆在大众面前。但《凡人歌》又很温情,因为它向人们传达了一个很普通的理念,即命运始终应当掌握在自己手中。《凡人歌》并不寻求治愈,却能给人启迪:只要努力,生活就不会那么糟糕。公式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原标题:《凡人歌》直面生活痛感与未来指向 不求治愈 但予启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李玥阳:看《素食者》中的多视角叙述

  • 高 翔:大众文化场域中古典神话的当代演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