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思洁 邹竞一
周原膴膴,青铜熠熠。宝鸡,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自汉代以来,因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何尊、逨盘、逨盉、秦公镈……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件件雄奇宝器,以其庄重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周秦文化的源远流长,承载着“何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火与铜的熔炼,铸就了青铜文明的灿烂辉煌;精美奇特的国宝重器,闪烁着先人的智慧之光。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物证,更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走近青铜器,感受镌刻在吉金之上的家国之梦,聆听回荡在古老大地上的文明回响……
溯源:刻在“心底”的何以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厅内,“镇院之宝”何尊静立,接受着参观者惊艳的目光。
驻足凝视——何尊器型上口圆下底方,通体装饰有四条透雕扉棱,腹部装饰有兽面纹,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颇有腾跃欲食的动感,传递出青铜器独特的雄奇狞厉之美。
何尊器形典雅,纹饰华丽,不仅是当之无愧的青铜艺术精品,更以其历史价值著称于世。何尊内刻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3000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何尊器底,深埋于地下;3000多年后的今天,埋葬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它命名,“中国”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
拨开尘封的厚土,何尊的问世曾历经曲折。
1963年,何尊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1965年,何尊被宝鸡博物馆征集入藏。而直到10多年后,世人才破解出何尊“何以中国”的密码。
1975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这件青铜器被调往北京展出,在清理掉表层的斑斑锈迹后,人们发现何尊内底10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铸有12行共122字的铭文,何尊身价倍增。
何尊铭文标志着“中国”作为词组首次出现。在当时,“中国”一词是指地理方位,意指中心、中央,此后随着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含义不断演变扩充。
此外,何尊铭文还出现了最早的有心之“德”。甲骨文中的“德”字,左边是道路,右边是眼睛,代表看见了就直着走过去,有“得到”的含义,常常和“伐”字一起使用,代表在战争当中获得奴隶和财富。而何尊铭文中的“德”,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心”字底,具有了道德的含义。
3000多年间,“中国”一词逐渐突破了地理概念,上升为民族与文化认同的高度,达到文化、政治以及心理认知的高度统一。“从‘中国’一词的存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在时空中的延伸与延续,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包容性的生动写照。”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
由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何尊在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永远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之一。
何尊因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青铜器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中国—中亚峰会的元首赠礼……如今,以何尊为代表的青铜器成为诸多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文物在活化利用中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寻迹:流传千载的周风秦韵
青铜器,铜和锡、铅的合金。在约公元前2000年,经过烈火的熔炼,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矿石的属性,由此产生青铜文明,至商周时期达到顶峰。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藏着一件别具艺术魅力的西周青铜器——逨盉。
扁圆形的器身上,一只凤鸟盘踞于盖首,展翅欲飞。盖与器身连接处,一只歪着头的老虎几欲向上攀爬,悠然自得中不失百兽之王的威严。鋬手则是吞云吐雾的龙首,似在空中遨游。一副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跃然眼前,厚重而不失灵巧,庄严而不失生动。
器以藏礼,字以弘文。一件件古老雄奇的青铜器,凝结了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妙想奇思,镌刻于其中的铭文也再现了祭祀训诰、赏赐册命、土地转让、征战戎事、刑事诉讼等方方面面社会图景,浓缩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王朝的兴衰变迁。
约3000年前,古公亶父率领周族族人踏上宝鸡岐山脚下的周原,开发沃野、营建城郭、设官分职,开创“赫赫宗周”。
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杨家村5位村民在村北坡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考古发掘显示,杨家村窖藏共出土青铜器27件,件件有铭文,总字数多达4000多字,考古人员由铭文推断这批青铜器为西周贵族单氏家族的器物。
一次意外发现,为世人追溯西周历史打开了另一扇窗。出土于杨家村窖藏的逨盘,口径53.6厘米,重18.5公斤。盘内铸有铭文372字,不仅记录了单氏家族史,同时也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西周断代史。
“铭文以单氏家族的八代祖先为主线,穿插讲述与其对应的12位周天子。在歌颂文王武王兴周灭商、成王康王开拓疆土、昭王讨伐楚荆、穆王征伐四方等先王功绩的同时,附以单氏家族辅佐周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辉煌历史,勾勒出西周历史的大致轮廓。”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介绍,逨盘铭文是记录周王最多的,印证了《史记·周本纪》中西周诸王世系的真实性,逨盘由此被誉为“中华第一盘”。
无独有偶。1976年出土于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的史墙盘,铸有铭文284字,字迹工整、笔势流畅。铭文记述了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世周王的主要功绩及墙家世五代祖考的生平经历和重要事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文学和艺术价值。
“从逨盘和史墙盘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些世家大族的显赫地位离不开历代传承的优良家风。”翟慧萍说,由此可见周人将家族荣辱与国家兴衰寄于一体的观念,这正是后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
千秋万载,周风秦韵。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秦人从陇山以西迁往宝鸡,随后在此艰苦创业400余年,先后建立4座都城,为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出土了3件秦公镈,除大小各异外,形制、纹饰、铭文完全相同。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重62.5公斤。
根据秦公镈的135字铭文,考古人员推测,器物主人为秦国的第五位国君秦武公。铭文记载了秦襄公赏宅授国,以及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三代世系和业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更是秦武公这位少年君王和世代秦人开拓精神的缩影。
陈列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柜中的金柄铁剑,于1992年出土自宝鸡市益门二号春秋晚期秦人墓葬,纯金剑柄,柳叶形铁质剑身,出土时外有丝织物包裹,剑柄装饰有蟠螭纹和兽面纹,并镶嵌以绿宝石和料珠,装饰华丽却不失锋利。
据介绍,秦式短剑是秦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器物,既广泛汲取了周文化的传统,又较早地吸收了北方草原的文化因素,体现了秦人善于学习、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
“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中,秦人不断吸纳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壮大自身,孕育出开放、坚韧、进取的民族精神,从弱小的外来族群演变到雄踞关中的大一统帝国,形成了特征鲜明的秦文化。”翟慧萍说。
传承:焕发新韵的文明根脉
3000多年前,周人在宝鸡发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乐文明也从这里滥觞。德治天下、任人唯贤、勤廉仁和、俭以养德……回望来路,周代先贤所提倡的优秀品德,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谱系,至今依然铭刻在每一位华夏子孙的骨血中。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连续性的主要内在动因,有礼貌、懂礼节、知礼仪成为无数后人自我约束的准绳。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宝鸡市文物局原局长任周方说,作为周文化的核心,周礼将各种行为规范系统集成为典章制度与道德准则,小到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个人生活,大到刑罚、祭祀、征战等国之大事,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而使国治民安、社会有序。在当时,青铜礼器便承载着藏礼于器、无言之教的社会治理目的。
例如,周人在祭祀、宴飨时,将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组合使用,以此表明身份和地位,即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同时也规定了不同的权利和利益,表达出“礼分权责”的思想。
周朝同样对青铜酒器提出明确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周人虽可饮酒,却不能沉湎于酒。周人总结商王酣酒轻民的亡国教训,在周初就颁布了禁酒令,对贵族饮酒有严格规定。《尚书·酒诰》中记载“饮惟祀,德将无醉”,意思是“只有在祭祀的时候可以饮酒,饮酒要有德,不能醉酒”,要求臣民严于律己,这种警醒克制的饮酒礼,对后世影响深远。
宝鸡文理学院周礼文化传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景红艳表示,周人对廉政有较为完整的制度安排,其中蕴含的忠诚无私、崇德尚勤、廉洁奉公等勤廉思想,对当今党员干部从政、修身、用权、处事、做人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是党员干部“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重要参照。
出土于杨家村窖藏的四十三年逨鼎,还原了一段约2800年前的廉政谈话。其内壁所铸的316字铭文,讲述了周宣王四十三年,逨被提拔为官司历人,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周天子告诫逨要施政谨慎、依法处罚、明辨是非、廉洁从政。这与《周礼》中的“六廉”相互呼应,即以“廉”为冠首,从“廉善、廉能、廉敬、廉法、廉正、廉辨”六方面提出的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这反映了西周从制度上建立起一套选拔、管理、监督、考核官员的完整体系。
同时,四十三年逨鼎的铭文中还提到,王说若逨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王也要承担察人不善、用人不当的责任,相当于今天要求的压实主体责任。
文脉绵长,贯通古今。如今,宝鸡市不断挖掘青铜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历史文脉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2023年,宝鸡市纪委与市文物局等部门联动,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举行“器·鉴——宝鸡周秦廉政文化展”,让文物开口讲廉政故事,让历史说话助固本培元。
“我们将坚持以文化旅游、研学实践、馆校合作为抓手,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把青铜器所蕴含的伟大智慧展现给更多人,让中华文明可感可知,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宁亚莹说。
博物院里,无言静立的青铜瑰宝,历经数千年洗礼,不改文明印记。在代代保护、阐释、传承中,青铜器所凝结的精神追求,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张思洁 邹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