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润
从春之“游湖”,到夏之“端阳”,从秋之“索夫”,到冬之“断桥”,恢弘华丽的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里,舞台旋转,时光流转,“遵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全新制作京剧《白蛇传》,让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焕然一新,让中国戏曲学院代代相传的“校戏”更具时代光彩,让传统艺术和当代审美实现了“双向奔赴”的舞台呈现。
《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各剧种版本也常演不衰。但此版《白蛇传》将演出地点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就意味着必然要将观众带入一个崭新的观演体验。不少戏迷总会担心不懂戏、不合适的“创新”手段会给戏曲艺术带来破坏和伤害。令人欣慰的是,该剧总导演杨小青和担任艺术顾问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担任艺术总监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担任音乐总监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冬,兼任视觉总监、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的萧丽河、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阿宽等众多顶尖艺术家,充分重视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坚持保留经典唱段和表演,在不破坏京剧艺术本体的前提下,尝试探索用现代视角和科技手段,丰富舞台空间和人物情感表达,将戏曲的写意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蛇传》有很多版本,尤其结尾各有不同。国家大剧院版京剧《白蛇传》,以1952年田汉编剧剧本为蓝本,保留了京剧大师王瑶卿设计的唱腔,以中国戏曲学院经典演出版本为基础,以白素贞与许仙爱情为主线,突出了人性的真善美。音乐方面,在传承经典唱段的同时,对配器、配乐进行了创新,将传统京剧乐队与数字乐队完美结合,使得剧中音乐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充满了动人新意,在衬托角色内心世界同时,也更加激发观众的强烈情感。
国家大剧院的现代化数字科技舞台,也为传统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版《白蛇传》的舞台呈现令人耳目一新,没有多余的布景,只有旋转的舞台与动态的屏幕营造出灵动的空间,给予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丰富变幻,每个场景都似流动的画卷,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又有仙山琼阁的奇幻壮丽,既体现出戏曲美学独有的写意之美,又为演员留出足够的表演空间,同时增强了观众视觉和心理的层次感,使其情感更加投入。
演出从一开场就浪漫唯美,舞台深处,云雾缭绕,似西湖烟雨蒙蒙,又似仙境缥缈无边。轻歌曼舞间,白娘子在小青陪伴下款款“游湖”,眼波流转间尽诉千年情愫;经典的南梆子“离却了峨眉到江南”响起,引发满堂叫好。斜风细雨中,许仙登场,白娘子和许仙在同舟共济的场景、西皮流水的对唱中互生情愫,也以“闪回”的手法展现了许仙曾救助白蛇的前缘往事。“结亲”一场戏,小青和许仙之间的对答诙谐幽默,节奏紧凑,现场笑声不断。端阳佳节的“酒变”,白素贞被劝饮下雄黄酒,显出原形,许仙吓晕,充分利用了舞台假定性和多媒体效果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氛围。
作为一出“唱做并重、文武相济”的大戏,剧中《盗草》和《水斗》两场精彩的武戏紧张刺激,高潮迭起。演员们在舞台上的默契配合与精彩对打,显示出了名角新秀的整体实力。只见刀光剑影,枪花飞舞,水旗招展,跟头翻滚,天上、地下、水中“打”得浑然一体,行云流水;打出手、踢枪、长绸舞等各种绝活真功夫一一展现。尤其是“水漫金山”,光影中波涛汹涌,水雾弥漫,仿佛真有滔天巨浪席卷而来,既保留了京剧传统美学中的写意精神,又极大增强了舞台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以往戏曲演出不太重视灯光效果,但这版《白蛇传》中光影处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白娘子与法海对峙时,明暗对比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剑拔弩张;大段武戏时,光线的变化不仅彰显了精彩打斗场面,还强化了白娘子顽强抗敌的性格和有孕在身的状态,也让观众的情感更加投入。“断桥相会”时,多媒体和灯光效果更是增强了冬日断桥的凄冷氛围,雪花纷飞,寒风凛冽,透露出冷冽刺骨的世事沧桑。最终,在扣人心弦的“小青妹你且慢举龙泉宝剑”的经典唱腔中,断桥依旧,情感复归,白娘子与许仙终于团圆相聚,一切又如春回大地,歌舞升平,感动人心。
此版《白蛇传》在演员阵容方面更是体现了薪火相传。李胜素、李宏图、王艳等名家名角炉火纯青的精湛演技令人喝彩叫好,优秀青年演员褚沣怡、郭铸锋、李艳艳、布尼王茜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们的精彩表演同样令人惊喜。名家新秀同台献艺,共同演绎这场爱情传奇,也为经典之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个演出不仅让广大戏迷回味无穷,更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走进剧场,为之着迷。这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对当代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