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人物成长,铸造英雄群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人物成长,铸造英雄群像

来源:河北日报2024-10-11 09:11

  作者:刘梦涵

  河北参与创拍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受到观众持续关注,据国家电影局10月8日发布数据,该片以8.05亿元票房领跑今年国庆档期。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该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存亡之战——铁原阻击战,通过李家三口的亲情、战友间的友情以及战士们誓死守护防线的家国情,表现了志愿军将士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将叙事焦点锁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2.5万人正面对抗近5万敌人。作为《志愿军》系列影片的第二部,影片并未直接延续第一部埋下的伏笔,而是以倒叙开篇,将时间回拨至1950年夏,解放战争结束不久,父亲李默尹、儿子李想与女儿李晓一家三口久别重逢。短暂相聚后,李想和李默尹先后奔赴朝鲜战场,留下李晓一人。这样的剧情设定,不仅仅是战争的叙述,更是无数家庭的真实写照。直到李晓也申请奔赴朝鲜战场,李想与李晓在战场上意外重逢,将时间线重新拉回,铁原阻击战随之拉开序幕。

  作为影片的重要叙事线索,李默尹一家的团聚与离别,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影片对李默尹和李晓随身携带的家门钥匙给予了多次特写。钥匙不仅代表着他们对小家的守护,也象征着志愿军将士对祖国安全和人民利益的誓死捍卫。他们是藏锋在鞘的利刃,必要时刻从容亮剑。李想与李晓两位人物的名字本身便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代表理想与希望。李晓送给李想的名为“死不了”的小红花,即便干枯仍散发着“好日子”的味道,在战士们手中依次传递。小红花代表着家乡的温暖和希望,寄托了家人对志愿军将士平安归来的期许,象征着残酷战争中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它也是必胜的信念,是不朽的精神。随着故事发展,李默尹身负重伤“下落不明”,李想战斗至最后一刻壮烈牺牲,李晓如同那朵“死不了”的小红花,代表着战场上女性温柔坚韧的力量。或许名字早已昭示他们的命运,理想的实现不会是一片坦途,但希望就在那里,永远不会消逝。

  影片中的两场大雨堪称“神来之笔”。第一场夜雨打湿泥土泛起腥味,勾起战士们思乡的情绪。那熟悉的味道是故乡温柔的呼唤,更是与敌人厮杀的动力,与“巴山夜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场雨与曹川水库的水同时降临,将战壕变成一片汪洋,成功阻拦了敌军的重装部队。水载着代表爱与希望的小红花漂向远方。远方有战士们眷恋的故乡,有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家人。那颗国内小朋友邮寄来的糖果,寓意着人民对志愿军将士的深切关怀、鼓励与信任。军民鱼水情,命运休戚相关。它在李氏一家内部传递,由父亲李默尹到李想,再到李晓,糖纸最后随着小红花一起漂流,寓意着每一个个体在历史长河中微小而坚定的信仰。

  聚焦人物成长,采用多线叙事。该片在战争的宏大叙事背景下,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强调奔赴“大我”的过程中实现“小我”的成长与蜕变。战士们从最初的胆怯、犹豫到最终的勇敢、坚定,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战斗的主动性上,更在于他们内心的成熟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曾经在松骨峰战斗中因胆怯存活下来的杨传玉,带着自责与懊悔再度回到了战场,向昔日的副连长孙醒坦白了自己从前的怯懦,主动请缨前往曹川水库,在战斗中为掩护战友完成开闸任务而壮烈牺牲。战损记录员杨三弟从一名缺乏作战经验的新兵,成长为成熟稳重、与战友默契配合的老兵。当“巴祖卡”再次出现在眼前时,他克服心理障碍,毫不犹豫拿起火箭筒冲锋向前。松骨峰战斗之后患上战争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的孙醒,在铁原阻击战中找回了自我,有信心和勇气面对过往的惨烈和当前的困境。他们或许有过逃避、怯懦的时刻,但在战争中,他们不断战胜内心的恐惧,成为勇敢、成熟、坚毅的战士。武器专家吴本正从最初痴迷于武器精准度与杀伤力,只相信科学数据的“不食人间烟火”,到了解了志愿军将士的真实作战情况后,变得充满“人情味”。吴本正目睹了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抵近投弹”,找到了“凭什么出兵作战”的答案,明白了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

  此外,影片多处情节前后呼应。李默尹给予在两水洞战役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杨三弟安慰与鼓励,而杨三弟则陪伴了李默尹跌落悬崖前的时光。李想牺牲前仿佛又回到了家中小院,回到了面壁时刻,紧紧盯着墙壁上的那只七星瓢虫。镜头紧跟七星瓢虫,李想面前的墙壁轰然倒塌,让人不禁想起周恩来总理“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折射出志愿军将士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视死如归的勇气。瓢虫在李想的注视下起飞,此时镜头固定在那片颓墙,光线由暗转明,墙外变成了战场与雨过天晴后的阳光,墙边站着的人也由李想变成了军长傅崇碧,军长目之所及的前方,阳光终将冲破战争的阴霾。

  影片在对战争残酷的直观刻画下,选择了回归中国传统的含蓄诗意叙述,来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何以能创造奇迹,通过隐喻的镜头和充满浪漫情怀的情节设计,将个人命运、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真挚情感塑造英雄群像,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不朽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刘梦涵)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