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雷海青》:这部“艺人戏”如何接通当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雷海青》:这部“艺人戏”如何接通当下

来源:文汇报2024-12-01 09:33

  作者:王筱丽

  “持净心如明月皎皎,存正气若天地浩然……”大幕拉开,一袭白衣的雷海青带着琵琶意气风发奔赴长安,殿前一曲勾起李隆基少年豪情,被赐封“梨园探花”,却也自此卷入纷争……11月27日,上海越剧院新编戏《雷海青》登陆天蟾逸夫舞台。不再是越剧擅长的才子佳人题材,《雷海青》着眼于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宫廷乐师、忠肝义胆的雷海青,为剧种的叙事宽度再做探索。

  雷海青并非是一位“出圈”的历史人物,部分观众对其的印象或许是在《长生殿·骂贼》里琵琶击贼的形象。正是《长生殿》对雷海青的描述让编剧杜竹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提笔初期,雷海青闯入了杜竹敏的脑海,“他刚直质朴的性格与越剧小生的风格很接近,用戏曲呈现这个人物和大唐盛世会非常精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雷海青》是一部“梨园人演梨园人”的作品,“在唐代,戏曲还未发展成熟,梨园更多地容纳技艺精湛的音乐与舞蹈艺人”。

  观摩完《雷海青》,文艺评论家胡晓军看到了越剧对新题材的开掘。“戏曲舞台上文人戏众多,但关于艺人操守、艺人气质的故事却很少,《雷海青》让越剧戏迷看到带有士大夫情质和知识分子情怀的艺术家。”《雷海青》走出越剧爱情戏的“舒适区”,转而刻画雷海青和梅妃的师兄妹情以及他和唐玄宗的知音情。

  一把琵琶是雷海青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剧中最重要的道具。为了让表演不违和,大半年前,担纲“雷海青”一角的上海越剧院范派名家王柔桑就开始接触琵琶,并查阅相关资料。台上的四弦折颈琵琶做工也相当考究,品的间隔、轴头的长度和粗细,以及整个弯头的造型,都是按照现今存世的四弦琵琶来放的样。由于剧情里是比较扎实的铁木琵琶,道具组还特地将琵琶处理成紫檀的颜色效果。

  舞台上,一条红色的勾线象征着雷海青生命的迹象、人物的轨迹。“雷海青在历史中记载并不多,需要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理顺人物的情感逻辑。”王柔桑表示。让当代观众与局限在历史情境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是剧组上下的目标。“雷海青在逆行中挺身而出,他的担当精神与不被任何其他元素所控制,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很感动我。在表演要求上,我没有过多干涉,而是给演员一些要求,让其自身去创造,希望达成以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相结合,身形合一的表演观。”《雷海青》导演肖英表示。

  剧中,唐玄宗虽爱惜雷海青的才华,更重其初心,权衡之下,忍痛将其逐出京城。心灰意冷的雷海青回到家乡,却在山海之间得到疗愈。安史之乱的消息传来,雷海青在离乱中重逢梅妃侍女罗衣,惊闻梅妃投井的噩耗,又得知唐玄宗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于是毅然逆行进京,金殿骂贼。朝堂之上,雷海青十指皆断,却以一曲旷世绝唱,唱出了百姓心声,唱出了梨园人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

  “可以看到,编导尽可能地通过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以及人物的情感、追求、抱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胡晓军表示,“雷海青与唐明皇的关系、艺术家的时代境遇、艺术家和人民的关系,都做到了接通时代。”(王筱丽)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鸳鸯楼·惊魂》突破1亿票房,国产恐怖片迎来第二春?

  • 《完美的日子》:专注于“当下”的美与意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