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4-12-09 09:47

  作者:李 楠

  1

  一条大河,怒浪连天、浊波浩浩,今来古往无终极。

  中国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其中三千年的璀璨辉煌就闪耀于大河两岸。她被称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更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母亲河。因为在人类世界尚大都处于蒙昧之时,这片辽远广袤的河域就诞生了灿烂夺目的华夏文明。其博大精深,万邦一统、多元一体;其源远流长,千载不断、奔涌不息。

  她是泱泱中华的民族之根,历史之脉,文化之魂。

  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管,都是黄河的支流。那日夜不绝、激荡天地的和鸣来自于同一种母语。无论身在何处,醒,也听见;梦,也听见。

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

黄河河床雪景 李英杰/摄

  李英杰,这位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摄影家,溯流而上、寻根而往, 15年来三次走完5464公里的黄河全程,完成了这部恢宏壮观、动人心魄的《黄河纪》。近日,“李英杰作品《黄河纪》: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摄影艺术展在郑州美术馆开幕。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他以深沉的艺术之像为轻灵的思想之舟,在现实和隐喻的此岸与彼岸之间,摆渡着自远古而来的乡愁、于近世而起的转折、在当下而兴的感奋。丰富立体的视觉表达和真切洞察的人文观照构成了《黄河纪》的经纬交织,如此全景式、系统性、个人化地对黄河这一具有高度象征性的主题/对象展开诠释的摄影作品,极为少见,也极具意义。这是李英杰继《太极三部曲》之后又一部对中华文明精妙探微的力作,也是他对东方视觉观持续探索的又一硕果。如果说《太极三部曲》是聚焦于抽象的文化符号,以超现实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文明的心灵图像;那么,《黄河纪》则是实践于具体的生民厚土,以田野调查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书写了一部当代民族影像志,刻画了一个民族最为质朴和典型的精神肖像。那是中国和中国人的底色,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

  而中国摄影,必然与此心意相通,声气相投,血脉相连。

  因此,当我们再次回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摄影——而非中国的摄影,究竟为何”时,曾经的启发依然有效:中国摄影,是东方视觉观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实践与探索的成果体现,是以中国特有的艺术语言、特有的艺术精神,塑造、表达与传播中国独特形象的动态影像系统。它并非封闭自足于一国之传统,而是开放兼容于世界之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纪》以一条新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写实与写意的融合交汇,形式与观念的开放创新,表现与表征的交响变奏,原始与现代的参差并存……共同造就了“多元一体”的《黄河纪》。而《黄河纪》的“多元一体”,正对应着以黄河文化为根脉灵魂的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对应着现代中国在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之道的“多元一体”。

  这一浑然天成而严谨自洽的内在逻辑,也揭示了东方视觉观的独特正在于“多元一体”,并对“何为中国摄影”的重要命题做出了更加深刻与自信的回答。

  这样的回答,来之不易。

  2

  黄河文化是在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空间与人文空间所形成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诸要素的合集,最终有机糅合为一个时空交织、人地共鸣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系统,可谓根系繁茂、文化昌盛,积淀了丰富的政治智慧、治理经验和文化动能。

  尤为重要的是,黄河文化是在灾害频发和生态脆弱的自然状况下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文化特征充满了生生不息、多元融合、坚韧不拔的强劲生命力,既有稳定的内核又极富创新变革精神。

  随着南宋迁都,长江流域成为新的中心地带,后来居上。黄河文化渐趋保守僵化,一度黯淡。但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进程以来,一个既继承传统特质又反映当代崭新精神风貌的黄河文化系统正在形成;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国家战略,备受瞩目,黄河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没有上述认知,黄河不过是一道自然风景,其“民族之根,历史之脉,文化之魂”的精髓便无从体现,“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但如果仅有这些理性认知,而无感性体验,依然不足以为黄河作传。其镜头所向,可能入眼,却难入心。

  中国人的修身方式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自是一种体验,而读书亦是一种体验——不仅仅是读浩如烟海的有形之书,更是去读那万里路上藏于大化中的万卷无形之书。

  李英杰拍摄《黄河纪》的过程,正是如此。15年来的三个5464公里,是行了有形的万里路,更是读了无形的万卷书。

  所以《黄河纪》绝对不只是诉诸有形视觉的歌颂与赞叹,更是抒发无形精神的感悟与思索:

  一幅幅照片连延着万里黄河,也构建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肖像,既致广大,亦尽精微;而在这一艰苦而充实的过程中,摄影家也以自身的知行合一完成了艺术人格的升华。

  李英杰生于黄河,长于黄河,且长期在不同的县乡基层工作。这就决定了他对于黄河的体验绝不是短期的、片面的、肤浅的。他不是黄河岸边匆匆而过的外来客,仅凭着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满足于对固化了的形象符号进行简单复制。李英杰是从黄河文化的内部进行开掘,而非自外观察。因此他能理解这片土地上最执拗的脾性,也能与这片土地上最细微的悸动同频。对于李英杰而言,黄河是亲手定格的瞬间,也是倾心相许的永恒——黄河,就是他自身生命的一部分;他为此付出的耿耿心血,甚至不是为了完成一部作品,而是自然而然的非如此不可。

  因此,《黄河纪》没有那些夺人眼球却司空见惯的照片,却有诸多不曾被留意过的平淡细节与悠远场景。这是李英杰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最终《黄河纪》显示了这样一种可能:在审美活动中,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心交给对象,对象将其最本真的深度交给人。由此达成的审美体验,就是西学所述当感知能力被全面发现和激活后的狂喜与陶醉,以及中国哲学传统与古典美学中的至高境界:情景交融,心物合一。

  3

  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体认,《黄河纪》不是单一维度的线性叙事,也没有陷入文化符号的拼凑堆砌,更不是一种视觉奇观的空洞炫示,而是以植根传统的“多元一体”映照当下,又以当下的“多元一体”赓续传统。

  《黄河纪》共分为六章,每一章皆有来历去处,皆有微言深意:

  其一,《黄河道》。以黄河最富代表性的“九曲”河道展现这幅精神肖像最为典型的面貌特征,以大河之百转千回喻示民族精神之百折不挠。空间的波澜壮阔与时间的变迁流转孕育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灵世界——大河之雄奇与大河之母性表里相照,景观与人性融为一体,为整部“黄河交响”开启了序曲。

  其二,《黄河景》。承前之语境,视角向地平线缓缓推进的同时,主题意味也在层层递进:人的活动痕迹逐渐成为画面主体。人,生于黄土,亦归于黄土。而这生命的轮回与风景的变化紧密相嵌。人,改造自然,亦依存自然。处处景语皆情语——文明的肌理就是自然长卷上人类的点染勾描、抹皴挥洒、绘事后素。

  其三,《黄河人》。主角登场了!事实上,一切表达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艺术的终极使命是唤醒或升华人类的本能与天性,是用视觉的语言启迪受众,因而它最终的目的是诉诸人、诉诸人性。

  李英杰显然深谙于此。浓墨重彩的“黄河人”,将对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动态观察和高度提炼的静态环境肖像并置。前者折射着社会学、经济学的运行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多种样态并存的现实表征;后者则隐含着人类学、文化学的范式方法,是中华民族“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谱系心理的直接反映和生动写照。在这些普普通通的“黄河人”身上,个性鲜明与共性传承通过表情、姿态、服饰、背景融合在精准控制的画面之中,在充沛的艺术感染力中完成了民族样本的价值体现。

  其四,《黄河情》 。有人便有情。无论风俗人情、世故人情,“黄河情”内蕴的其实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乐文明。黄河流域的先民祭祀主要是为了在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中预测凶吉、趋时避害,因此黄河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不同,相较“人神关系”,更看重“人际关系”,先天具备世俗化特点。

  因此,李英杰不是浮于表面地拍摄热闹的节庆民俗,而是在社火、祭拜、舞龙、斗羊、垂钓、冬泳、观影等活动中体现中国人特有的丰富而微妙的相处与自处方式。

  其五,《黄河工》。这些“欲与天公试比高”并在建筑上巧夺天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显示着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也显示着这雄心的结果。黄河历史上数次泛滥、干旱、改道,治水成为历代中央政府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既关乎民生,亦关乎政局。李英杰拍摄这些宏伟浩大的工程景观,寄寓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的理解:征服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共生才是真正的智慧。

  其六,《黄河象》。这一终章以李英杰擅长的抽象笔法描绘出龙归大海、化为水天一色的壮美意象,如交响乐之尾声,绕梁不绝、回响千古,言有尽而意无穷,象有形而思无涯。

  《黄河纪》六章,大开大合、首尾相应,以“人”为本,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多元一体”的奥义,同时自身也成为“多元一体”精彩的当代表达。

  4

  最后,让我们回到东方视觉观。

  可以说,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视觉发展史:视觉的可见与不可见形成互文的螺旋,形象与符号的排列组合构成完整的世界,引领着人类的经验与想象,在彼此不断的映照与超越中,成就复调的华彩篇章。

  而今天,因着一位摄影家的赤子之心与艺术之眼,我们借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文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从未来而来的曙光,正照耀在这张古老而又年轻的面庞之上,也照耀着每一位不懈追求者的光荣与梦想。(作者系广东省摄协副主席、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原标题: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由《黄河纪》再谈东方视觉观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