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妞电影”是好莱坞的希望吗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小妞电影”是好莱坞的希望吗

来源:文汇报2024-12-12 10:06

  作者:柳 青

  《海洋奇缘2》在中国的票房低于预期,上映十天票房尚未过亿。《魔法坏女巫》直接“水土不服”,首周末票房仅800万元。但是对当下的好莱坞产业而言,这是两部扭转乾坤的电影。半个月前,几大片厂还在犯愁年度票房数据比疫情前下跌25%,随着《魔法坏女巫》和《海洋奇缘2》接连上映,《魔法坏女巫》飞快地成为影史票房最高的“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电影”,《海洋奇缘2》打破北美地区感恩节假期票房纪录,这两部“小妞电影”是让好莱坞看到希望的“神奇少女”——业内惊叹“圣诞节档期提前到感恩节”,11月底、12月初的感恩节档期票房回到疫情前,比2018年的3.2亿美元还高出1亿美元。本周一公布的金球奖提名新增“票房成就奖”一项,上映仅三周的《魔法坏女巫》和今年好莱坞票房最高的《死侍与金刚狼》《头脑特工队2》共同被提名。

  莫阿娜重新点亮迪士尼城堡

  7月以来,电影行业流传着这个段子:“死侍”是漫威的救世主,也是好莱坞的救世主。《死侍与金刚狼》暑期档上映,首周末票房高达4.38亿美元,这是前所未有的R级影片首映纪录。暑期档结束时,今年好莱坞票房成绩最好的两部电影分别是16亿美元的《头脑特工队2》和14亿美元的《死侍与金刚狼》。《沙丘2》《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功夫熊猫4》和《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则相继以低于预期的市场成绩黯然收场,好莱坞苦苦期待下一部票房10亿+的现象级影片。

  原本的希望寄托于《角斗士2》。业内一度以为同期公映的《角斗士2》和《魔法坏女巫》能复制去年《奥本海默》和《芭比》的“遭遇战”。“芭本海默”的佳话仍然被惦记,“角斗坏女巫”的场面却没有上演。来自评论圈的好口碑只是让《角斗士2》的票房符合预期,远没有在观众中造成类似《奥本海默》的轰动效应,反而是《魔法坏女巫》上映两周全球票房累计3.6亿美元,成为《油脂》后最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电影。《油脂》是1978年的电影,回溯百老汇的改编史,能从常演长红的音乐剧改编成叫座的电影,这样的案例是不多见的。

  真正提振了市场信心的是《海洋奇缘2》,影片的全球首周末票房是3.86亿美元,这是今年仅次于《死侍与金刚狼》的首映票房数据。迪士尼原计划只在线上放映这部续集,影片的音乐词曲和编导班底逊于第一部,歌舞场面和主题曲并不能提供新的记忆点。今年2月,迪士尼依据《海洋奇缘》过去5年的线上放映数据,以放手一搏的心态把《海洋奇缘2》调整为线下公映,市场现实验证,来自南太平洋的少女莫阿娜的观众号召力超乎迪士尼的想象。过去的一年,度过百岁的迪士尼影业承受诸多失望和失败,原创动画《奇异世界》和《星愿》悄无声息,从大IP中衍生的《惊奇队长2》和《光年传奇》乏善可陈,而归来的“莫阿娜”即便不如八年前风光,仍然把黯淡的迪士尼魔法城堡重新点亮了。

  导演是看着音乐剧《魔法坏女巫》长大的

  9月初,尼可·基德曼、安吉丽娜·朱莉、丹尼尔·克雷格的新片在威尼斯影展引发讨论时,有一道失落的声音指出,这些电影没有一部能在北美地区公映时进入大众视线,“明星演员+精良制作”不再是电影市场的有效筹码。对照暑期档最成功的《死侍与金刚狼》和《头脑特工队2》,电影产业的明星制正在让位给粉丝经济,好莱坞的暑期档是依靠漫威动漫/真人电影和皮克斯动画的忠实粉丝撑起的。

  秋冬颁奖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粉丝基础的、完全原创的电影能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并触发公共讨论吗?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魔法坏女巫》《海洋奇缘2》这两部票房有希望追上《死侍与金刚狼》和《头脑特工队2》的电影,同属“粉丝电影”的类型。《魔法坏女巫》从《绿野仙踪》衍生而来,后者在英语地区的地位堪比华语地区的《西游记》。《魔法坏女巫》的原作小说偏于阴郁的成人向,作者颠覆了《绿野仙踪》的设定,奥兹国是“少数骗子操控多数庸众”的绝望之地,觉醒的女孩被权力者的话语构陷成“坏女巫”。音乐剧在改编时淡化了小说的政治隐喻,重回绿野仙踪的童话频道,“魔法坏女巫”艾芙芭是多蕾西的另一种版本,她的历险遭遇更多阴霾,但被误解的女孩终将看清自我,获得圆满的结局。曾为迪士尼动画《风中奇缘》和《埃及王子》作曲的斯蒂芬·施瓦茨为《魔法坏女巫》创作了极具冲击力的音乐,在童话中注入激烈的反叛意识,这使得《魔法坏女巫》的主题音乐具有生动的辨识度。音乐剧《魔法坏女巫》自2003年在百老汇首演,200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驻演、巡演至今,它被认为是和《汉密尔顿》具有同等分量的本世纪音乐剧新经典。电影《魔法坏女巫》的导演朱浩伟是“在《魔法坏女巫》剧场里长大的孩子”,他在艾芙芭的故事里找到惺惺相惜的认同感,并且因为这部作品确定了现在的职业方向。拍摄《魔法坏女巫》时,他希望像他这样钟爱音乐剧版的新观众、老观众,用电影的新方式感受自己的旧爱。

  《海洋奇缘》也是一部类似拥有庞大“群众基础”的当代童话。迪士尼的这组数据能让人感受《海洋奇缘》在北美地区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影片首映于2016年,在2023年,这部上映7年的“老片”是全美流媒体播放量最多的电影;迪士尼+频道播放量前十的影片里,拍摄于2020年之前的仅有《冰雪奇缘》和《海洋奇缘》;在2020、2021和2022年,《海洋奇缘》在迪士尼流媒体平台的点播量始终排在前四;2020年以后,《海洋奇缘》是迪士尼合家欢影片中点播次数和观看人次最多的一部。

  是粉丝电影,也是话题电影

  《魔法坏女巫》和《海洋奇缘2》的票房能否超过《死侍与金刚狼》尚未可知,但年底的这两部“小妞电影”明显不同于暑期档的漫威电影和皮克斯动画,她们从最初的粉丝狂欢,迅速演变成扩散到粉丝圈层之外的“话题电影”。

  《海洋奇缘2》方方面面原样复制了《海洋奇缘》,包括后者的成功轨迹。8年来,文化研究学者不断地探讨“为什么莫阿娜成为风靡全世界的现象”,答案归为两点:其一是她出现在恰好的时机,现实世界里的女性候选人竞选输给年长的男性时,迪士尼的少女童话想象世界的另一种可能,一个不完美的女孩拯救了她的族人和文化;其二,影片呈现了长久被西方主流娱乐所漠视的南太平洋文化,对少数族裔历史文化的关注是正确的创作姿态,也为大部分观众制造新鲜的视听体验。《海洋奇缘2》上映,惊人的巧合出现了,现实世界里年轻的、少数族裔的深肤色女性竞选中输给了白人年长男性,迪士尼的公主电影又一次提供逃逸和幻想的出口。并且,近年随着亚非拉裔的角色在《摘金奇缘》《黑豹》《魔法满屋》这些好莱坞主流制作中担纲主角,这唤起了同属于“全球南营”的南太平洋原住民在全世界娱乐文化中的参与度,太平洋文化圈为《海洋奇缘2》制造了不可忽视的票房增量——在大溪地这样的度假地,电影院平均每天放映《海洋奇缘2》的场次在六场以上。

  《海洋奇缘2》是这个时代质量平庸但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案例,它同时在虚构和现实中营造乐观的期许:曾经分离四散的人们终将找到重聚的航线。《魔法坏女巫》正相反,幻想照进现实,落差使人错愕。一位英国影评人写道:“这部影片赚到的每一分票房都是在补偿她受到的攻击。”音乐剧《魔法坏女巫》是一部观众群巨大但也鲜明圈层化的作品——女主角艾芙芭因为“与众不同”被排斥、被误解,但她用超能力帮助受苦的弱者,并且最终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这是一则风格怪诞的童话,抚慰了很多孩子青春期承受的压力,这部演了21年的作品更多被视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代表作。“非主流”的《魔法坏女巫》被改编成电影,成为一个主流的大众娱乐产品,讽刺的一幕发生了,社交网络上声称“反对主流”的账号疯狂攻击这部电影“集合了主流所热衷表演的正确姿态”。导演朱浩伟基于自己亚裔身份的经历,利用童话设定隐喻少数群体遭受的隔阂和歧视,这被攻击。扮演艾芙芭的辛西娅·埃里沃是格莱美奖、托尼奖和艾美奖得主,她的唱功完全匹配一部音乐剧电影的女主角,但因为她的肤色和情感取向,这也被攻击。女性拥有超能力的情节被攻击,女性被歧视的情节也被攻击。音乐剧粉丝在影院里跟唱,被攻击,观众希望安静地看电影,也被攻击……《魔法坏女巫》点燃了好莱坞的年末票房,也引爆了社交网络的骂战,《海洋奇缘2》提供的幻想,在《魔法坏女巫》的现实前破碎——连爆米花电影都不能让价值对立的阵营暂时和解。(柳青)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