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被建构的后真相,被流量围剿的私域情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被建构的后真相,被流量围剿的私域情感

来源:文汇报2024-12-16 10:43

  作者:王彦

  真正的考验不是拍摄期,而是播出期——《再见爱人》节目组往季的认知,在最新一季再次一语成谶。

  这档以婚姻困境为题材的综艺里,三对夫妻需要经历18天的旅行生活,在相对抽离日常的环境中重新审视彼此情感,直到旅行终点给出阶段性答案。这一季嘉宾聚集了演员黄圣依与丈夫杨子、微博红人刘爽与妻子葛夕、歌手李行亮与妻子麦琳。

  截至昨天,《再见爱人4》在各社交平台掀起了泼天流量:微博,节目第七期上线后,仅主话题的阅读量已近2亿;抖音的相关合集播放量39.9亿;B站上,影视区、生活区、娱乐区的UP主们围绕这档综艺实现“团建”;微信端,10万+的爆款推文层出不穷;小红书用户调侃其为“离婚界春晚”……而当“窒息”“愤怒”“无语”等评价反复出现,当抵制节目嘉宾的行为发生在了现实中,已经很难笼统地用“众声喧哗”来描述节目所引发的流量汹涌了。

  私域的情感难题在真人秀中被撕开,婚姻中微妙的两性处境在空前巨大的公众讨论面前充满变数。真人秀是否够真就够好?流量的围剿又在2024年这场婚姻观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再见爱人4》引发了人们对真人秀伦理、综艺伦理的思考。

  是剧本,还是婚姻折射的社会情绪?

  “假如没有他/她,你的生活会变糟还是变好?”“你有私人财产吗?”前央视名嘴张泉灵作为飞行嘉宾登场,“枪枪十环扎心”的录制现场提问,连同节目播后的网络直播,带着《再见爱人4》第一轮大规模出圈。顺便,她还澄清了一个大众疑惑,“这节目应该没有剧本”。

  有网友的留言颇具代表性:“哪怕正片没看,我也能从张泉灵对黄圣依私有财产的喊话、对麦琳不配得感的探讨切片里,跟上社交话题。”从这个层面来说,《再见爱人4》能成“社交货币”,不在乎“生活比戏剧更夸张”的戏剧感。嘉宾夫妻的情感互动屡屡掀起舆论热浪,与其说是“剧本抓马”,不如看成是转型时期的社会情绪和时代趋势的小小缩影。

  黄圣依和杨子的婚姻模式,被网友比作员工与上司的相处。表面看是双方生活习惯迥异,实则男方在夫妻关系里全方位处于话语权的高位。“夫妻画像”的环节透着些许心理根源,杨子希望黄圣依定格在《功夫》里初见时的青涩模样,而41岁的黄圣依历经时间打磨,内心不再满足当一个事事依赖丈夫的妻子。麦琳和李行亮识于微时,爱情浓烈时,麦琳舍了工作当了全职主妇,随丈夫北漂。后因长期自我价值缺失,内心拧巴,双方争吵频仍并渐渐升级。许多面对事业与家庭二选一的人,都会在这段关系中照见自己。在葛夕的婚姻里,她曾是仰视者,崇拜着丈夫、初代网红“留几手”,可时移世易,葛夕成长的同时,刘爽节节败退,索性就地躺平。

  双方成长步调、个人与家庭成长的航向是否一致,类似问题在传统两性关系和当代社会变革的夹击下,演变为夫妻双方在身份认同、权力分配、情感需求和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困惑,从而对接荧屏前的大众。难怪有网友在公众号的评论区留言:“节目拿捏的也许不是流量密码,而是婚姻的通病和本质,所以情侣、夫妻看才会有很酣畅淋漓的共鸣感和嘴替感,毕竟这种撕开亲密关系深度探讨婚姻和两性的节目很稀缺。”

  当真相难免被建构,流量会反噬谁?

  常说真人秀的核心在于“真”,能在镜头前真实地呈现、表达是可贵的,观众之所以能够嬉笑怒骂也是源于真实的情感流动。但人们也很好奇,《再见爱人4》的节目结束后,从楚门的世界回到现实生活,被公众流量介入的私域生活是否徒留一地鸡毛?

  在社会学教授章友德看来,问题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看情感真人秀,看的是什么”。显然,节目播的是婚姻,想探讨是否爱、如何爱,但包罗万象的公共流域里,谈论的除了婚姻观,更有价值观、是非对错。

  以引发最多“火力”的麦琳为例,节目中,观察室Papi酱的总结围绕情感展开:麦琳说她爱李行亮,论心不论迹,而说李行亮是论迹不论心。可到了互联网世界,麦琳身上产生的议题是丰富多样的,涵盖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熏鸡事件”背后的情感索取模式、“按闹分配”的周围嘉宾应对方式等,已无关婚姻内部情感偏好,而是关于为人处世做法对错的价值判断。换言之,网友看待他人婚姻,尚能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审慎观望,可对于一桩通常概念里“恩将仇报”的背刺行为发生,这一“活人审判样本”已从婚恋的私域范畴延伸到了社会性的善恶价值判断。

  章友德借用“后真相”概念来提醒网友对节目保持客观审慎。“后真相的重要论点就是,真相不再那么重要,不同的人群只选择相信符合他们各自偏好的信息。”后真相环境下,人们看到的通常是被自己五官和三观过滤后的现实,“对于一档离婚类综艺,18天旅程拍摄的海量素材,如何取舍、如何剪辑、如何配音效做后期,都是某种对真相的建构”。

  再倒推节目录制过程,嘉宾们是否以百分百真我直面镜头,同样是个动态的真相。好比杨子和刘爽,来参与节目前已然是高度社会化的人,婚姻中哪怕够恶劣,但面对外人时仍有相对体面的姿态。相比之下,麦琳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情感需求的闸口又过大,在自卑自我的双重峰值之间进退失据、频频受挫,导致高敏感、易崩溃,成为一部分网友口中“素人的暴露”。

  更大的流量反噬在节目近半时出现。前期离婚情绪拉满的李行亮、麦琳夫妇在最新一期节目里重归于好并相拥而眠,前后巨大反差引起网友热议。许多人质疑他们上节目并非为了号脉婚姻,而是为博流量。很快,李行亮的线下商演遭抵制,网友对其婚姻问题的关注已溢出节目之外,演变成市场性的抵制行为。

  成败皆萧何。观众的抗拒可说是流量思维带来的必然。当“建构”的成分大于“真”,便易滑入流量至上的漩涡,在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生态中被流量绑架,最终身不由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周逵认为,随着如今的真人秀越做越有纪实性,且自媒体的解读能力越来越强,情感节目的内容频频衍生出公共议题,“我们以往缺失的某些社会学层面的技能,正在拿真人秀来补课”。但同时,他强调:“如果一档节目最后无法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一些激荡的话,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王彦)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