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文艺表达方式,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创新文艺表达方式,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河北日报2024-12-20 10:03

  作者:黄建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近年来,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从历史文化中提炼素材,或从文艺经典中寻找灵感,不断彰显传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无论是长篇小说《本巴》对民族史诗《江格尔》的解构与重构,还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对名画《千里江山图》山水意境的重现,抑或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闪亮故事……这些文艺作品以创新的形式,重新阐释传统文化和中国故事,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文艺创作者应坚持守正创新,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思想精华,挖掘人文内涵,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巴》融史诗、童话、寓言为一体,字里行间蕴含着多民族交融的深厚内涵,用充满诗意的文字,讲述古老又新奇的中国故事,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活力。游戏《黑神话:悟空》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背景设定,游戏的角色设计、场景构建、故事情节等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动人魅力。近年来,中国风成为国产动画的创意源头。《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动画影片立足传统经典,广泛汲取多种文化元素,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出新活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复古或拟古,而是深入挖掘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关注社会现实,描摹人生百态,展现时代风貌。

  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时空画师》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小说中历史、科幻、推理等因素交叉运用,既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呈现出其时代活力。《长安十二时辰》《梦华录》等一批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在新时代语境下聚焦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处处透露着对现实的思考和自强自立的家国情怀。游戏《黑神话:悟空》在这方面同样突出。游戏对“悟空”这一形象从现实主义的视角进行重塑,探讨现代社会英雄主义和个人奋斗等话题。

  创新是文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许多文艺作品在创作观念、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上不断求新求变,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情感历程,表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近年来,一系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采用沉浸式的叙事手法,精心构建了一场观众与诗人之间的心灵对话,带领观众深刻体验大唐诗人的生命脉动,彰显唐诗中流淌的中华文脉之气韵、气象、气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通过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结合嘉宾们的深度解读,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打破传统剧目的叙事逻辑,以青春视角致敬文学经典,用当代美学解读传统故事。舞剧从原著《红楼梦》中提取出金陵十二钗这一代表元素,加以深度演绎,一句句判词以灯光的形式投射,在帷幔的一开一合间还原《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将原著故事表现为一种象征性的审美氛围,用空灵超逸的意境,呈现生命的美好与家族的兴衰浮沉。原创舞剧《咏春》创造性将中华文明的活态文化武术与现代舞蹈语汇结合起来,在叙事结构上大胆创新,采用双线、双场景交织递进的叙事方式,将“叶问的故事”和“记录叶问故事的深圳追梦人的故事”两条线、双场景跨时空衔接切换,实现了武术家叶问与当代文艺工作者的隔空感应,展现出他们戏里戏外的心灵契合,传达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此外,舞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通过塑造憨态可掬的唐宫乐官和翩若惊鸿的洛水神女,以创新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从当代青年的欣赏趣味和观看习惯出发策划节目,并通过多轮传播触达不同圈层,成为传统文化时尚表达的典范。戏曲节目《惊·鸿》以舞者梦境连接起《牡丹亭》《白蛇传》《铡美案》等经典戏曲名段,人物于梦境之间穿梭,丝竹与皮黄之声交错,在亦古亦今、传统与现代的交互之中,彰显出戏曲的形式美与意蕴美。

  “文化+科技”,激发艺术生产的创新活力。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创作者热情拥抱新科技、新手段,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借助技术的力量为文艺创新注入新活力,使创作呈现出新的境界。

  无论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应用智能机器人、虚拟数字人等展示中国式浪漫与奥运情怀,还是央视春晚中AI(人工智能)、XR(扩展现实)等新技术的大量运用,都深刻体现出科技正在全方位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创造出更具吸引力、更有沉浸感、更富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典籍里的中国》《诗画中国》等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增强现实)、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的源远流长,打造了综艺节目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新的时代背景下,文艺创作要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契合当代审美的精华,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黄建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