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弥补去不了现场遗憾,演唱会电影受追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弥补去不了现场遗憾,演唱会电影受追捧

来源:解放日报2024-12-25 08:43

  作者:钟菡 诸葛漪

  昨天16时,内地华语首部演唱会电影《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票房超过4200万元,该片预售首日票房即破1150万元,创同类电影单日预售新纪录。此前,美国著名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电影在国内创下1亿元票房纪录,今年上映的电影《皇后乐队蒙特利尔现场演唱会》也有不少观众。

  线下演唱会也持续火爆。今年11月,五月天在上海体育场连开11场演唱会。上周末,王心凌SUGAR HIGH2.0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上海连开两场,一票难求。

  有人认为,演唱会电影弥补了线下演唱会票难抢、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电影”无法还原演唱会气氛,“全场满座,没一个人唱”,又缺少电影的叙事性。演唱会电影能成为潮流吗?

  粉丝基数决定电影热度

  电影《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收录了张杰未·LIVE-“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于北京鸟巢举办的3场收官演出。该巡演于2021年10月在苏州开启,2023年8月在北京收官,在13个城市演出23场,观众超过90万人次。

  为将现场视听效果搬进影院,影片录制团队多达120余人,推出CINITY、IMAX、CGS等多制式发行版本,让更多观众在大银幕获得“在家门口看鸟巢演唱会”的体验。

  “这部电影是我第一次对张杰演唱会的视觉化体验,无论歌曲还是舞美,或是人工智能的多媒体演绎,非常棒。”上周六,夏天在浦东一家小影院里看了《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她不仅向朋友推荐,还打算二刷,“我特意选了第二排的座位,沉浸感十足,好像是演唱会的VVIP”。

  去年底上映的《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在中国收获1亿元票房,也带动大众对演唱会电影类型的关注。《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上映当日成为全国票房日冠,还打破了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保持的中国影史贺岁档音乐片、纪录片票房纪录。

  上周末,上海影城SHO千人厅迎来一场“千人蹦迪”,观看《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粉丝定制零号厅的天幕大屏、制作精美物料布置现场,影院里的荧光棒连成一片蓝海,如同演唱会现场。上海影城营销经理杨斌介绍,12月25日,《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还有一场粉丝包场活动,玩法与此前的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电影类似,但热度暂未赶上“霉霉”(粉丝对泰勒·斯威夫特的昵称),“就上海影城而言,看‘霉霉’的散客多一些,张杰演唱会观众的粉丝属性更为集中”。

  近日,歌手王心凌带着全新升级的SUGAR HIGH2.0巡回演唱会来到上海奔驰文化中心,将超长T型延伸台带到现场。两场上海演唱会后,也有粉丝呼吁,“明年1月11日、12日的南京站没有抢到票,能不能拍摄纪录电影,满足没有买到票的人”。还有粉丝提出,“SUGAR HIGH2.0的灯光及动画设计斩获国际级大奖,是体育馆演唱会的天花板,放到大银幕也很好看”。

  有趣的是,王心凌和张杰都和湖南卫视热门选秀综艺有着不解之缘。两场上海演唱会,王心凌的嘉宾谭维维、陈楚生分别来自《乘风破浪》《声生不息》。从荧屏到线下合作,也让现场观众沸腾,大呼“回忆杀”。

  “看电影前,我只知道王杰,不熟悉张杰”,夏天是“70后”,不看电视选秀,错过了在荧屏脱颖而出的“80后”流行歌手张杰。进影院前,她预习了张杰的歌曲,“我平时看舞台剧,热门演唱会抢票难,一直没有去的机会”。夏天二刷过“霉霉”演唱会电影,“希望能有更多这类电影出现,有机会我也想线下去看一场演唱会”。

  演唱会电影能成为流行吗?在杨斌看来,电影热度和票房取决于粉丝群体基数,无论是多年前五月天演唱会电影试水,还是去年“霉霉”演唱会电影破圈,都和歌手庞大的受众量有关。《皇后乐队蒙特利尔现场演唱会》只有96分钟,主要集中在IMAX、CINITY等版本,拥有这些特效影厅的影院不多,粉丝基数也小,都影响该片出圈度。

  “看演唱会电影的绝大多数还是粉丝,在影院还原演唱会氛围,需要粉丝专业组织、策划”,杨斌举例,“霉霉”演唱会电影上映时只有中文字幕,很多粉丝发现跟唱不方便,专门和影院协调自制英文字幕,几方合力之下,才能形成爆款。他认为,几部热门片出现后,演唱会电影未来会成为受特定群体关注的类型。“正如《里斯本丸沉没》对纪录片的带动,《大圣归来》对国漫电影的带动,一个爆款出现后,可能就会在电影市场开辟一条新的赛道。”

  精准定档拉满情绪价值

  除了内容联动,演唱会电影走向市场,离不开环环相扣的策划。12月1日,《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即将上映的信息由张杰在演唱会现场宣布。当晚,淘票票全渠道持续曝光影片官宣信息,并联动大麦精准触达张杰演唱会“曾购”及“想看”用户,助推影片淘票票“想看”数据日增超7万,一举成为2024年淘票票日增“想看”年度冠军。12月5日,影片官宣定档12月20日张杰生日当天,其双平台单日“想看”数据再次飙升,位居全网断层第一。

  像普通电影一样,演唱会电影需要精选档期。临近跨年档,有助于影片吸引更多演唱会爱好者和大盘观影受众。

  《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上映当天,淘票票在全国多城落地1220场“星”动专场和千余场“映后彩蛋”场,购买“星”动专场的观众可获得专享周边,购买“映后彩蛋”场的观众可在映后环节观看张杰视频直播连线。淘麦VIP还将在12月31日举办15场“0点跨年烟花场”。

  无独有偶。去年12月31日,《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由中影引进、阿里影业协助推广。不少来影院欣赏这部影片的年轻观众把观影当作一次跨年活动,他们不再被传统观影礼仪束缚,而是像看演唱会一样挥舞荧光棒,跟随音乐尽情摇摆、歌唱,有些影院里甚至有观众走上舞台,手牵手围成一圈跳舞。

  近年来,阿里影业在影演联动上不断探索,《海关战线》《倒仓》《只此青绿》等项目在用户精准触达、口碑破圈、影演双热等层面的亮眼表现,也印证影演联动策略对于宣发效能的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热度颇高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也是阿里大文娱影演联动内容开发的范例之一。12月16日,由中央电视台、优酷、阿里影业、苏州剧有想法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工夫影业、工夫小戏影业、咪咕联合出品,改编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古装家庭探案剧,在优酷开播。今年在戏剧市场收获诸多赞誉的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亦脱胎于同一IP。该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大麦Mailive联合运营,同时也是“当然有戏”厂牌的版权策划项目。自2024年6月在上海首演以来,剧目口碑稳居高位,凭借大麦9.1、豆瓣8.9的出色评分,掀起一股国风舞台热潮。2025年,剧目也将开启全国巡演。

  安静听歌还是全场蹦迪

  “现场太安静了,连《天下》这么热门的歌都没人唱。”“一个人唱了两句,发现没人跟,都不好意思再开口了。”《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的不少观众,为现场嗨不起来而困扰。同是高票房演唱会电影,现场气氛并不一样。

  “张杰的演唱会电影,观影氛围的确没有热烈到霉霉的程度,也和两部影片不同的调性有关。”杨斌介绍,霉霉演唱会的主基调是粉色,偏向感性、热情、奔放,歌单中多是劲歌热舞;张杰演唱会的主基调是蓝色,不少曲目更为温和、内敛,全程下来粉丝“更加安静”。“‘星星’们(张杰粉丝的称呼)来现场后,大都是低声、缓缓地跟唱,唱到后面几首热歌时,大家会站起来轻轻摇摆。”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电影没和传统的电影制片公司谈成合作,她的经纪公司直接和北美三大院线AMC、Regal和Cinemark对接合作。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评价,“泰勒·斯威夫特即将向电影公司展示自己的实力”。

  事实上,也正如诺兰所料,《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展示了Z世代偶像的超凡实力。影片在中国上映前,来自灯塔专业版对这部电影的受众分析显示,30岁以下观众占据绝对多数:其中最多的是20—24岁年龄段,占43.7%;其次是青少年,约占23.7%,而25—29岁年龄段观众则占21.5%,“想看”的观众群与粉丝年龄高度重合。

  观看演唱会电影,有人想安静欣赏音乐,有人想要沉浸式嗨唱氛围,如何平衡多元需求?杨斌认为,要解决不同需求,最好的做法就是用排片、灵活售票的方式把两个观影群体剥离开,比如除了“千人厅”外,有300人座位的三号厅也开放给粉丝选择,“一旦包场成功,不管是否还有余位,都不再做对外零售”。

  演唱会电影又成热门话题

  得益于《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不菲的预售票房,演唱会电影在2024年年末又成业界热门话题。其实搜索电影史,不难发现这并不是新鲜事——2009年10月,国内曾引进于当年6月去世的一代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就是这样》,获得4830万元票房,当时该片以2.61亿美元的票房成为演唱会电影全球票房之首。麦当娜、贾斯汀·比伯等歌手也曾将演唱会搬上大银幕。2023年12月1日,与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几乎同期,另一位歌坛天后碧昂丝的电影《碧昂丝:文艺复兴》上映,记录了碧昂丝在“文艺复兴世界巡回演唱会”中完成56场演出,足迹遍布39座城市的台前及幕后故事,只不过票房不如同行亮眼,被选择性遗忘。

  国内歌手将演唱会搬上银幕,同样早就有先例,2000年就有《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知名乐团五月天曾有多部电影上映,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追梦3DNA》,该片以五月天演唱会为主线,穿插三个小故事,成绩最好的则是2019年的《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获得5020.8万元票房。崔健推出过《超越那一天》,王力宏则有《火力全开》,甚至钢琴演奏家郎朗也有一部《热情奏鸣曲》。

  尽管在部分影迷心中,演唱会电影甚至“不能算电影”,“加入了一些公关文的华丽辞藻,本质上就是一场或许经过镜头转换、画面剪辑、声音采集的演唱会录像”。但这并不影响演唱会电影拓展电影的边界和影院的服务范围。

  面对市场变化,过去只是放电影、卖爆米花的电影院也在求新求变。今年,奥运会赛事、电竞、话剧、舞剧、演唱会等多元内容进入放映场所,在市场淡季丰富影院观影选择。

  《波提切利,佛罗伦萨和美第奇家族》《康熙与路易十四》等分线发行的电影越来越多。近日,2024年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永恒的旋律·中外电影配乐名片主题影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的“日本新片展”等艺术影展也陆续引燃影迷兴奋点。日渐多元的内容为影院引入不同的客流群体,也带来更多元的需求。

  杨斌判断,未来影院、发行方需要给观众营造更精准的观影动机,避免无效发行内容,“越来越定制化、差异化的影院服务会成为趋势”。(钟菡 诸葛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