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常晓军
高建群以宏大、复杂而精巧的叙事结构,在长篇小说新作《中亚往事》中,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中亚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作品围绕主人公马镰刀起伏不定的命运展开叙事,讲述了他在家庭变故中艰难求生、草原遇匪时转变身份、护国为家从戎守边的悲情故事。融历史的厚重与深邃、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于一体,小说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时代发展的多维表达中,透视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守土有责、寸土不让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叙事学理论来看,作家的叙事视角决定着故事的呈现方式和读者对故事的感知角度。《中亚往事》选择了从马镰刀的家族兴衰切入,逐步延伸至他在中亚地区的种种经历。“马镰刀,那时还叫马明轩,随着家族的轰然倒塌,他被命运的巨手无情地推向了丝路。那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风沙弥漫,盗匪横行,但他只能在这茫茫大漠中,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存的重担。”重担既是生活、命运之重,也是社会大环境之重。家族无端变故,人生陡然转向,遭遇多舛命运的马镰刀并未屈服于困境,反而在压力中坚强抗争。无论是沦为丝路上的“骆驼客”,还是成为劫富济贫的“草原王”;无论是带领弟兄接受招安,还是心怀家国情怀守土戍边,作家都力图在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叙事风格中,展现出中亚地区宏阔的地理风貌,塑造马镰刀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生。
马镰刀的身份虽然发生变化,却始终传承着家族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努力求变的信念。从芸芸众生中的“骆驼客”成为雄踞一方的“草原王”,体现了他身上无法磨灭的信念与担当;从位居人首到边防卫士的转变,则是个体命运与国家使命的深度交融。一次次身份的转变是马镰刀受内心深处对国家忠诚与责任感的驱使。这样的抉择并非偶然,是对家族荣誉与国家使命的传承延续。只是故事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驻防期间遭遇意想不到的挑战,马镰刀终因失误导致国土被占,陷入极度的自责与困境中。
马镰刀这一形象的塑造是这部现实主义画卷中的核心与灵魂。困境中的不屈不挠,深刻的心灵蜕变,让马镰刀的命运轨迹一如波澜起伏的传奇史诗,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无比坚韧的意志和生存能力,又在风沙肆虐、饥饿煎熬与匪患威胁的蜕变中,表现出坚毅果敢、勇于担当的性格特质。这种精神特质不仅是中亚地区人民的宝贵品质,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价值。
与此同时,作家还以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人物,实现了对历史故事的浪漫化解读。尤其是成为“草原王”后,马镰刀的人物性格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质。一方面,他心怀侠义劫富济贫,以自身力量在江湖中维护一方公平正义,成为百姓敬仰的英雄豪杰;另一方面,他又卷入江湖的纷争漩涡与权力的角逐,“当遭遇其他帮派的蓄意挑衅时,马镰刀本可凭借自身强大的武力轻而易举地将对方彻底消灭,然而,他却深谋远虑地考虑到这样做可能引发更为剧烈的江湖动荡,进而严重影响百姓的安宁生活。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谈判与和解的道路,在成功维护自身威望的同时,也有力地保障了地区的和平稳定。”马镰刀不是武夫,他的每一个决策与行动中,有更多的情与义的考虑。
马镰刀的经历是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一众兄弟不同的命运故事、中亚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等,是小说巧妙穿插的多条支线。多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一改单调的历史编年记事写法,极大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百姓与军队间的紧密互动,引领读者置身于鲜活而真实的中亚世界。
《中亚往事》俯瞰丝绸之路西段中亚地区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大地,直面现实又超越现实。巍峨耸立的山脉,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变迁;广袤无垠的草原如绿色浩瀚的海洋,逐渐朝着天际蔓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赋予作品极为广阔的视野,在“草原似海,骏马驰骋,牧歌悠扬,山脉如磐,岁月无言”中,展示出中亚的雄浑壮美与多元文化的绚丽,但也暗示着人物在中亚地区独特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命运变化。
宏阔的视野,是对现实主题的关注,而内在的张力,是心怀天下的气魄和深切的家国情怀。《中亚往事》诠释了领土争端下,人物命运与守土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间的密切交织,文字中传递出维护国家利益时的浓烈爱国主义情怀。马镰刀认定了家族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是祖国边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让他饱含深情。作品描绘的特定时代,正值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之际,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重要通道的中亚地区,自古以来不断受到外部势力和文化影响。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中亚地区面临着新兴列强的冲击。在这种状况下,也就不难理解马镰刀在不同阶段的精神转变,既有着个人不懈的奋斗历程,也缩影了中亚地区在大历史洪流中挣扎求存、适应变革的历史镜像。
在文化研究视角的审视中,高建群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巧妙反映了中亚文化中伊斯兰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复杂生态。中亚地处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中亚往事》看似以中亚地区为背景,但文化内涵却根系丝路文化。作为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小说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丝路上的交往,包括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等有机融合。
(作者系武警工程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