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方 铭
一生寻找,一世等待,源于血浓于水的亲缘,始自同根同源的血脉。近日,由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出品,青年舞蹈家、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刘芳与北京舞蹈学院教师、一级演员曾明联合执导,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的原创舞剧《归·家》在京首演,以深情质朴的故事和细腻生动的舞蹈,举重若轻地传达着两岸同胞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激发着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力量。
舞剧《归·家》剧照
作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4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防大学青年英才资助项目等多方支持的创作,舞剧《归·家》演绎了主人公李桂英、陈洪升因上世纪50年代特殊历史背景被迫分离,历经近半个世纪隔海相望,最终团圆的曲折人生。《归·家》通过“相爱”“相思”“相逢”三幕,以一对爱人深情相恋和相念、执着寻找与等待为情感牵引,借助一幅定情扇画的线索,运用插叙、倒叙和视角转换等叙述手法,深情演绎男女主人公一世情缘的聚散离合,展现了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相互守候,台湾同胞深情盼“家”、渴望归“家”的真挚情感。
简约淡雅的舞台上,闽地风情扑面而来,点染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韵致,让舞剧肢体语汇的编织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细观会发现,这样的调性,得益于福安官埔油扇、蟳埔女簪花、泉州提线木偶等丰富的闽地非遗文化的巧妙运用,使之既展现出民间风俗的情态和闽地人杰地灵的意趣,亦彰显了闽文化的根性气质和地域美学。非遗文化的展现,不仅成为创作的亮点,亦潜藏着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文化脉动。
盛行于明清的福安官埔油扇,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福安官埔油扇制作技艺”被福建省宁德市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安官埔油扇制作技艺构成了贯穿全剧的核心线索,不仅串联起女主角李桂英及其女儿、外孙女祖孙三代人的日常生活,还深刻影响着这一家人的命运轨迹。扇子正面的双色设计,寓意海峡两岸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扇中镶嵌的海螺,则仿佛成为了传递亲人思念之情的使者,寄托着无尽的牵挂与期盼。
“在福建地区,女性常常手持的官埔油扇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我和曾明在创作前深入考察学习了这一非遗技艺,了解到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要经过选料、锯扇料、破八瓣等19道工序。”刘芳表示,“剧中,官埔油扇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载体,不仅作为情感线索,通过三段持扇双人舞将男女主角相识、相爱、相思和最后相逢勾连起来,也成为作品可舞性的重要依托。我们择取其制作过程中的捆沿、打边、画花等典型动作进行舞蹈化,运用相应的编舞技法将其艺术化呈现。”
曾明直言,将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国家级非遗搬上舞剧舞台是非常需要巧思的。“如何在展现传统戏剧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舞蹈技法的创新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的命题。我们找到的编创方式是解构与重构,提线木偶戏很容易让人想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剧中的舞段里,我们让舞者的身体模拟偶被线勾动的四肢,关节与关节之间呈现90度的变化,时而静止,时而转动,以此达到与提线木偶的神似。同时,运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演员们时而是提线操控木偶的人,时而幻化为木偶,形成身份转化,增加了观赏性。”曾明说。
“一朵簪花热、处处‘繁花’开”是蟳埔女传统簪花习俗创造的闽南风景,也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蟳埔女习俗中最引人注目之处。但与满头簪发戴花摇曳生姿的“簪花围”不同,剧中舞者头上几朵小花点缀的轻盈意象和轻快的簪花动作,以及小碎步式的移动,生动展现了当地女孩的灵动与清澈。而俗称“大裾衫、阔脚裤”的蟳埔女传统服装,则成为舞剧中女演员的服装设计的造型选择。大与小的反差、花与人的映衬,这些不仅增强了蟳埔女习俗作用于作品风格的调色功能,也赋予了创作浪漫韵味。
一生守候,一朝相聚。舞剧第三幕中,当这对经历久久思念的爱人垂暮之年终于团聚之时,一段男子群舞拍胸舞以激昂的舞姿与欢快的节律,将欢喜气氛推向高潮,也似乎奏响了两岸共谱团圆的深情篇章。曾明介绍,国家级非遗泉州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等,是一种豪迈奔放的男性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和台湾等地区。 “这一舞段创作,我们运用了拍胸舞原本的动律与步伐,将其舞台化,同时运用‘卡农’的编舞技法,试图营造出层层声浪的效果,象征团结奋进永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曾明说。(方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