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董 伟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传统局限的超越和发展。无论守正还是创新,都要接受观众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为戏曲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我理解,“守正”就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戏曲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守正创新不够好的问题。
守正不够,主要表现在创作上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华戏曲的美学特征,出现了贪大求洋、剧种同质化或异化的问题;在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上存在着不重视、不愿做、不会做的问题;在传统技术的传承与训练上存在着基础不牢、能力不足、“人亡艺绝”等问题。武生泰斗王金路一生能演100多出戏,近期出版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中记载的“排场”就有190多个……我们传承下来多少呢?今天还能演出多少呢?舞剧《粉墨春秋》的导演邢时苗曾说:“中国戏曲是一座金山”,他从盖叫天的表演和山西戏曲中吸取转化,受益匪浅。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不愿创新,本领不够、不敢创新,脱离传统、盲目创新或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我认为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传统局限的超越和发展。无论守正还是创新,都要接受观众的检验。
其次,要从组织领导、创作理念、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奖励机制等方面共同努力。我仅从导演艺术的角度,重点谈“创造戏曲新程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我希望,新时代的戏曲导演,一方面要“守正”——敬畏传统、继承传统、学习传统,掌握传统中的精华,在创作上体现出中华戏曲的美学精神。另一方面,在现代戏的创作中要勇于创新,创造“新程式”,表现新生活,以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众所周知,戏曲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歌舞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其美学特征。为了表现古代生活,前辈艺术家们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创造了“程式化”的戏曲动作,通过“起霸”“趟马”等程式化动作表现武将整装、出征;通过水袖、髯口、帽翅等技术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程式化的舞蹈动作表现上楼、下楼、关门、开窗、骑马、划船、攻城、作战等虚拟情景,几乎无所不能,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程式化”的动作,体现了“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中国“写意”戏剧观,又与观众形成了审美的默契。尽管有些剧目剧情很熟悉,他们仍然为欣赏演员精彩的技艺和不同流派的表演而百看不厌。但“程式化”很强的戏曲,表现现实生活确实有难度。因为旧的程式用不上,新的程式又没有。离开了古代服装和程式化的动作,演员在台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现代戏既难写,又难演。为了增强现代戏的观赏性,戏曲界在不断探索。除了增加现代化的舞台美术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戏曲伴舞、话剧加唱的情况,甚至一度引起了人们对戏曲导演的误解,认为话剧导演不宜导演戏曲等。
我认为,戏曲引入话剧导演是历史的进步,它适应了现代化剧场对演出的需要,使中国戏曲在新时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共同努力,为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功不可没!老一辈导演艺术家杨兰春、许欣、余笑予、谢平安、罗锦麟、陈薪伊、曹其敬、黄在敏、徐春兰、杨小青等人奋力开拓,做出了榜样。一大批中青年导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他们在尊重戏曲艺术规律、继承戏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戏曲创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创作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新剧目。多年来,戏曲界为表现现代生活而探索戏曲新程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虽然这些探索尚未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但探索的精神难能可贵,探索的成果已成为现代戏舞台上的“亮点”,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例如,李仲林、关尔佳导演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滑雪舞”;谢平安导演的京剧《华子良》中的“箩筐舞”;陈霖苍导演并主演的京剧《骆驼祥子》中的“洋车舞”;曹其敬导演的甬剧《典妻》中的“小车下山舞”;裴福林导演的绍剧《生命的飞翔》中的“直升飞机舞”;张曼君导演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中传统矮子步的现代运用,对于塑造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不懈探索,为我们创造戏曲新程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建议要继续支持和鼓励这种探索,将个体的、分散的探索,变成集体的、有组织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继承传统,打好基础。如掌握戏曲传统程式和音乐的精华,这是守正的基础,成功的例子有《董生与李氏》《踏伞行》等。二是重在坚持,贵在积累。新程式的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不同剧本出发,创造表现现代生活的新语汇,不断积累,久久为功。希望戏曲导演学会对此加强研究,并将其转化为戏曲导演的自觉追求。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创造新程式的经验总结和宣传表彰。三是遵循规律,把握本体。创新不忘守正,例如“以歌舞演故事”,就不同于歌剧和舞剧。戏曲中歌舞要“戏曲化”,而不能戏曲“歌舞化”。要把握歌舞的戏曲特性,根据京剧、昆曲与地方戏不同的特点去创新。比较典型的有《双绣缘》《钱塘里》等。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艺术评论,引导创作与欣赏,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使创新始终不偏离守正的轨道。
创新是艺术的本质要求,导演在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衷心希望,新时代的戏曲导演,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努力创造新程式,表现新生活,为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