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巍巍长城 漆彩流光

来源:人民日报2025-01-12 09:52

  作者:程向军

  中华漆艺历史悠久、自成体系。丰富的髹饰工艺,为现代漆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作为从8000年漆艺传统中走出的民族画种,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大漆”是主要物质载体——既是加工漆板的材料,也是调和颜色粉制成色漆进行漆绘的画材,还可以作为金属箔、蛋壳镶嵌的黏合剂,进行特殊的工艺表现。大漆的运用产生独特视觉效果,散发诱人光彩,使漆画成为独具艺术魅力的画种。

  新时代以来,漆画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表现题材,创新材料、技法,探索艺术边界,漆画被不断融入壁画创作,为公共空间增添韵味,一批新品佳作受到业内外关注。我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创作的大型漆壁画《长城颂》,是其中一项开创性实践探索。作品高15米、宽40米,是史上最大的室内漆壁画。

巍巍长城 漆彩流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的大型漆壁画《长城颂》,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评委会特别奖,主创程向军。

  作为国家级艺术工程,这件作品对艺术标准要求极高,超大尺幅和漆画工艺的繁复性也决定了创作难度极大,且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从构思开始,我就一直在斟酌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手段才能把祖国的壮丽河山、中华民族的精神气度以及伟大建党精神表现出来。长城是观众最熟悉、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象。每每登高望远,看到长城,我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产生用画笔表现它的欲望。因此,我选择将长城上的楼台式军事建筑作为画面构图的第一视觉要素和主体造像。

  查阅资料时,我注意到历次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都不乏表现长城的优秀作品。此次创作如何有所突破?为此,我多次前往长城实地考察、收集素材。我还找到一名熟悉八达岭长城的工作人员,请他为我带路。他向我推荐了许多热门取景地,其中不少建筑造型经过艺术转化,已经被广泛运用。这也意味着,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著名景点,反而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最终,我将目光锁定在八达岭长城北四楼,它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造型很符合此次创作的整体构图和形象要求。

  色彩是漆壁画视觉表现中的重要元素。历史遗留的漆器常常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大漆的颜色为深棕色,涂漆稍厚即黑。朱砂与大漆调和的红色较为稳定,能够产生厚重含蓄的视觉效果。红色和黑色作为漆文化的“标准色”,成就漆艺的基本美学特征。在作品中,我强化了中国传统漆艺主体色彩语言的运用。考虑到漆壁画的主题性特征及其与序厅空间色调的协调关系,我选择以红、白、黑、金为主色,彰显长城宏伟的气势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漆壁画的表现技法也要与其审美追求相匹配。漆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如刻漆、堆漆、雕漆、磨漆等。《长城颂》采用铝箔粉刻线罩漆研磨的表现技法,在漆板上铺铝箔粉,手工刻线产生凹凸的肌理,很有绘画感。手工刻线追求毛笔的韵味,这有一定难度。于是,主创团队摸索出跳刀刻线等方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我还请专家为此次创作量身定制了专用刻线刀具,它经手工锻造,刀刃锋利,刻出的线条流畅有力。壁画以线造型为基础,线是塑造视觉形象的重要手段,也为下一步用漆液罩染做好铺垫——刀刻的凹凸肌理有助于控制流动的漆液。铝箔粉罩染透明漆后,还会形成暖金的特殊效果,并且使画面线条更加突出。在多次罩染透明漆后,作品的金色底色与漆的红色相互映衬,产生丰富的表现力。

  创作中,我和团队遇到不少难题。第一,干燥条件不足。我们为此搭建了超大阴干房以使作品快速阴干。第二,传统漆艺作品多存在漆膜反光的问题,易干扰视觉欣赏,因此我们选择运用大量的材料肌理分散漆面眩光,使作品更加庄重典雅,视觉效果含蓄自然。第三,600平方米的作品面积,大大增加了创作和安装难度。为按时完成创作任务,我们将画稿进行等比例放大后,将其分割为100块,并创新应用现代新型铝蜂窝板制成壁画胎板。这种材料比一般铝材更加结实厚重,我们对其进行了风吹、日晒、雨淋、高温、收缩、膨胀等实验,结果表明其稳固可靠。上墙安装后,100块漆板拼装的画面平整美观,成为这次创作工程的亮点。

  作为新时代的艺术作品,《长城颂》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出现,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重视,人们的文化自信愈发坚定,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长城颂》能够进入国家级殿堂,向世界展示中国漆画艺术的风采。在创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优秀的漆画创作,一要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强调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国气派;二要弘扬中国漆艺的学术传统,推动传承与创新融合共生;三要坚持艺术与科技结合,开阔创作思维,增强绘画表现力;四要端正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传递高尚的精神追求。希望《长城颂》的创作经验能为这类创作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漆画艺术更上一层楼。(程向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