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彦扬
人们总能找到新的方法让《红楼梦》“乘风破浪”。一段450分钟讲《红楼梦》的超长视频,3亿人次看过,1282万点赞,这似乎是《红楼梦》的第N次出圈,但是同样带给人们惊喜。爆火视频出自抖音知识领域精选创作者@米三汉,他诙谐但真诚地告诉记者:“感恩在我26周岁这一年,辞世近260年的曹雪芹先生成了我的贵人。”非科班出身但摞书的窗台上放着《中国文学史新著》,在知识共享领域像“老牛锄地”一样“锄”了三年,终于迎来属于自己高光时刻。
当下《红楼梦》依旧持续在场。除了超长视频,还有互联网里“林黛玉”的200个混搭CP、网文世界里的红楼新脑洞以及曹雪芹纪念馆中红楼AIGC作品展览等各种样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副主编、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胡晴认为:“《红楼梦》是多棱镜,在不同时代折射不同方向,它与当代艺术或阅读形式结合,继续保持在场,这是它的幸运,也是当代人的幸运。”
长视频是“碎片化赛道里的缓冲绿洲”
沉稳的声线,客观的讲述,红楼故事娓娓道来。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北京曹雪芹学会《曹雪芹研究》编辑周哲仔细听了多期,“博主非常用心,例如讲到第七十八回宝玉祭晴雯《芙蓉女儿诔》时,利用平台特点精心排布,中间画面剪辑素材基本来自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以及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红楼梦》经典绘画等,左边列出人物关系,右边列出前情回顾”。其实,用心之处不仅在镜头前。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巨作,米三汉十分谨慎,学界未定的话题暂且不沾,尽量选取有基础共识的内容陈述。“我并没有‘解读’名著,只是尽量像有声书一样让大家‘听到’,哪怕是睡前读物为网友‘侍寝’也很好,只希望让大家觉得比读原著更容易上手。”
这条耗时5个月制作、共计450分钟的超长视频为不少人定了定神,就像周哲所说:“这是在快速碎片化的赛道上,营造了一片缓冲绿洲。”而米三汉说,视频的时长甚至“并非由自己所决定”,“只因为是长篇小说,所以就得慢慢读”。经典IP与超长视频的双重震撼吸引来了许多流量,慢慢地,流量转成了“留量”,点进来、留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该视频时长是观众所习惯短视频时间的几百倍,但从头到尾都有弹幕评论。相比主页里‘一口气看完’的其他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一口气’需要更多时间,即便如此,其播放量和评论量仍然一骑绝尘。这足见《红楼梦》对读者观众有着历久弥新的吸引力。”周哲告诉记者。
出于尊重原著的原意,细心的观众发现“米三汉在长篇剪辑里耗上了”,他的模式是大菜要炒、小菜也要上,长篇名著准备时间长,便会用短篇故事或经典情节为着急催更的观众“垫垫”,但视频长度多在半小时以上。米三汉告诉记者:“要是硬做5分钟也能做完,但是当码下所有故事线后,留下有用的节点,它就是长。”
从文学到文化到深入生活,有了“耳朵经济”和陪伴属性,更多年轻人对古代文学的胃口被勾了出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时长大于等于30分钟的视频播放总量同比增长210%,评论量同比增长307%,收藏量同比增长223%。在米三汉评论区,有条热评“好想知道看这账号的多大年纪”,跟帖回复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评论区发起“看完挑战”或是分享自己是如何“跟这条视频杠上的”。对此,米三汉并不意外,甚至觉得“理所应当”:“古代文学流传千百年,它不会折在一代人身上的,总会有人将它传承下去。我自己不算懒,也没觉得年轻人会不喜欢,我希望自己能持续用通俗且鲜活的语言,用年轻人的心态去做好古代文学普及。”
在赛博时代,阅读依旧是“慢慢养自己”
可以“士为知己者死”,不可以唯流量论。“短视频平台上,‘人情世故’似乎已成为古代文学的流量密码,人们想从名著中找到能奉为圭臬的行为准则,但我找不到。我会考虑如何讲得更有趣吸睛,但不会落入流量陷阱。”在近日的开放麦现场,米三汉从这部充盈着“女性美”的小说中选取了“刘姥姥”一角讲述他与《红楼梦》的共情时刻。“《红楼梦》总是意味深长。”在他看来,“刘姥姥是红楼故事中最特殊的人物,她出现时,咱们能短暂地把视线挪开去看一下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
米三汉可能是文学领域的“素人”,但他是一位“好读者”,每说一部古代小说便要做满功课。《儒林外史》是他“100期古代名著”系列中正在做的书,为此他翻阅不少研究,《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更是案头书。“我不想单纯复述,只能让自己慢慢变得专业一些,才有可能深入浅出地讲书。儒林外史系列我加了不少解读元素,也想看看大家是否喜欢我的思考,这也在不断摸索。”
阅读、做视频,为青年米三汉找到一处生活的锚点。三年前,这位山西青年“漂”到景德镇寻找生活的出口,经历着二十多岁的“阵痛”,他说:“人们说有困惑就读书,所以我就读呗,看能不能把自己从穷困和孤独中救出来。”在知识分享领域“锄地”三年,最终确定做名著视频。通常的工作日里,他上午看书,下午写文案或剪辑,晚上录音,十几分钟的视频一周一更,半小时的视频起码要做半个月。做《红楼梦》时埋身在巨量文字中,加上只有夜晚安静些,凌晨三点录音是常态。爆火后压力也随之增长,但再提到“阅读”,米三汉给出了沾满自己生命体验的答案:“阅读就是慢慢养自己,也不能说一本书就把自己煮熟了,正如汤越煲越香,我要慢慢来。”正如胡晴所言:“在数字时代,依旧有历史的、经典文学的眼光帮助我们解开困惑。”
这或许是年轻的“数字原住民”的精神宣言。日前首批抖音精选知识视频被收录进上海图书馆官网,一批年轻人向更多读者分享了自己涌向视频平台做知识共享者的故事:从军队退伍的知识博主“歌白说”认为,阅读和自己的生命体验轮番向自己输送灵感;博主“浪花姜”从阅读中挖到了历史的宝藏“边角料”,数字形式也在让更多年轻目光投向经典,嚼出自己的人生滋味,也为赛博时代的阅读注入新鲜士气。(孙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