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人画家李苦禅——以跋文抒人生体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文人画家李苦禅——以跋文抒人生体悟

来源:美术报2025-01-16 15:21

  作者:孙燕华

  以跋文体悟人生

  苦禅先生常以“笔记体”或“说部”的文体作画中题跋,以自己的体悟或讲述故事的形式,达到自警或教化的目的。观此类作品不但可以欣赏苦禅先生的精良笔墨,同时也体悟他对人世间的各种思考。

文人画家李苦禅——以跋文抒人生体悟

李苦禅 鲶鱼双蟹 1980年

  《鲶鱼双蟹》以寓言的方式对社会百态做了诠释。跋文为:

  鲶鱼在水中正游行,二支蟹挡住去路。鲶曰:“我乃鲶鱼也。”蟹曰:“鲶只是鱼类即有敌对之嫌疑耳。”于是蟹呈起坚甲势相动武,鲶不得已以圆滑手段迎之,往来十数回合,平势力敌,各不相下。有名氏评曰:坚甲者恃其刚,圆柔者仗其狡滑,是以各不相下也。余曰唯唯,为之记。岁在庚申秋月戏作以解无聊赖耳。老苦。

  画中两只蟹与一条鲶鱼各持其优势互争,最后打个平手。苦禅先生并未以告诫的口吻点化读者以结尾,而是“余曰唯唯”,意思是“我记住啦,”或者“是的是的”。以此回应“有名氏”的评议,并“为之记”,这种结语并非单纯地教育别人,倒是在警示自己,谦逊之意自现。

  读《秋味图》跋文:

  秋味。见君思有酒,念尔本无肠。白石山翁诗句。尝咬菜根牙齿坚,蔬菜可养廉,可清洁身心,盖淡薄可致远,复能清心耳。辛酉夏月客桂林榕湖滨,数友朝夕畅谈,研求绘事,殊可乐也。八四叟,苦禅即题记之。

  苦禅先生的行文颇有古风,“起承转合”是必须具备的:自“见君思有酒”为起,至“复能清心耳”为承,“辛酉夏月客桂林”至“殊可乐也”为“转合”。最后注明“八四叟,苦禅即题记之”。文中白石老人的诗句大有来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众人在大观园饮酒吃蟹作诗,贾宝玉即有“横行公子竟无肠”之句,可见无肠公子早有流传。写意画如此构图,颇具新意,白菜、螃蟹、蘑菇各居上下,中间以大篇题字铺满,画中秋味意浓,书法有度,酣畅淋漓,真气乃出。

文人画家李苦禅——以跋文抒人生体悟

李苦禅 採菊东篱下 1972年

  与诗画观新解

  苏东坡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论受到历代名家的首肯和追随。及至苦禅先生时代,传统古诗词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国画中的诗意,或以诗句配画的形式亦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主题性绘画,最后题画名。

  苦禅先生的国文基础很好,泛览历代各大名家的作品,确保他在创作中,依然保存着古诗词的意境和气韵,颇为难得。

  陶渊明(靖节先生)的诗是文人画家们最常画的题材,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境,苦禅先生有三幅不同的构思。

  《採菊东篱下》跋文曰:

  採菊东篱下,抬头见南山。悔迟老人亦有此本,可谓不谋而合矣,苦禅。

  这是历代影响最大的古诗之一,画家们以此作画者多不胜数,但是能通篇阅读全诗,并理解其意的并不多。

  诗的前两句首先描述了陶渊明的生活环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境界不好画。

  诗的后两句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日夕佳”和“相与还”尚可组画,但往往会流于俗套。“有真意”和“己忘言”就极难表达了。

  苦禅先生有三幅和此诗有关的作品,《採菊东篱下》,作于1972年。此幅直接用诗中之句,但“悠然”二字改为“抬头”。传世本中还有“悠然望南山”一说。此处且不讨论。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悔迟老人”,他就是明代大家陈洪绶,晚年削发为僧,更名悔迟。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苦禅先生的用意了。他把自己排列在悔迟老人之后,且说与之不谋而合,这是文人对文学艺术传承的自觉性的体现。

  《白菊》画中跋文:

  靖节所爱依然存,赏欣者安在哉。己未初夏月,作于京华,八十二叟,苦禅。

  古人多用“字”和“号”相称,以示尊敬或亲昵,此处亦然。靖节即人陶渊明的私谥,即自己给自己封的谥号。他所喜爱的菊花依然俟时开放,然而欣赏它的人还在吗?画中以一株白菊似陶公影像,孑然独立,倚仗临风,与石为伴,高洁傲霜,苦禅先生敬思古贤之情跃然纸上。这是绘画中化景物为情思的佳作。跋文承续陶公爱菊起,以安在设问收尾,频添思念之愁绪。此画构图,菊花纵立上冲,横石略斜,配托主角。再以枯枝、苔点均衡布白,展示空间,简炼概括。作品以菊之尚存,陶公安哉的氛围,发思古之悠情。

  《抬头见南山》依然出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然而苦禅先生以全新的画面,诠释了他的内心世界。

  “悠然见南山”轻松愉悦,是采菊间隙时的心境。“抬头见南山”本已经改变了气氛,而画中的构图全然改变了原诗的意境。南山似一尊佛像,庄严伟岸,山腰浮云环绕,云下是茂盛绽开的黄菊花,朵朵丰满,还在呈生长之势,是苦禅先生怀着严肃的心情仰视南山之尊位,或者说对先贤前辈崇敬心境。若以原诗最后两句作诠释,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倒也有趣。

  一首传颂千年的诗,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创作出不同的意境和内涵的作品,大约只有达到陈师曾先生说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个文人的标准才能做到。

  这种境界正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故而,苦禅先生题了“绝似香山老居士”以表达了他作画的目的和心境。

  (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篇小说《体察师的日子》:假定性前提下的人性复苏书写

  • 王 蒙:穿越千年龟兹,舞动中华文明的璀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