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建南
展览:
四时玩趣
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迎春展
展期:
展至2025年2月26日
地点:
中国美术馆
春节将至,中国美术馆在三层展厅举办了极具节庆气氛的“四时玩趣——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迎春展”。恰逢中国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展来得正当时。
古人的四时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此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感而发。但只有我们认识到古人的四时观念与今人所说的一年四季存在差异时,才能深入理解欧阳修从游玩中体验到的乐趣。
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来自于何处?答曰:观象授时。早在远古时期,古人根据对天象的观测与记录总结出一整套时序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而今天我们所用的按年月日安排时间的方式为“舶来品”,这种全世界通行的时间体系与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劳动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时间表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错位。不同的时间表指导着不同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在时空上便形成了古今中外的差异。
公元1046年,担任滁州太守的欧阳修与友人们聚会于醉翁亭下,他们欣赏周围景色并与当地百姓同乐,这种快乐及快乐的来源恰恰符合“四时玩趣”展的主旨——游玩的乐趣是在古人的四时序列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亲密接触后获得的结果。
沿着这样的思路,就不难品味出“四时玩趣”展中那些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寓意了。
吉年送子 薛玉琴 农民画 陕西安塞 年份不详 纸本
大坐虎 胡深 泥塑陕西凤翔 20世纪90年代
除夕夜 沈仕清 农民画 江苏淮安 现代
四时中的动物
展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动物形象,这与中国古人创造的时序观念息息相关。古人很早就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天干地支”中的地支,也就是“十二生肖”体系,早在东汉,思想家王充便在《论衡》卷三的《物势篇》中提到十二干支对应的十二生肖。
虎,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史前时期的虎岩画开始,中国人的崇虎观念已有近万年历史。虎作为“百兽之长”,是勇武、胆量和气魄的象征。传统文化对虎的崇拜,渗透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虎头帽、虎围嘴、虎头鞋到布老虎、大坐虎、大叫虎,再到包含各种老虎造型的剪纸和年画。中国人从自然界中提炼虎的真实形象,经过艺术上的奇思妙想,最终融入自己的生活体系,成为常见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一转换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在道德标准和审美上的追求,也验证了中国人创造美的卓越能力。
在陕西凤翔,虎被视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按当地风俗,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亲友会赠送坐虎置于炕头,以表达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
展品中的凤翔泥塑坐虎取前腿立、后腿蹲坐、头侧转的姿态,身上涂绘五彩,形体简约概括;山东高密泥塑叫虎咧着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精气十足。泥虎的肚子里有个哨子,将头部和尾部一推一拉,能发出呜呜的叫声。虽然两地的泥虎从整体造型上看与自然界中的真虎相距甚远,但却都精准地抓住了虎的神气,于勇猛威武中透出和善可爱。
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造型憨态可掬,头大、眼大、嘴大、身小的造型既保留了虎的勇猛威严,又增添了孩童般的天真稚气。陕西洛川的布老虎身上绣着花饰;华县的平绣虎形围嘴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又不失护佑儿孙的寓意——人们希望借助老虎的威武恫吓鬼魅;山西芮城的鱼尾老虎在后半部分和尾巴上绣有鱼鳞纹,借寓年年有余。
龙的形象常常与虎一同出现。以竹节串联而成的竹龙是旧时民间颇为流行的一种儿童玩具。山东泰安的竹龙由几段事先熏黑的竹节组成,民间艺人再刻上如鳞般的花纹,龙头上添加带弹簧的红缨,当竹龙扭动时,红缨便会不停抖动,既有装饰美感又十分生动。江苏邳县的竹蛇(俗称小龙)则更具仿生的效果,拿着竹龙的尾部左右摇晃,会产生像游龙一样蜿蜒盘旋的动感。
“蛇盘兔”剪纸将两种动物按照中国人的意愿结合了起来。山东济南有中秋祭拜月拜兔神的习俗,当地把泥塑的兔子叫做“兔子王”。展陈中一件泥塑为兔首人身,虽正襟危坐,然双臂可通过内置机关上下挥动,仿佛仍在不停地捣药。
先民在漫长的渔猎生活与生产劳作中逐渐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文化,继而沉淀为民俗生活的祭拜活动,也渗透在民间美术作品中。
新春乐 龚琦 彩塑 江苏惠山 1999年
平绣五童捧冠马甲 佚名 服饰 陕西 20世纪80年代
和气致祥 马家树 风筝 北京 20世纪90年代
农耕中的童趣
中国民间艺术深深根植于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
来自四川自贡的一组木玩具展现出一系列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的劳作活动:拉锯、推磨、打稻谷、打铁,有趣的是,这些活动主要由猴子来执行。地处河南西部山区的卢氏县出产一种以猴为主体的活动木玩具,如猴爬竿、猴翻杠、猴猪舞大刀。它们制作虽简,却无不透露着猴子的顽皮与机警,反衬出人类的童真和童趣。
从古至今,风筝作为一项广泛的民间娱乐活动一直与童趣相联,历代诗词中也多有刻画。中国美术馆藏有各地风筝约400余件套,本次展览挑选出其中表达美好寓意的作品展出。河南浚县的传统泥塑鸽子和禹县的陶器“水鸟口哨”均表达了人们自古对鸟类的喜爱。
在童心的驱动下,民间艺人用双手、巧思和朴素的材质创造出许多极富想象力和焕发童心的作品,在远离科技的时代,充盈着孩童和成人的内心世界。本展希望借助这些传统玩具,引发观众对童年这一亘久不衰的创作母题的追忆与思索,从而达到古今之间的情感共鸣。
蛇盘兔 胡凤莲 剪纸 陕西安塞 现代
黑猪围嘴 佚名 服饰 陕西蒲城 20世纪80年代
日常中的寓教于乐
万物之始,人们总是心存感激。中国人热爱生命、重视生命,在持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多子多福”观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家族的集体记忆之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养育历程中,中国人不断将美好的祝福融入其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再经民间巧手的创造,实现了实用价值与象征意义的双重呈现。
中国西北地区普遍以青蛙、鱼的造型制作儿童睡眠用的枕头。在枕头的中间通常会挖出一个孔洞,防止小孩子在侧睡时耳朵受到压挤,这类枕头也被称为“耳枕”。耳枕上常以刺绣或堆花的工艺装饰五毒、花鸟等图案,表达祛病护佑生命的寄托。蛙、鱼等造型又与“多子”等生殖繁衍主题息息相关,老百姓对新生命及其健康成长、绵延不断的渴望可见一斑。
东北广大乡村地区的老人则喜欢在新生儿满月时缝制虎、鱼等肖形枕作为贺礼,而陕西陇县却流行送猪枕。猪在传统文化中主要是财富的象征,以猪形作为小儿枕头、玩伴,是希望孩子能够吃得好睡得香,健康成长。
健康成长不止于身体,更在于精神。传统民间美术中常常利用年画、彩塑和木偶戏等形式将各种具有道德教化、劝诫和励志作用的故事以具象直观的方式加以呈现,使人们在娱乐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江苏惠山泥塑《杨门女将》《穆桂英》与苏州桃花坞年画《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家女将征西》和《岳飞精忠报国图》形成了呼应,这些故事均取自民间演义,属于旧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水浒人物和三国故事中关羽形象的泥塑则表达了民间对忠义的赞颂。
天津杨柳青年画《楚灵王贪恋细腰宫》向民间传达出上层社会的自我警示意识,《竹林七贤》则是传统士大夫文人生活的民间化传播。中国的传统文人教育一般经由研读经史子集和操练琴棋书画来实现,相对于此类庙堂风雅,地头垄上、炕头灶台、戏台内外则成为民间实践教育的最有效场所。民间艺人将中华民族的爱美之心与求仁之志巧妙地汇集于一件日常器物之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展陈中呈现的多件手工缝制的背心和马甲充分体现了这一成果,如陕西的平绣戏文背心上展现了《三娘教子》《杨门女将》等戏曲场景。
实用与美观的结合,玩与趣的相映,承载着先辈们根植于土地的生命理念,于不经意间提醒一代代中国人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不断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返归生命的本真。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民间美术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逐渐失去原本的意义,甚至在新的生活方式中被遗弃,重新审视那些儿时的玩具,召唤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不辜负先辈们充满生命智慧的创造。
(图源/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