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一代的“宝玉”怎么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新一代的“宝玉”怎么唱

来源:文汇报2025-01-23 16:53

  作者:柳青

  浙江小百花的新编越剧《我的大观园》首轮演出,一票难求,接连两晚,主演陈丽君多次谢幕,满场观众仍高喊着她的名字,不愿散去。这样的场面在戏曲演出的现场多年未见了。

新一代的“宝玉”怎么唱

  新编越剧《我的大观园》首轮演出,主演陈丽君多次谢幕,满场观众仍不愿散去。(演出方供图)

  戏名《我的大观园》,老年宝玉回望大观园里的青春一晌,身处白茫茫一片大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往事是他脑海里的幻灯片。这是围绕着贾宝玉的大男主戏——他的视角,他的回忆,他的感悟,姐妹们是他凝视下的飘渺残影。鲜花着锦的繁华落幕,能留在观众记忆里的印象,也只剩下“这一个”贾宝玉。陈丽君的扮相清俊,有一种低于她本人年龄的天真和青涩,不染纨绔气,这样干净且不顽劣的“宝玉”,是符合现在年轻姑娘们心愿的“好哥哥”。

  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片段通过社交网络爆火“出圈”,过去的一年多里,越剧演员陈丽君被贴上“流量”标签,《我的大观园》引燃戏曲演出市场,也被视为“流量”效应。但陈丽君演贾宝玉,毕竟与“明星话剧”“流量演剧”不同,她不是被粉丝前簇后拥地进入她原本不熟悉的领域,她本来就在越剧舞台上,也渴望更自信、更有底气、更长久地留守于越剧舞台。她有些憨气地声称:“来看我的不是粉丝,能进剧场的都是戏迷。”如果《大观园》换了主演,有没有同样的票房?贾宝玉哭吟“为了爱,活下去”的时候,还会满场抽泣声此起彼伏吗?答案是可疑的。但因此质疑一个青年演员不足以为剧目和剧种“引流”,倒不如追问一句,在坐满了年轻观众和新观众的剧场里,《大观园》给她们提供了什么?

  “新编”本该是剧场的常态,经典作品应该以复数的形态存在于舞台上,《红楼梦》这样丰富多义的文本,更不必苛求一个特定演出版本的唯一合法性。现在作为经典传承的越剧《红楼梦》,在1958年首演时,那也是一部新编戏。编剧徐进不强求包罗小说内容的情节完整性,而是参考清代红楼戏的折子戏,突出宝黛爱情主线。这个新编戏的剧本,被文学史家王季思收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徐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出了不愧对小说原作的新的文学剧本。《红楼梦》在上海首演时,主演徐玉兰和王文娟是人气更胜当今任何影视顶流的超级巨星,人红,戏更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想当初,妹妹初到我家来”“问紫鹃,妹妹的诗稿今何在”……这些唱腔唱段唱遍大江南北,也由徐玉兰和王文娟传给她们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即使她们告别舞台,总有越剧新人在台上唱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徐、王演《红楼梦》,万人空巷,传承给她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观众也还在,哪怕老观众不在了,新观众仍能被吸引。

  戏以人传,演员很重要,而关键词在“戏”。昆剧泰斗俞振飞看范瑞娟和傅全香演《孔雀东南飞》,他羡慕越剧行当有南薇这样的好编剧:“唱词接近原诗,又明白如话,注意音韵。演员歌来,酣畅淋漓;观众听来,舒心惬意。”他那时希望昆剧能“以越为鉴,推陈出新”,意思是从旧的文本里写出新意,同时新的作品能演下去、传下去,成为新的经典。正如范瑞娟和傅全香的《孔雀东南飞》,从20多岁唱到60岁,“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这段深情婉转的生旦对唱,当原唱的老艺术家离开舞台,尚且年轻的茅威涛和何赛飞接着唱,她们功成名就以后,今天的小生小花旦们还在传承演唱。

  《大观园》的首演之夜,蝴蝶剧场里的欢呼声足以震惊当下的戏曲界,女孩们呼喊她们心爱演员的名字越是激昂热烈,这热闹背后的遗憾也更刺心:演员和观众都是注入中国传统戏剧躯体的新鲜血液,而她们在此时此刻的舞台上得到了什么?表演的现场转瞬即逝,未来谈到《大观园》,除了宝玉挨打时惊悚地从舞台高处滚落,除了林黛玉谈论《西厢记》说出“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惊人之语,除了陈丽君本人的舞台形象,能有任何与戏曲本体相关的、哪怕一段唱腔从此流传吗?(柳青)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灿烂的风和海》:城市空间的诗意重构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