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之 远
从古代的“璆琳”“琉璃”到如今的当代玻璃艺术,历史长河中淬炼而出的玻璃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透明与反射的特性,承载着真实与虚幻的双重世界。近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内,一场聚焦玻璃艺术的学术盛宴——“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学术论坛架起沟通的桥梁。此次论坛作为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共同探讨玻璃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价值。
《有花的田野》 李玉普 吴光荣 张春艳
常被视为“舶来品”的玻璃在中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由于其起源最初受到西方玻璃制品和制作技术的影响,也被赋予中西方交流的特征和内涵。21世纪初,随着国内艺术院校相继开设玻璃专业或相关课程,以玻璃为媒介的作品正式进入人们视线,并逐渐建立完整的现代玻璃艺术学科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玻璃艺术形式和审美文化。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馆长杭间表示,如今的玻璃、漆艺、金属等艺术作品,恰恰是利用中国的传统材料和技术,在回应当代的观念表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逾界3号》 何辉
玻璃艺术作为一种持久而弥新的力量,一头连接着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一头又通往现代创新的无限可能。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绍斌认为,玻璃艺术对于开发当代艺术本体的核心价值有着重要意义,除了对材料、技艺、人才的拓展之外,还有玻璃的本土价值、民族价值的体现。玻璃烧制技艺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不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艺术创作中,对于玻璃本土化的语言还有很多内容待挖掘。又如杭间所言,未来玻璃艺术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探索的层面,更应该深入挖掘其观念表达的内涵——不仅要注重技艺的精湛,更要强调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传递,在创作中融入更多对社会、文化、人性的思考,使作品具有更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玻璃因其灵活的可塑性常常被描述为“物质的第四形态”,结合艺术家的创造力,以手工艺形式呈现出的玻璃艺术凸显实用功能和材料表达。正在展出的“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中,艺术家们大胆突破传统玻璃工艺的边界,通过吹制、铸造、热熔等精湛技法,将玻璃变幻成形态各异、质感丰富的艺术品。有的作品以灵动的线条勾勒出梦幻般的空间架构,似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的凭借细腻的色彩层次晕染,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氛围,触动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愫;还有的巧妙结合新型光影技术,让玻璃在光与影的交织下,呈现出摄人心魄的视觉效果,挑战着我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既有认知。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玻璃艺术专业主任刘鹏结合展览谈道,本次展览“真实与虚幻”的主题涵盖面非常广,也比较抽象,能够让艺术家以玻璃为介质参与其中,也让很多玻璃艺术的跨界实践得以彰显,可以窥见当代艺术美学的转向和精神定位。而这个关于手工的回归和体验,也体现了玻璃的疗愈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艺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如今3 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程乐观看待智能时代的影响:“手工艺者的创造力是最直接回应科技影响的‘武器’,要善于利用数智技术这个具有时代特性的生产工具,二者的结合更应该注重思维融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黄晓望同样认为,数智时代探讨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维和观察方法的改变,还应关注在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手工艺在物质体验方面的独特价值。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既有艺术创作者,也有教学实践者,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长期坚守。玻璃艺术是艺术家对其观念上连续性的坚守和思考的再现,如何运用玻璃材料语言特殊的属性来表达自己对当下社会真实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实现玻璃媒材的突破创新,也是论坛中的一大议题。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郑闻卿提到从媒材到媒介的转变,强调挖掘玻璃的超物质属性和可能性,要将其纳入宏大的艺术语境中考量。在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李振宁看来,创新的前提是真诚,并借“真诚”这一关键词阐述了自身的创作历程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李静从中西对比角度谈了玻璃艺术的发展路径,认为只有把观念真正融入到当代艺术的体系或融入到艺术史的写作中,才能真正实现玻璃艺术所追求的目标。
新时代语境下,工艺美术发展演绎着守正创新、融合共生的精彩故事。如何平衡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如何在保持艺术创作个性的同时利用科技赋能,如何深入挖掘玻璃材料的内在价值以实现艺术表达的突破,都是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而这场学术论坛通过不同视角的探讨,开启了玻璃艺术绽放在传统与创新交融中的新路径。(之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