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 洁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临近,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推出了他的新作《过年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春节文化深处的大门。
“春节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只要踏入春节的门槛,就能读懂中国人。”冯骥才多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春节申遗的积极倡导者。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过年书》中,他以50余篇关于春节的文章和访谈,从春节回忆到习俗,从非遗保护到文化思考,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年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它是数千年历史中不断创造、选择、约定俗成和不断加强出来的。它通过大量密集的民俗方式,五彩缤纷的节日包装,难以计数的吉祥图案,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的景象。”冯骥才说,其中既有视觉(颜色与图像)的、听觉(鞭炮与拜年的呼声)的、味觉(应时食品)的,又有嗅觉(香火和火药)的,它们占有了我们所有感官,直到心灵,让我们被自己创造的文化迷住。
每到年关将至,两种心理便会从中国人的心中自然涌起:祈福与辟邪。它们贯穿于过年的行为与装饰之中。例如,民间年画中的门神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手执兵器、威风凛凛的武门神,用于辟邪;另一种是托举财宝、笑容满面的文门神,用于迎福。过年时大红色的广泛使用,是因为它象征炽热的阳气。在中国人看来,邪气属阴,必须用阳刚之气驱散。而“福”字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春节最核心的符号。“福是好事情,也是好运气。再没有一个字能像福字纠结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与心怀的梦想。它是广大民间最理想化的一个汉字。”当美好的愿景,化身为一个个“福”字,端端正正、浓笔重墨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板、照壁和屋里屋外最显眼的地方,冯骥才说,这时候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过年最重要的不是吃喝穿戴,而是对生活的盛情与企盼。
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过年的习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辟邪之物为例,中国人往往把伤人的猛兽变得可以亲近,造成心里的祥和与安全感,比如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孩子们头戴的虎头帽、脚穿的虎头鞋等。龙掌管着雨水和洪水,狮子是万兽之王,天下无敌,中国人过年时却拿它们出来耍一耍,这就可以减轻平时对它们的畏惧,还可以借助其威,驱逐邪魔。这不仅表明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主动性,对环境的融合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乐观和幽默,还显示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至高宇宙观。
中国人的巧思和情致还在各个细节之中。例如,“瓶”与平安的“平”谐音,瓶子便被赋予了平安吉祥的寓意,频繁出现在年节图案中。瓶子与爆竹搭配,寓意“竹报平安”;与如意搭配,便是“平安如意”;与四季花卉搭配,象征“四季平安”;与各种物品搭配,则寓意“岁岁平安”。
此外,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通过倒计时和狂欢来迎接新年,而是静静地“守岁”,在冯骥才看来,过年时中国人的心理更为复杂,情感也更为深沉。“守岁其实是守护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表达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情感。”无论是唐太宗在《守岁》诗中所写的“迎送一宵中”,还是苏轼笔下的“儿童强不睡”,都生动勾勒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场景。一方面,大家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表示深切的留恋;另一方面,通过漫长的守夜,人们也完成与天地一年一度的“天人合一”。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产品日益多元的当下,过年的意义会不会被消解?
冯骥才坦言,他也曾感到困惑:在过去,过年不过是吃点肉、放几挂鞭炮,既没有电视春节晚会,也没有新春音乐会、新商品展销,更没有丰盛的全家福大餐,但人们过年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反观现在,这些应有尽有,人们却抱怨年味太淡。
“我们常常怀念过去的年味,但如果真的按照那时的方式再过一次年,说不定会感到更加空洞乏味。”冯骥才说,在很多人看来,过年似乎就是大吃大喝,似乎一旦满足了吃喝,年就没什么意思了,这其实是对“年”的一种误读。实际上,吃喝只是过年的一种外在载体,更关键的是年所承载的深刻意义。以吃年饭为例,其中蕴含的团圆氛围、浓厚亲情、子女孝心,以及全家人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与衷心祝愿,才是过年的核心价值。
年,归根结底是精神的。几千年创造的各个地域千差万别灿烂缤纷的年文化,这里边还包裹着我们民族对团圆、慈孝、和谐、平安和幸福执着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理想,既有着清晰而坚定的目标指向,又饱含着动人心弦的浪漫情怀。它并非高悬于天际的虚幻愿景,而是在中国人为筹备新年忙前忙后的 “双手” 间,在急切赶回家过年匆匆的 “步伐” 中,一点点照进现实,完美地诠释了冯骥才提出的“生活被理想化,理想被生活化” 这一理念,成为中国人岁岁年年传承与践行的文化密码。
冯骥才还特别提到春节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人试图设计春节符号。但其实节日的符号原本就在节日里,是因为需求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就像西方圣诞节的圣诞树、万圣节的南瓜灯一样,中国春节的福字、端午的龙舟、中秋的玉兔、元宵的灯笼。只要人们需要它,它就不会消失,还会不断被创造。例如,现在有一种比大拇指指甲大一点儿的微型“福”字,可以贴在电脑上。
“只要我们始终紧拥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年的灯笼就必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冯骥才说,年是中国生活和文化中浓烈醇厚的一缸老酒,是潜在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文化心理与情感,逢到岁时就要发作,就要“回家过年”。“回家就是为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意味着故乡、热土、父母、家园、血缘、根脉。这一天是人们创造的文化为自己规定的团圆的时刻。因此,这一天的文化氛围是激情、温馨、和谐与富足……”
在《过年书》中,冯骥才用深情的笔触写着对“年”的认知和感悟,他希望,随着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能在中国和世界的现代文明中散发出更璀璨的光彩,让文明更加文明。(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