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岁朝图中的春天故事:春到人间草木知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岁朝图中的春天故事:春到人间草木知

来源:北京晚报2025-02-04 10:19

  作者:何渭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也有着吉祥的含义。立春在春节之后,延续着春节的内核,每当节日到来,明明是天寒地冻之日,但家家户户都在围炉欢庆,阖家团圆。白居易曾说:“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而王安石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天代表着新生与希望,这些含义都在与“春”相关的节日中展露无遗。

  《四时雅韵:古画中的岁时记》范昕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清 郎世宁等《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明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

  春节各种习俗丰富多彩,贴门神、放爆竹、吃饺子、拜年、祭祖……承载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而文人墨客们也不闲着,春节和春天给了他们无限的灵感,这在古代也衍生出了为庆贺新年而绘制的节令画——“岁朝图”。历代画家作岁朝图,含有元旦开笔、预祝一年万事吉利之义,图中不仅有美好的祝福,也留存了古代中国春天的欢腾景象,为千姿百态的年俗活动留下了生动的图档。

  中国传统绘画尽管不以写实取胜,却在摄影术尚未问世的漫长时光里,以别样的方式为时序更迭留下珍贵的图证。这本《四时雅韵:古画中的岁时记》就收录了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古人画作,打通艺术、历史、民俗、自然、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将古画中的岁时记娓娓道来,涉及的古画多达数百件。作者范昕试图在春、夏、秋、冬四个篇章中用若干关键词串起古画,以及古画所映照的该季节的节日、节气、风物、风俗,凝聚起特定时节的精气神,以期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时间的力量”。

  乡村人家怎样过年?现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晚明画家李士达的画作——《岁朝村庆图》,就反映了明末一水村中居民过春节的景象。画面以山水为背景,画面中央,一处山村被细致地勾勒出来。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近处,溪水潺潺,板桥横跨,屋宇房舍错落有致。画面中,人物形态各异,有的在屋内端坐交谈,有的在林中穿梭嬉戏,还有的正在捕鸡斩鸭,准备节日的盛宴。儿童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将岁朝的喜庆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画中还有一些彩蛋,值得慢慢挖掘,比如画面中间偏下的篱笆墙外,两个正在行走的童子,沿街叫卖春饼。春节与立春有着深厚的渊源,时间也相差无几,所以在春节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人们也有吃春饼喜迎春季、祈盼丰收的习惯。而不远处的村舍里,两人临窗而坐,桌上放置着方形格盘,盛放着不同色彩的菜肴,此为春日特供的“春盘”,这是古人春天中特有的人间烟火。

  在这幅画中,李士达巧妙地运用了笔墨和色彩,将山村的宁静景象和节日的喜庆氛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黑墨并没有让画面显得沉重,细致地勾描反而衬托出画面的典雅干净,淡淡的色彩点缀,并没有太突兀,而是让人物动了起来,让景色从平面中跳脱出来。《岁朝村庆图》反映的古代人民对家庭团聚、和谐生活的珍视和向往,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

  说完了乡村过新年,那富庶人家过新年又有怎样的讲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宫廷画家姚文瀚的画作——《岁朝欢庆图》,就描绘了大户人家在新春之际于宅院内团圆欢聚的情形。图中大宅之内,正厅摆设酒食,长辈们则端坐厅堂,或许是在聊天,又或许是在观看满堂的儿孙子女嬉戏玩闹。家仆们则忙前忙后,穿插点缀于画面之中。远处阁楼上,几位男仆正在合力悬挂大灯笼;后院偏房中,女仆们正在忙碌备餐。庭院中,孩子们则是欢乐喧闹,有的燃放爆竹,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摆弄玩偶,让画面中央的空场中热闹了起来。其中,孩童们打鼓的场景尤为引人注目,这种鼓叫太平鼓,早期是一种来自满族妇女的集体歌舞,太平鼓活动在每年农历的腊月初一至来年二月初举行,所以也叫“迎新鼓”。孩子们欢乐地敲打太平鼓,则寄托了人们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虔诚期盼。

  在各种岁朝图中,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作画元素,一方面孩童玩耍无拘无束,让严肃的画面活泼了起来;另一方面,孩童的数量多,也意味着多子多福,是好运势好兆头。而画面中,三进院落,叠石假山,庭院中的火盆烧着松枝、芝麻秸,寓意着新的一年将红红火火。室内布置着“四季花卉”大立屏,瓶插牡丹,无意中都在透露着富贵之气。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大户人家的春日新年。

  到了帝王,岁朝图则有了更为严肃的意义,一般皇宫之内的事情兼具国与家的双重意义。这也让有帝王参与的岁朝图更加讲究礼制规则,有了替帝王宣讲仁义道德的作用。在众多岁朝图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由宫廷画师郎世宁与沈源、周鲲、丁观鹏联合绘制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画中是关于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在春节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情景。乾隆对新年伊始的第一天尤为重视,每到这一天,他都会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宫苑内点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同时,他还会认真书写《心经》一册,以示庆贺。这幅画作正是将这番情景描绘了出来。

  画中,乾隆不仅作为帝王,更是作为一位慈父,画面中乾隆显得平和安详,他手持如意端坐在廊下的椅子上,一边欣赏屋外的雪景,一边看着皇子们玩耍。他们一起燃放爆竹,一起完成新春习俗,一起享受岁朝时节的欢乐时光。这种亲情的流露,让画面充满了爱意与温情。同时,画中的皇子们形态各异,有的天真烂漫,有的活泼可爱,展现了皇家子弟的童真与童趣。

  但是,作者也提到这可能只是乾隆的美好想象。一些未被归入岁朝图的界画、历史画,则透露出紫禁城里过大年更为真切的线索。无论是《十二禁御图之太簇始和图》还是《万国来朝图》反映的都是皇家大气威严,帝王受到顶礼膜拜的场景,并没有那么温馨。这也是中国画的妙处,在似与不似之间,虚与实之间,若即若离。既是人文写照,也是艺术作品,存在着虚构的成分。

  岁朝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独特题材,它与春节、立春、春天密切相关。所谓“岁朝”,即一岁之始,通常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起初人们以鲜花、蔬果、文玩等供于案前,以静物摆出画面,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传达美好的新年祝福。而后,逐渐发展出展示新春面貌的风景人物图,留存了大量的节日习俗和历史画面,也成了一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档案。书中通过对“春”的追索,以“岁朝图”为线,与读者共同探究古人的春节是怎样过的,用更为形象的画面讲述中国人与春天的故事。(何渭)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哪吒2》的青春成长:昔日小刺猬,蜕变穿山甲

  • 【网络中国节·元宵】闹元宵,解锁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密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