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哪吒:从剔骨还肉到父慈子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哪吒:从剔骨还肉到父慈子孝

来源:扬子晚报2025-02-05 09:50

  作者:冯秋红

  没想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最动人的力量来自情感: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三组亲子关系构成电影最大的看点:哪吒与父母、敖光敖丙父子、申公豹与父亲弟弟……三组人物皆相亲相爱、渴求上进,在现实的天罗地网中力求打拼成仙,却又屡屡被碰得头破血流,由此铺陈出厚重的情感基石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于此,经典故事完成当代化再造,与时代的情感、价值汇合,引发多个年龄段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封神演义》一书写哪吒“剔骨还父、析肉还母”一节极为惨烈:哪吒厉声叫曰:“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罪?……我今日剖腹剔肠,剜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你们意下如何?”……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后自剖其腹,刳肠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归泉……1979年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延续这种设定,表现出哪吒对整个封建社会父权的反抗精神、试图摆脱社会和家庭的束缚寻求自我实现的个性理想,但在当下,社会环境、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设定,已经很难让当下人尤其是年轻人共鸣。

  《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前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父慈子孝的设定,但把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和保护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难过时的一句“我懂你”,简单却温暖;殷夫人追着哪吒一路叮咛像极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母亲形象,哪怕哪吒变成刺猬,母亲也会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当哪吒想要牺牲自己保全父母时,殷夫人果断打掉了毒丸……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哪吒最坚强的后盾,给了哪吒喊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勇气。

  帅出天际的东海龙王敖光和儿子敖丙,更是圈粉无数。电影院内,当敖光变身人形的刹那,一片惊叹声情不自禁地响起。当护子心切的敖光主动跟儿子说“对不起”,自责在儿子身上寄托太重的希望时,天下父母都会为之共情。

  而一直以来的反派申公豹,像是小乡村里飞出的唯一的金凤凰,也在弟弟的膜拜、父亲的希望中,完成向正派人物的逆转。他肩负着豹妖全族的希望,只是“我命由天不由我”,一句肺腑之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撼动”,像极了打拼不易的普通人。

  原来,这些改编,都融入了导演饺子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受。毕业于名牌大学药学专业、大三开始自学三维动画的他曾在家啃老三年,而母亲始终包容宽厚,“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之中。”三组家庭,亲情之暖,为影片注入了丰沛的情感,熨帖了当代人的心灵,使之成为一部当之无愧、老少咸宜的春节合家欢影片。

  十分吸睛的,还有哪吒敖丙的兄弟情。“去看哪吒,却被敖丙圈粉”,朋友圈有人如此感慨。那条被哪吒抽筋扒皮的恶龙,在导演饺子的神来之笔下,已化身灵珠投胎、温润如玉的君子,是被困龙族最后的希望。哪吒敖丙,也从不共戴天的仇敌变身并肩作战的兄弟,变成一对互为镜像的“冰与火”的存在。两个少年在对抗与和解中的共同成长,扣人心弦。当东海龙王敖光问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吗?”哪吒回答:“我想试试”,观众一秒动容。不惧天命、反抗强权霸权的兄弟俩,甚至让人联想到了主力工程师清一色“90后”、由各名校高材生组队的DeepSeek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在AI赛道上打破规则,重塑秩序。而平均年龄28岁的哪吒制作团队,也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完成中国动画工业从“代工”向“原创技术输出”的关键转型。“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哪吒敖丙掷地有声的宣言,何尝不是当代年轻人拼搏奋斗的风貌写照,寄托着国人无尽的希望?!

  时隔五年半,“吒儿”归来,不断创新的新时代下的哪吒故事,在观影数据狂飙之际完成文化破圈。影片汇聚国内外100多个团队,4000多名工作人员,用1900多个特效镜头、1万多个特效元素,带来强烈的视觉盛宴。十二金星在六星连珠之际的全息影像开会,刷脸开门,穿越时空撕开“黑洞”的“虚空裂爪”等等,都令当下人会心。而大场面的营造,更是一丝不苟。千军万马都有各自的“妖设”,蟹锤怪拿着螃蟹构成的铁锤,章鱼将军的剑是曲线的触须,鲨鱼统领华丽的铠甲破破烂烂……任何一个虾兵蟹将,都得到了足够的尊重。瑰丽奇幻的想象力,与一流的技术和美学革命相结合,释放出创造性的动画能量。导演饺子说,“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断层领先的票房,说明了艺术创作的真诚是何等重要。(冯秋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尔善:以“封神”之名,探寻中国神话史诗的新境界

  • 社媒时代:非遗影像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潮”向全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