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姜莉芯
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
展期:展至2025年3月底
地点: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在于,它是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围绕一幅作品而展开的。
《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 卡拉瓦乔(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从对《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中光的描绘开始,提供了在修复过程中对原作身份的认证证据。展览中间部分可以看到影视资料片和一个12分钟的虚拟现实(VR)短片,它们分别介绍了卡拉瓦乔(1571-1610)人生中饱受争议、打打杀杀和东躲西藏的最后十年。VR中能看到卡拉瓦乔以普通人为模特而创作的《正在写字的圣杰罗姆》《捧果篮的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三幅作品原型人物。这些内容与修复过程中发现的元素相辅相成,比如接下来我写到的关于背景的黑色。展览尾声部分介绍了中国书画装裱,修复和临摹等传统手工技艺在修复国博馆藏书画的案例。通过中西方在修复过程中的差别,我们不难看出这次展览的真正意义:文明互鉴。
展览首先要回答的是,专家是如何判断《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卡拉瓦乔本人的作品的。在“用科学揭开画作的秘密”介绍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抹大拉的马利亚半躺的身体实际上并非被黑暗包裹。综合来自红外线和紫外线成像数据,可以看到洞穴、洞口点缀着叶子和植被。
展介上进一步指出,卡拉瓦乔最后决定用深色覆盖了这些元素,学者认为这个深色的背景“象征着邪恶与罪恶”。明暗对比下的人物上半身显得有点刺眼,学者指出照亮女性形象的光线象征着救赎。披风的天然红色让深色的背景和浅色的上身在视觉上对比更加鲜明。强烈的明暗对比正是卡拉瓦乔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罪恶和救赎,在其他细节上也有体现,包括展览画作题目中“沉醉”二字指明的忘我后的无法自控,人物脸上看到的眼泪以及提醒人们生命短暂的骷髅。
抹大拉是地名。展介中写道,抹大拉的马利亚,被认为来自加利利海西岸的抹大拉镇,是《新约》中提及最频繁的女性之一,基督的一位门徒。抹大拉的马利亚曾经是一名生活放荡的风尘女子,后来放弃了短暂的享乐,投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完成于1606年卡拉瓦乔的逃亡途中,那一年完成的还有另外一幅作品《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展览中的VR短片就是在这幅作品中结束了对卡拉瓦乔一生的介绍。可见这幅作品对解读卡拉瓦乔短暂一生的重要性。根据《圣经》记载,歌利亚身材巨大,力量无穷。牧童大卫用投石弹弓打中歌利亚的脑袋,并割下他的首级。据博尔盖塞博物馆的介绍,画中歌利亚的脸就是卡拉瓦乔的自画像。这是一幅送给教皇皇保罗五世以获得宽恕的“礼物”。当大卫看到被砍下的歌利亚的头时,他并没有得意洋洋,而是显得悲伤、忧郁和感动。剑上刻有铭文“H-AS OS”,是拉丁语“谦卑杀死骄傲”的缩写。
这时候,我们再看《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深色背景代表的邪恶,光亮代表救赎以及抹大拉的马利亚代表的转化,就更能理解卡拉瓦乔覆盖洞穴、叶子和植被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来自科学的揭示,观众对画面表现出的忏悔和救赎恐怕不会有那么分明。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中,洞穴、叶子和植被多是指美和自然。
在修复《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时我们看到“科学分析”;在修复国博馆藏一节中,我们看到“传统手工技艺”。前者突出的是科学和系统化,后者强调的是师承制度。在2016年拍摄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我们同样看到的是师承制度。中西方的区别可能正是此次展览要表达的意图之一:文明间的相互学习。
展览中看到装裱和修复中国画时使用的工具、材料和颜料分析方法。说到修复,在中国美术学院高级文物修复师张孝宅口述的《书画修复六十年》(2023)一书中,提到修复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的难点,可以作为对此次画展的补充。
1954年,傅抱石以郭沫若《屈原赋今译》(1953)为蓝本,创作了这幅“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中国画”。这幅画作的修复难度在于清洗霉斑,尤其是黑霉斑,它破坏原有的纸张纤维,腐蚀笔画和颜色。虽然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修复的技法,但是从这幅作品2016年以2.3亿元成交的拍卖记录中可以看出修复的完美。没有记载修复的详细过程可能与师承制有关,因为只有日复一日在师傅身边工作,才能学会技法的精微之处。修复后,画中两位神话人物——“与日月兮齐光”的云神云中君和“乘清汽兮御阴阳”的寿神大司命又恢复了往日风采。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画面上的浪漫主义,让人不禁想要回忆一下那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
郭沫若曾写道:“屈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热爱正义,是人民诗人、爱国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幻想自由,形式多样。”《云中君与大司命》正是在这种理解中完成的创作。傅抱石这幅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鲜见于中国画创作。与《云中君与大司命》同年创作的《云中君》,至今在中国美术馆的藏宝阁中可以欣赏到。可以说,画面表现出的自由和浪漫精神一直被大家钟爱着。
这次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不仅仅是再次将卡拉瓦乔引入人们的视线,更是让修复和它背后的故事走到了前台。对一段历史的复原,让观众理解到了修复给伟大作品带来的真实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