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由中西画作修复揭开的秘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由中西画作修复揭开的秘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2-06 09:45

  作者:姜莉芯

  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

  展期:展至2025年3月底

  地点: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在于,它是借由文物修复师的视角围绕一幅作品而展开的。

由中西画作修复揭开的秘密

  《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 卡拉瓦乔(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从对《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中光的描绘开始,提供了在修复过程中对原作身份的认证证据。展览中间部分可以看到影视资料片和一个12分钟的虚拟现实(VR)短片,它们分别介绍了卡拉瓦乔(1571-1610)人生中饱受争议、打打杀杀和东躲西藏的最后十年。VR中能看到卡拉瓦乔以普通人为模特而创作的《正在写字的圣杰罗姆》《捧果篮的男孩》《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三幅作品原型人物。这些内容与修复过程中发现的元素相辅相成,比如接下来我写到的关于背景的黑色。展览尾声部分介绍了中国书画装裱,修复和临摹等传统手工技艺在修复国博馆藏书画的案例。通过中西方在修复过程中的差别,我们不难看出这次展览的真正意义:文明互鉴。

  展览首先要回答的是,专家是如何判断《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卡拉瓦乔本人的作品的。在“用科学揭开画作的秘密”介绍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抹大拉的马利亚半躺的身体实际上并非被黑暗包裹。综合来自红外线和紫外线成像数据,可以看到洞穴、洞口点缀着叶子和植被。

  展介上进一步指出,卡拉瓦乔最后决定用深色覆盖了这些元素,学者认为这个深色的背景“象征着邪恶与罪恶”。明暗对比下的人物上半身显得有点刺眼,学者指出照亮女性形象的光线象征着救赎。披风的天然红色让深色的背景和浅色的上身在视觉上对比更加鲜明。强烈的明暗对比正是卡拉瓦乔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罪恶和救赎,在其他细节上也有体现,包括展览画作题目中“沉醉”二字指明的忘我后的无法自控,人物脸上看到的眼泪以及提醒人们生命短暂的骷髅。

  抹大拉是地名。展介中写道,抹大拉的马利亚,被认为来自加利利海西岸的抹大拉镇,是《新约》中提及最频繁的女性之一,基督的一位门徒。抹大拉的马利亚曾经是一名生活放荡的风尘女子,后来放弃了短暂的享乐,投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完成于1606年卡拉瓦乔的逃亡途中,那一年完成的还有另外一幅作品《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展览中的VR短片就是在这幅作品中结束了对卡拉瓦乔一生的介绍。可见这幅作品对解读卡拉瓦乔短暂一生的重要性。根据《圣经》记载,歌利亚身材巨大,力量无穷。牧童大卫用投石弹弓打中歌利亚的脑袋,并割下他的首级。据博尔盖塞博物馆的介绍,画中歌利亚的脸就是卡拉瓦乔的自画像。这是一幅送给教皇皇保罗五世以获得宽恕的“礼物”。当大卫看到被砍下的歌利亚的头时,他并没有得意洋洋,而是显得悲伤、忧郁和感动。剑上刻有铭文“H-AS OS”,是拉丁语“谦卑杀死骄傲”的缩写。

  这时候,我们再看《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深色背景代表的邪恶,光亮代表救赎以及抹大拉的马利亚代表的转化,就更能理解卡拉瓦乔覆盖洞穴、叶子和植被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来自科学的揭示,观众对画面表现出的忏悔和救赎恐怕不会有那么分明。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中,洞穴、叶子和植被多是指美和自然。

  在修复《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时我们看到“科学分析”;在修复国博馆藏一节中,我们看到“传统手工技艺”。前者突出的是科学和系统化,后者强调的是师承制度。在2016年拍摄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我们同样看到的是师承制度。中西方的区别可能正是此次展览要表达的意图之一:文明间的相互学习。

  展览中看到装裱和修复中国画时使用的工具、材料和颜料分析方法。说到修复,在中国美术学院高级文物修复师张孝宅口述的《书画修复六十年》(2023)一书中,提到修复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的难点,可以作为对此次画展的补充。

  1954年,傅抱石以郭沫若《屈原赋今译》(1953)为蓝本,创作了这幅“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中国画”。这幅画作的修复难度在于清洗霉斑,尤其是黑霉斑,它破坏原有的纸张纤维,腐蚀笔画和颜色。虽然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修复的技法,但是从这幅作品2016年以2.3亿元成交的拍卖记录中可以看出修复的完美。没有记载修复的详细过程可能与师承制有关,因为只有日复一日在师傅身边工作,才能学会技法的精微之处。修复后,画中两位神话人物——“与日月兮齐光”的云神云中君和“乘清汽兮御阴阳”的寿神大司命又恢复了往日风采。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画面上的浪漫主义,让人不禁想要回忆一下那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

  郭沫若曾写道:“屈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热爱正义,是人民诗人、爱国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幻想自由,形式多样。”《云中君与大司命》正是在这种理解中完成的创作。傅抱石这幅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鲜见于中国画创作。与《云中君与大司命》同年创作的《云中君》,至今在中国美术馆的藏宝阁中可以欣赏到。可以说,画面表现出的自由和浪漫精神一直被大家钟爱着。

  这次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不仅仅是再次将卡拉瓦乔引入人们的视线,更是让修复和它背后的故事走到了前台。对一段历史的复原,让观众理解到了修复给伟大作品带来的真实氛围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