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西蒙
最近《哪吒2》热映,再次引发网友对“封神”的关注及讨论。要说《封神演义》中战力最强的角色,鸿钧道人排第一,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其次就是混元大罗金仙: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这三人中,战力最强者应是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谁更厉害,争议较大,两人战力比较接近。同等水平的还有西方教的两大教主: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这几位师尊级别的大神,具有统摄全局的超强战力。女娲、孔宣、陆压等角色的战力排名,紧随其后。这些角色的背景大致是清晰的,封神世界也确实很讲究人物的师承关系。这其中,有一人的身份很奇怪,看不出他的背景与师承。他来无影、去无踪,非常神秘,却实力强悍——此人便是散仙陆压。
陆压初登场是在《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使用法宝斩仙飞刀,帮助姜子牙斩杀了白礼:
白天君听得此言,着心看火内,见陆压精神百倍,手中托着一个葫芦。葫芦内有一线毫光,高三丈有余;上边现出一物,长有七寸,有眉有目;眼中两道白光反罩将下来,钉住了白天君泥丸宫。白天君不觉昏迷,莫知左右。陆压在火内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物在白光头上一转,白礼首级早已落下尘埃。
——《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陆压献计射公明》
斩仙飞刀与一般的法宝不同,它的杀伤力极强,一旦敌人被法宝定住,就动弹不得,最后必死无疑。不论多么强大的敌人,多么坚硬的身躯,都敌不过陆压一句“宝贝请转身”。斩仙飞刀在全书从无败绩,白礼、余元、丘引、袁洪、妲己等角色都被它斩下头颅。虽然陆压在多个关键时刻帮助西岐周军,却从不邀功,每次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颇有道家的仙风道骨,也有老庄的隐逸之风。
关于陆压的来历,小说里只有极少数信息。在赵公明询问陆压身份的时候,陆压说:“我也非仙,也非圣……性似浮云意似风,飘流四海不定踪……贫道乃西昆仑散人陆压是也。”
这段内容,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首先,陆压是散仙,是游离于主流神仙体系之外的个体。再者,陆压的背景深不可测,战力超出常人,可以在天地之间自由游荡,没有谁能阻拦他。还有一点很重要:很多神仙不认识陆压,但陆压知道他们,这其中是有信息差的。陆压可以轻松了解每个神仙的来龙去脉与各自弱点,但神仙们却对陆压知之甚少。
小说里还有一首关于陆压的赞诗:
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飱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陆压献计射公明》
从这段描述来看,虽然陆压不说自己的来历,但应该有很深的道教背景。特别是“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一句,很有说头。吕洞宾就曾写过一首诗《七夕》,“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竟有一句,与陆压的赞诗,一模一样。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刻意暗示。
如果说陆压的原型就是吕洞宾,很多谜团就能解开了。吕洞宾不仅是道教宗师、八仙之一,还颇有隐逸趣味,不喜欢抛头露面,做事非常低调,但没人敢小觑他的法力。这的确与陆压很像。
《封神演义》中的不少角色都有明显借鉴之前的文学作品与神话传说的痕迹。比如,为纣王挡住最后防线的猴精袁洪,原型很可能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托塔天王李靖、二郎神杨戬等角色,在《西游记》里也有。老子、姜子牙都是被神化的历史人物,天罡星、地煞星之说借鉴了《水浒传》,黄飞虎形象与关羽很像,太师闻仲则与隋唐故事里的靠山王杨林很像……这些历史和传说基本都在《封神演义》成书之前,很难说作者没有借鉴。这样看来,借鉴吕洞宾的传说故事来构思陆压这个角色,也合情合理。
虽然不能说《封神演义》就是“抑儒”的,但说它“崇道”是没有问题的。不论是被神化的老子形象,还是庄子的逍遥与隐逸精神,都在封神世界里得以体现。或许,陆压就寄托了作者某种逍遥世外的情怀,它不会被世俗事物羁绊,也能超越凡人的思维,是真正让人走向自由和永恒的珍宝。
正因此,陆压这个角色才显得如此潇洒,斩杀敌人毫不拖泥带水,也不会受任何荣誉和利益的牵绊,只是任性而为,快快乐乐,无所牵挂。即便是那些战力比他强的神仙,如元始天尊,都做不到他那般自由自在,还得为自己的师尊、师兄弟、门徒考虑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本质上都是维系神仙体系的角色,很难获得真正的超脱。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正如李白《山中问答》所言,这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不是拥有多少功名利禄,而是拥有真正的自由,既有心灵的自由,也有肉身的自由,这是无数身居高位的大人物都无法达到的境界。陆压大概不会羡慕有封神之权的姜子牙,寄情山水之间,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样的纯然状态,才是最让人羡慕的。(黄西蒙)